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广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就医·广东

治疗小儿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专家推荐

举报/反馈
2009-09-14 08:30:00

  家长们常有这样的担忧:为什么我的孩子经常流鼻血?吃的好喝的好睡的也好,各项营养也能够按时跟上,可是就是孩子无故鼻腔出血令家长们满腹疑惑不得其解,甚至可以说是担惊受怕。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自身小时候都有过流鼻血的经历,鼻出血又称鼻衄,在小儿期再常见也不过了。

  小孩鼻出血的原因有可能是气候所致:小孩的鼻黏膜比成人的薄,气候干燥致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流血;另一方面,外力致伤也可能造成鼻出血,有的小孩有挖鼻孔的坏习惯,稍微一用力过猛就会损伤鼻中隔的“立特氏区”导致鼻出血。除此以外,小儿所感染的一些炎症或急性感染也会是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者是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会出现高热,此时鼻粘膜的血管也会剧烈地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这种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热。以上情况对少有一些医疗常识的家长来说都是能够马上判断出来的,以不至于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操过多的心,但并不意味着小儿鼻出血这一情况就能简单地被认为是一般疾病而忽略,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家长在拿到孩子的血液化验单后所不敢相信的:小儿经常性的鼻出血并且止不住,也有可能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血液疾病--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何谓小儿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小儿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说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吧,这种病的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肾炎(此也是小儿易患的疾病之一)。

  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突出。正常人的血小板平均数为10万到30万之间,而患有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远远低于这个平均值。每当此时,家长的恐慌情绪便因孩子的复杂病情而生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看着孩子周身大片大片青紫瘀斑心急如焚,唯有不停地奔走于各大医院之间求医问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对医治小儿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心得和经验的医院,望能对所有不幸的孩子和父母有所帮助。

  广州血液内科专家推荐

  一、孟凡义

  所在科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擅长疾病:难治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造血干细胞源的开发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专家简介: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从事血液病的诊断治疗研究14年,1996年调入南方医院。现任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内科学会委员。中国血液学会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等多个省级以上学术组织任职。主攻难治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造血干细胞源的开发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对各种恶性血液病贫血和出血疾病诊治等疑难复杂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二、刘晓力

  所在科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擅长疾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简介: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贫血和出血性疾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白血病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尤其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探索有独到的见解并取得突出成果。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三、童秀珍

  所在科室: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各种恶性血液病如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骨髓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简介: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2篇,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中华临床杂志>>编委,先后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内科中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002年岭南优秀博士研究生一等奖。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四、李娟

  所在科室: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血液内科疾患

  专家简介:从事血液内科工作20多年。擅长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有独特的见解,并探索出一系列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时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广东分会血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血液分会常委、广州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成员。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五、黄梓伦

  所在科室: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擅长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出凝血病、血友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简介: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从事内科血液内科临床工作。1982-1984在美国Mayo clinic进修血液病两年。留美回国后兼任血液科主任,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我省率先开展骨髓病理白血病细胞组织化学出凝血检查、凝血因子测定和抗凝物检测等技术并开创了我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的时代。在血液肿瘤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吸引众多兄弟单位同行来院进修学习。曾任广东省血液学会副主委、硕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广东省人民医院十大医德医风标兵!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六、丘和明

  所在科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重点研究血证、血液病

  专家简介:1963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血证专业学术带头人。1984年起成为全国中医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组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本学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全面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血证方面造诣深湛。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七、谭获

  所在科室: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各类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

  专家简介:现任肿瘤血液中心主任、广东省血液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广东省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医学会常务理事、广州血液学会副主委、广州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委、美国血液学会国际会员。已从事血液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3年,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八、黄绍良

  所在科室: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小儿白血病、肿瘤、再障、地中海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

  专家简介: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98年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Duke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卫生系统“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带头人。任中华血液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及中华儿科学会血液病专业组成员,广东省组织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小编提醒

  有的时候,面对急于求治的家长,医生们无奈之下便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甚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都给儿童病人用上,想尽快稳定病情、缓解病情。

  孩子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一些医生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不例外。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某些药物、苯)等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其他破坏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迅速被破坏,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正常止血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出血、出血不易止住。机体面对外界某些因素的打击,出现一时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迅速提升,但这并不是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而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结果。当这些药的药理作用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仍然会出现破坏自身血小板,血小板还会降下来。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也大致如此。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或抑制T细胞功能,大剂量的、长疗程的应用于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其产生的远期影响是很难预料的。

  由此可以预见,西医所采取的针对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激素治疗法,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起作用只能是暂时的缓解,治标不治本,长期使用对身体副作用很大,随着病情的稳定,激素要逐渐减量直至停用,至于具体的用药剂量,家长们最好在帮孩子就诊时详细地咨询主治医生意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