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别再傻傻分不清!镇痛专家陈金生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66岁的王阿姨最近隔三差五地头痛,起初以为是偏头痛,多休息就会好。结果,休息好像并没有作用,且每一次痛都突如其来,持续几分钟,又忽然消失。虽然疼痛短暂,但是痛感却异常剧烈,是前所未有过的痛,像刀割一样,又像有东西在撕扯自己。痛的次数多了,王阿姨发现疼痛多半在洗脸时出现。于是,每次洗脸她都胆战心惊。这种痛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未知感和疼痛感让王阿姨日渐憔悴。痛到怀疑人生的王阿姨,终于忍不住去了医院,医生说王阿姨根本不是偏头痛,而是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与三叉神经痛如何区别?三叉神经痛怎么治?10月18日至10月24日是2021年中国镇痛周,39健康携手镇痛领域中青年实力医生开展接力播,10月20日镇痛周接力播第三棒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陈金生介绍三叉神经痛的防治知识,他以图文形式,讲解得通俗有趣,完美解答网友的疑惑。

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别再傻傻分不清!镇痛专家陈金生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有什么区别?

专家答疑:两者在5个方面都不同

陈金生教授解释说,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不是同一种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第一,发病年龄。一般偏头痛从儿童时期或者青少年就会起病,而三叉神经痛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第二,疼痛持续时间。偏头痛每次疼痛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是4-72小时。三叉神经痛持续的时间很短,可能就只有几秒钟,最多一两分钟。

第三,头痛的部位。60%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在偏侧,一般在额部,有时甚至可以放射到颈肩部。三叉神经疼痛的部位是根据三叉神经的走向分布的。人体有12对颅神经,三叉神经是第5对。三叉神经之所以叫“三叉”,是因为有三条分支。第一支分布在一个额部和上眼睑,支配眼睛以上的部位;第二支是上颌神经,分布在眼睛以下、上嘴唇及上颌骨周围的部位;第三支是下颌神经,分布在下颌部及下牙槽的部位。

第四,疼痛程度。大多数情况下,偏头痛疼痛程度没有三叉神经痛剧烈。

第五,缓解因素。大多数偏头痛休息后可以缓解,而休息对三叉神经痛缓解没有帮助。

三叉神经痛有什么特点,如何早期识别?

专家答疑:突发突止,存在“扳机点”,疼痛剧烈

正如文章开头的王阿姨,三叉神经痛的最大特点是突发突止,大多数患者存在“扳机点”。“扳机点”指诱发因素,就是一做这件事,三叉神经痛就发作。有的“扳机点”是洗脸,有的是刮胡子,有的甚至是清风拂面。如果疼痛分10级,牙痛是3-4级,分娩痛是7-8级,三叉神经痛则是最顶级10级,因此三叉神经痛又称为“天下第一痛”。陈金生教授提醒,如果疼痛有以上特点,就要当心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别再傻傻分不清!镇痛专家陈金生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陈金生教授在做直播前准备

三叉神经痛能根治吗?

专家答疑:继发性的去除病因,可以根治

陈金生教授介绍说,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因为一个明确的病因引起的三叉神经痛,这个病因往往在颅内。只要把那个病因去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患者根据病因到对应科室就诊,比如,如果脑袋里面长了肿瘤,就要到神经外科去进行颅脑袋手术,进行切除或者是放射治疗。如果检查发现有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可以采用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但如果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到目前为止是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有很多方法可以治愈患者的疼痛。首先是药物治疗,也就是保守治疗。常用药物是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但陈金生教授强调,服用药物一定要遵从医嘱,千万不要自己去药店买药吃,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然后是微创手术的方法,可以用神经损毁药物,可以用射频热凝术进行神经阻滞,还有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球囊压迫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专家答疑:保持心情舒畅、清淡饮食、充足睡眠、面部保暖

陈金生教授提醒大家,确诊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一定要注意面部保暖,用温水洗脸、刷牙,避免过冷或过热的刺激,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另外,患者要遵医嘱服药,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每1-2个月要复查一次肝功能和血常规,如果出现眩晕、行走不稳或皮疹时及时就诊。

