39健康

大寒养生:防寒保暖、固精养阳……守护健康必备!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陈波燕

审核: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曲崇正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由于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被认为是“寒气逆极”之时,大寒过后即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阳气已逐渐升发。此时人们养生应固精养阳,将精气内蕴于肾,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大寒养生:防寒保暖、固精养阳……守护健康必备!


大寒时节,如何养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防寒保暖

1. 面部防寒《黄帝内经》中说:“风为百病之始。"寒、湿、燥、热、火诸邪多是依附风邪而侵入人体。因此,大寒要防风邪。一到寒冷的季节,尤其是毫无防备的老年人和孩子,冷风一吹,就容易出现口歪眼斜的面瘫症状。

(1)出门佩戴口罩,避风防寒。

(2)多搓脸。早晨起来之后,用双手中指同时揉搓鼻旁“迎香穴”,再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太阳穴,沿两颊下行搓到颏尖汇合。如此反复搓脸20-30次,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面部抗风寒能力和预防感冒的功效。

(3)多搓耳。“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朵上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因此,多搓耳可强健身体。方法为:双手掌轻放握双耳廓上,先从前向后搓30次,再从后向前搓30次,以耳廓皮肤稍有烘热感为度,早、晚各1次。

2. 双手保暖常搓手。手和脚一样,位于人体的远端,而且双手需要经常暴露于外干活及工作等,若双手受寒太过,容易出现四肢失于阳气温煦而缺乏气血的温养,发为手脚冰凉。双手亦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劳宫穴、鱼际穴等,坚持每天十指交叉搓手10分钟,不仅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部冻伤,还能预防感冒。3. 颈背部保暖

(1)出门应穿高领衣服,或佩戴围巾。背为一身之阳,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是五脏六腑背俞穴所在之地。若颈背部受冷,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容易引发局部肌肉、关节甚至内脏的各种不适。(2)热敷大椎穴。可以用左右手横擦大椎,日常保健晨起时搓,受寒时可马上搓,晚上搓也可以。或者热水袋温敷至局部温热为宜,或者用电吹风吹大椎穴,对着大椎穴吹3-5分钟。在吹的时候,注意不要直吹,避免烫伤。

4. 腹部保暖出门少穿露脐装,尤其注意神阙穴保暖。该穴位为元神之门户,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该穴位着凉容易导致腹痛、腹泻,需要做好保暖。可用热水袋外敷,亦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5. 腰部保暖

(1)出门注意腰部保暖。该处着凉,容易导致局部肌肉疼痛,或者关节僵硬、疼痛不适。有腰椎疾病患者可以佩戴合适腰围,既可以护腰,又可以保暖。

(2)艾灸命门穴、腰阳关穴。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点燃艾条后,放入艾灸盒,置于命门穴、腰阳关穴上,使皮肤距离保持2-3厘米,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

6. 足部保暖人体三条阴经肾经、脾经、肝经都在脚部汇集,脾胃经的大多数穴位也都在足部。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足部受凉,容易诱发肝脾肾等脏腑疾病。

(1)泡脚驱寒《黄帝内经》中说:“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泡脚可以帮助足三阴经的气血上行,能温暖脏腑。每天可用40℃左右的水,浸过脚踝,每次20分钟左右,素体怕冷的,可加艾叶、花椒、当归等煮水沐足,加强温经通络的效果。

(2)按揉、艾灸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揉该穴位2次,每次10分钟。艾灸太溪穴,点燃艾条后,悬于太溪穴上,使皮肤距离保持2-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

起居养生

1. 宜早睡晚起“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大寒天气寒冷,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助于阳气的潜藏。尤其老人、孩子和体质差的人群。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动作宜慢大寒节气,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运动建议可选如慢跑、打拳、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时间多选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出汗后注意擦汗保暖。

饮食养生

大寒节气,饮食养生应坚持以下三原则:

1. 温散风寒大寒期间,天气寒冷,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应适当吃些温散风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葱等,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2.保阴潜阳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多吃暖身食物, 如羊肉、红枣、胡椒等。

3. 忌盲目进补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应合理搭配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黏腻之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以免壅滞,不利于春日气机升发。在进补时,可以添加一些利于生发阳气的食物,如煮牛羊肉的同时,加入一些白萝卜、白菜等,以防滞消腻。

情绪养生

忌生气抑郁。大寒时节天气寒冷,阳气偏弱,人们容易情绪低落,生气抑郁。“寒主收引”,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长时间情绪低落、抑郁,会增加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瘀血阻络等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大寒时节,需减少发脾气,可去户外走走,多与人沟通,舒畅情志,缓解压力,对养生防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讯员 安俊停)

2025-01-21 14:56:4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