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吴琼 王燕
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日益增多,体检报告中经常会出现的结节、息肉等,令不少人担忧,这不小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胆囊息肉”,心中充满疑虑,“自己也没啥不舒服呀,怎么会长息肉呢?这跟大家说的胆结石是一回事吗?会不会恶变?针对大家的疑虑,我们来谈谈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一回事吗?
胆囊是人体内储存胆汁的器官,胆汁可以帮助消化,当我们吃饭后特别是吃了一些油腻食物后,胆汁就会从胆囊进入胆总管再进入肠道,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胆囊息肉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图1),胆固醇性息肉是因机体胆固醇代谢障碍致使胆汁内胆固醇分泌增加,在胆囊粘膜下聚集,充满大量含脂质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由多个肿胀的粘膜皱襞组成的小结节,突入胆囊腔,可呈多发的杨梅状或小桑葚状。这种息肉蒂部较细时,易从囊壁脱落形成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内胆汁分泌代谢出现了异常,析出结晶,久而久之就形成所谓的结石。两者病理性质不同,但其发病互有关联,所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经常会同时伴发。胆囊息肉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不规律饮食及作息、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胆固醇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胆囊息肉严重吗?是肿瘤吗?会不会恶变?
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没有症状,男性多于女性,人群中发病率为3%~6%,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少数患者因合并结石或慢性胆囊炎可能会有上腹不适伴腹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极少数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
胆囊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如胆囊腺瘤)。其中95%的胆囊息肉是良性的非肿瘤性(假性)息肉,一般无恶变倾向,只有在5%的肿瘤性息肉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癌变倾向。
胆囊息肉一般是怎么发现的?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在健康体检做超声检查时发现的,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对于3-4mm以下的息肉难以发现或常被漏诊。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手段,是诊断和监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它能准确地显示胆囊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以及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超声发现胆囊息肉后首先要鉴别是真性息肉还是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假性息肉,常为多发,呈强回声,多伴“慧星尾征”;真性息肉中最常见的是胆囊腺瘤,好发于胆囊底部及颈部,呈结节状,高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影,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一般在10mm左右,一般不超过15mm, 有蒂,体积一般比胆固醇性息肉大,使用高敏感度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显示腺瘤内的血流,必要时可进行超声造影,可更清楚地实时动态观察息肉内血流情况以及周围囊壁情况,为鉴别胆囊息肉的性质提供帮助。
发现胆囊息肉该怎么办呢?
发现胆囊息肉后,如果直径小于10mm,可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超声检查随访。大于10mm, 或合并结石的腺瘤性息肉应高度警惕恶变。小结节型单发病灶中如发现息肉表面毛糙,基底宽,大于15mm以上,内部探及血流信号,应警惕胆囊癌可能(图2)。暨往临床上多以息肉大于10mm作为手术指征。如果确诊为多发性的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尤其对于怀疑胆囊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胆囊虽小,但作用重要。发现胆囊息肉时,不必过于紧张,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当息肉大于10mm时,或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基底宽时需重视并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通讯员 顾海鹰)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路1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鹤岗市兴安区兴长路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伊金霍洛西街23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沈阳市民主路20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1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南马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