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我国,胆结石属于常见病,在珠三角地区,其发病率在8%左右,大多数结石患者通过体检发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症状。胆结石偏爱哪些人?有什么危害?
研究表明,我国胆结石发病率达10-15%,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那么,胆结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一科(普通外科)医生团队进行详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胆囊
胆囊是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主要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分泌粘液以及排空4个功能:
储存胆汁:我们不妨将胆囊想象成一个仓库,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在空腹期间,胆汁储存在我们的胆囊,当食物开始消化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
浓缩胆汁:胆囊好比是胆汁的加工厂,将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的水和电解质,通过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中,留下胆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从而形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汁。
分泌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20ml的黏液,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排空:在进食3~5min后,食物经过十二指肠,十二指肠黏膜受到刺激后,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的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一起排出。
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主要可以概括成三个阶段:析出——成核——沉积。
钙、胆色素、胆固醇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当这些成分增多,或者胆汁减少时,胆汁无法将其溶解,胆固醇、胆红素、钙等物质由此析出,除此之外,胆汁中还有细胞碎片、金属离子等,当这些物质聚集在一起,堆积成核,加上胆汁流速变慢,胆汁变少,无法冲走这些物质,沉积为石,这就是胆结石形成的过程。
胆结石有哪些危害
胆结石并不只存在于胆囊内,还存在于肝内胆管、胆囊管、胆总管中,根据其位置,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刺激胆囊黏膜,引起慢性胆囊炎,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隐痛;结石卡在胆囊颈或胆囊管,胆囊不通畅,胆汁积聚在胆囊里,可引起感染,出现发热、胆绞痛、黄疸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胆囊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
2、肝内胆管:结石梗阻在肝内胆管,肝内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去,可引发感染,继而引发胆源性肝脓肿。
3、胆总管:少数胆囊结石经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出现梗阻性胆管炎,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若结石跑到胆总管末端,即胆总管和胰腺以及十二指肠的连接处,出现梗阻,则会诱发胆源性胰腺炎,甚至是重症胰腺炎的发生。
4、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或胆管的管壁,还可能导致胆囊癌及胆管癌!!!
胆结石的治疗
1、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一般不需采取过多治疗性干预,但并不是说对其置之不理,正确的做法是应当定期体检,观察结石情况、胆囊壁情况,防止其发生恶变;
2、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止痛、溶石为主要治疗方案,熊去氧胆酸可调节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是临床上常用的溶石药物,但其只针对胆固醇类结石有效,对于钙盐类结石无明显效果。
(2)手术治疗主要有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以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常用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的优点,且避免了胆囊结石的复发;保胆取石术适用于胆囊功能正常、没有胆囊炎症,并且结石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但手术不能确保将结石完全取出,一些极微小的结石可能遗留在胆囊里,且研究表明,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高达40%,因此,目前临床上较少推荐;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主要适用于胆结石位于胆总管内的患者,将胆总管切开从而达到取石的治疗方式。
胆结石的预防
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女性易患病)、年龄、怀孕、缺乏运动、肥胖和营养过剩。
1、饮食:过食油腻食物、经常性节食、以及长期不吃早餐,都是胆结石的好发因素。预防胆结石第一步,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
2、定期检查:研究表明,胆结石患者中,女性占70%。尤其是怀孕的女性,雌激素升高会增加胆结石的发生率,因此,女性更需要关注胆结石的问题。其次,具有胆结石家族史、老年人均为好发人群。B超是胆囊结石的首要检查方法,每年的常规体检是很有必要的。
3、运动:肥胖是胆结石的另一危险因素,定期而规律的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是预防胆结石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讯员 王校宇 李龙浩)
主任医师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咽喉科
主任医师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无锡建国中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