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全国高血压日:左手降压,右手保护,全程管理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随着10月到来,深秋和冬季陆续来临,气温容易发生骤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影响达标率,而血压管理不好非常容易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伤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为何血压会产生波动?血压控制不好会带来哪些危害?高血压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应该怎样应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刘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以及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王荣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介绍秋冬季节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日常管理,提醒广大患有高血压的朋友:秋冬血压易波动,要做到左手降压,右手保护,全程管理。

秋冬血压波动大,多种因素影响它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主要受气温变化、运动不当、药物作用等因素影响。王继光教授对此一一进行了详细解释:“第一,因为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热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容易导致早晨血压较高,夜晚血压较低,相应的,脑出血或者脑缺血的风险增加等。第二,秋季凉爽、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在运动的时候,动作较大或者突然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第三,一些中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一天吃几种药的情况很常见,而这些药物有时会影响血压。比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感冒药、抗抑郁药、环孢素、激素以及慢性肾病患者需要使用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这些药物都可能升高血压或导致高血压难以控制,某些中成药如甘草等,也有类似作用。”

王继光教授特别提醒,关于调整用药,患者朋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于个体差异大,一定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情况而定,切勿擅自调节。

除了以上因素影响,慢性疾病控制不好也会引起血压波动,例如高血压患者常见合并的肾病。“长期的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单元,并造成肾动脉硬化、肾脏缺血,最终导致肾脏功能逐步衰竭。”王荣教授表示,“另一方面,肾脏无论是由于高血压还是其它致病因素受到损伤,都会引起体内血压调控机制更为失衡,血压水平将进一步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与慢性肾功能衰竭之间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高血压肾病发病多,化验单解读听指导

高血压没感觉,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损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隐形杀手”。高血压初期一些身体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在并发症中,慢性肾病较为常见。研究发现,63%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28%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衰。高血压、肾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患者,看懂化验单非常重要。王荣教授介绍:“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等几项化验单上的指标都非常关键。具体来说,血清肌酐(Scr)是最常用的肾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是:男性54-106μmoI/L,女性44-9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最准确的肾功能指标,它反映的是每分钟内经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液的量。由于eGFR是由血清肌酐计算出来,所以血清肌酐水平越高,eGFR就越低,此外影响血清肌酐水平的因素,例如年龄、饮食等也会影响eGFR的检测结果。eGFR越低说明肾功能越差,eGFR正常或升高通常说明肾功能正常。尿蛋白(PRO)检测,则是小便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健康人每日的尿蛋白量不应该超过150mg。”

高血压并发症难应对,器官保护不可少

血压除了影响肾脏,还会影响心脏、脑部等器官。王继光教授强调:“高血压对我们的器官的影响涉及心、脑、肾等多个方面,高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全身血管受到高血压的损害,在心脏,会一步步进展为左心室肥厚、心室重构乃至心力衰竭;在大脑,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会导致血栓形成,发生脑梗死,但也可能导致脑溢血。”

如何做到并发症的科学应对,并进行更全面的疾病管理?在药物选择方面有讲究,王继光教授介绍:“目前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都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我们还需要更多新型的降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既可以降压,又能够特别有效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血管疾病或事件发生的药物。根据目前的临床证据,以沙库巴曲缬沙坦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非常典型的创新药物,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型降压药物。ARNI类药物具有强效降压、持续控压、保护器官的作用。具体来说,ARNI对血压控制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强效降压,且作用持续时间长,血压控制达标率高,此外,对于心脏、肾脏、血管都有保护作用。”

日常管理要注意,运动饮食有妙招

科学管控慢性病应该临床治疗和日常管理双管齐下,在日常饮食、运动等方面都要有所注意。尤其是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王荣教授提醒大家要把握好平衡:“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是要把握好蛋白摄入量的平衡,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则是要利用好优质蛋白质。肾脏病患者的饮食蛋白的摄入量又不宜过高,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过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诱发肾脏疾病进展,加重疾病恶化。因而,要注意把握平衡和适量,控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每天30-50克,但具体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以肾功能指标为指导。而大多数透析患者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情况,患者理想的状态是日常饮食选用优质且利用价值高的动物蛋白食物,如鱼肉、瘦肉、鸡蛋、乳制品等,同时减少磷、钾及液体的摄入。”

除了饮食,在秋冬季如何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也是高血压朋友们所关注的,王荣教授建议:“中等强度的慢跑、广场舞、太极等运动会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太过激烈的运动不太适合”

此外,刘静教授也提醒广大朋友们:“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日渐严峻,高血压盯上年轻人和熬夜、酗酒、饮食习惯都有关系。年轻人想要预防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及时做好平时的生活保养防护,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生活当中的细微点滴做起,才能远离高血压,让身体更健康。”