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别再傻傻分不清!镇痛专家陈金生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陈金生教授做客39健康

医生简介:

陈金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疼痛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软组织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头面痛,颈、腰椎间突出症,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癌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专家出诊时间:普通门诊星期二上午和星期四上午;特需门诊星期二下午

39健康医生直播:

39健康医生直播是39健康联合百度健康以及全国数千位优质三甲医院专家共同搭建的权威直播互动平台。39健康医生直播致力于满足线上用户全科领域权威科普及互动诉求,同时探索打通医疗科普内容和问诊服务的路径,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

63
2021-10-22 14:08:09浏览54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可以做什么检查
青少年经常出现恶心、反胃的情况,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来进行专业诊断并进行治疗。1.实验室检查首先,实验室检查是初步筛查各项原因的重要手段,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呼气试验、大便常规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恶心反胃的症状,是否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通过呼气试验,则可评估上述症状是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同时,大便常规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便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并通过相应指标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感染、出血等问题存在。2.影像学检查其次,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对青少年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进行具体病因的辅助诊断。腹部超声主要是通过向腹部器官发射超声波,并将器官反射回来的声波转化为图像的方式,来评估肝胆、胰脾、胃肠等器官是否存在结构形态异常或炎症、占位性病变等问题。而消化道造影则是通过吞食硫酸钡等显影剂后,通过钡剂在经过消化道的显影过程,来评估恶心反胃的症状与何种消化道疾病有关。3.内镜检查最后,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内镜检查,也可以用于诊断青少年经常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具体与何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胃镜检查多用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部位的疾病诊断,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而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肠道内部是否有溃疡、炎症等问题存在。综上所述,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通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的检查结果,来明确具体致病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青少年平时也应养成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的习惯,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皮肤散在红斑、瘙痒、疼痛用什么药膏好
出现皮肤散在红斑、瘙痒和疼痛的症状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氧化锌软膏等药膏,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首先,出现皮肤散在红斑、瘙痒和疼痛的症状,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常可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来发挥舒缓肿痛、快速止痒的作用。对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疾病引发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地奈德乳膏其次,地奈德乳膏也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具有改善皮肤过敏反应、快速消退红肿痛痒的作用。该药常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癣、银屑病等疾病,引发的皮肤散在红斑、皮肤瘙痒、皮肤疼痛等不适症状。3.氧化锌软膏最后,氧化锌软膏属于外用收敛类药膏,具有收敛、滋润和保护皮肤的作用,对于湿疹引发的皮肤红斑,伴瘙痒、脱屑、疼痛等不适症状,常有较好的辅助缓解作用。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避免用手搔抓患处皮肤,以免感染扩散加重原有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减少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于改善上述不适症状,也常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皮肤发红发痒,有小疙瘩是不是红斑狼疮引起的
皮肤发红发痒、有小疙瘩,不一定是红斑狼疮引起的。1.红斑狼疮的症状首先,红斑狼疮是一种会长期反复发作的免疫系统疾病,多考虑与遗传因素、阳光照射、病毒感染、服用药物、雌激素水平有关,常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肤型红斑狼疮两种类型。该病患者常会出现伴有瘙痒症状的皮肤融合性红疹,形状主要为蝶形、环形、盘状、疣状等。2.其他可能的原因其次,不止红斑狼疮会引发上述症状,湿疹、荨麻疹、疥疮、毛囊炎、虫咬皮炎等原因,也可能会引发皮肤发红发痒、长小疙瘩的症状。建议患者优先明确具体病因,再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3.改善症状的方法最后,为了改善上述不适症状,除了明确病因后进行专业治疗外,患者还需要在平时做好日常护理措施。建议患者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宽松舒适的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摩擦加重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应避免用手搔抓患处皮肤,以免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对身体健康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综上所述,皮肤发红发痒、有小疙瘩,不一定与红斑狼疮有关。建议患者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存在或出现加重,则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遵医嘱完善血常规、皮肤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