2021-10-09 14:37:40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王菊莉
精选
王菊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去咨询
儿童癫痫,成人癫痫,老年癫痫,术后癫痫,后遗症癫痫,继发性癫痫,外伤癫痫,脑梗癫痫等疾病的诊治;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定位;婴幼儿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疗;抽动障碍、多动障碍、孤独症、自闭症、高热惊厥的诊治。癫痫控制率高,诊断及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张家兴
精选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肿瘤科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去咨询
肺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肿瘤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包括肿瘤的化疗灌注及栓塞、碘125粒子植入、微创消融、肾上腺动静脉造影、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脾动脉栓塞、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外周动/静脉栓塞、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等,早中晚期不同阶段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疗。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后头疼是怎么办
病人中风过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症状,头痛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有过中风经历,一旦出现头痛,往往会让人感到担忧。那么,中风后为什么会头痛呢?如果头痛发作,又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中风后会头痛?】病人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或大脑血流发生改变,都会导致大脑肿胀和脑部受损,进而引发头痛。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头痛症状。中风后的头痛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1、药物因素:服用过多止痛药可能会引发头痛。此外,服用治疗中风的药物,如具有稀释血液或降血压作用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头痛。2、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较为常见,会在头部两侧持续发作,一般这种头痛相对容易缓解。3、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时,病人会感到剧烈头痛,通常还伴有恶心和疲倦感。【中风后头痛该怎么办?】如果中风后出现头痛症状,应告知医生,让医生进一步判断头痛是由中风引起,还是由其他重大疾病导致,以便进行更准确的后续治疗。一般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头痛问题,因为医生会查明头痛原因,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头痛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a、使用止痛药:可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b、多休息:舒适地躺在床上,避免胡思乱想,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c、医生会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要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d、健康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e、戒除坏习惯:比如戒烟或避免过量饮酒。通常情况下,中风后出现的头痛大多能得到有效改善,所以不必过于担忧。尽早咨询医生,就能尽快缓解头痛症状。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什么是肠中风?肠中风会出现什么症状
相信大家都听过脑中风,不过你有听说过“肠中风”吗?肠子竟然也会中风,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可别小看肠中风,肠中风的致死率相当高,若没有把握黄金治疗时间,致死率至少90%,比一般的癌症还要可怕。究竟什么是肠中风?肠中风会出现什么症状?又该怎么治疗肠中风?下面和你一起深入认识肠中风。【什么是肠中风】有关胃肠道的疾病,多数人还是先联想到癌王——大肠癌。然而,肠中风带来的危险性也不容小觑,比起大肠癌更加难以治疗。肠中风其实是「缺血性肠病」的俗称,和脑中风(脑卒中)或是心肌梗死一样,都属于血管阻塞,大约有70%的患者肠中风都是动脉阻塞所致。依据动脉或静脉阻塞有不同的肠中风成因:1、动脉阻塞: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阻塞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现代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社会环境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进而使得罹患肠中风的数量可能呈现升高趋势。2、静脉阻塞:多见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或是深层静脉血栓的病患,只有少数是由恶性肿瘤所引起。【肠中风部位:结肠中风较常见】“肠中风”基本上大多指的是结肠中风,也可以发生在肠系膜部位,虽然其他肠道部位也有发生的几率,但相对来说比结肠低,因此该疾病也叫缺血性结肠炎。【肠中风7大高风险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小心】肠中风来得又急又快,若你身体有下列问题,可能会让肠中风的几率大大提升:a、60岁以上的人群。b、患有心房颤动。c、患有心律失常。d、患有高血压。e、患有动脉硬化。f、患有冠状动脉疾病。g、患有糖尿病。【肠中风症状:不明腹痛要注意】多为动脉阻塞引起的肠中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痛,又可依腹痛状态不同区分为下列2种:1、剧烈的腹痛:需要注意的是,肠中风引起的腹痛不会只在一个地方,而是整个腹部都在痛,患者能通过这点做初步的判断。2、腹部闷痛:属于静脉阻塞型的肠中风,比起剧烈的腹痛,闷痛的痛感难以区分。除了腹部痛的症状之外,肠中风还会引起如血便、腹泻等并发症,严重时更会引发肠坏死、腹膜炎或败血性休克。一旦出现肠中风的症状时,应把握黄金治疗时间于12小时内送医治疗,否则恐让死亡率大幅提高。【3大方式治疗肠中风】治疗肠中风之前,医生会通过腹部X线、CT、肠镜来检查肠道,若发现肠道黏膜红肿、溃疡、出血、发绀时,医生会给予下列的治疗:1、静脉滴注: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解决脱水引起的缺血。2、抗凝血药物:主要治疗静脉阻塞型的肠中风,服用抗凝血药物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同时可能会配合扩血管药物来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3、手术:严重的肠中风患者,需要开刀切除坏死的肠子。若坏死的部分为血管的分支,影响较小;反之若为血管主干,死亡率会大大提升。【预防肠中风:控制三高、心血管疾病】除了靠医生的治疗,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三高、饮食少油少盐、定期检查心血管疾病,并且多运动维持身体健康,才能远离肠中风的危机。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妇科菌群失调怎么调理
妇科菌群失调可通过改善卫生习惯、使用益生菌、治疗炎症等方法调理。妇科菌群失调指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发生改变,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常引发阴道炎症,出现白带异常、异味、瘙痒等症状。若怀疑妇科菌群失调,应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治疗方案。1、改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干燥,避免过度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无需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经期勤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滋生细菌。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带入阴道的风险。2、使用益生菌:补充阴道益生菌是调节菌群的有效手段。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能补充阴道内的优势菌乳杆菌,调节阴道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也可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阴道微生态,增强阴道的自净作用。但这些都需要遵医嘱使用。3、治疗炎症: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若因其他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医嘱,并在用药后关注阴道情况。对于已经出现阴道炎症的患者,可根据炎症类型遵医嘱使用相应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使用甲硝唑栓,抑制厌氧菌生长,缓解炎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以使用克霉唑栓,抑制真菌繁殖,控制炎症后。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给阴道创造良好的透气环境。治疗后定期复查,一般在1-2周进行首次复查,检查白带常规等,观察阴道菌群恢复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菌群移植对自闭症有帮助吗
菌群移植对自闭症可能有一定帮助,但目前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整体而言,菌群移植为自闭症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但不能仅依靠其来解决所有问题,需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干预。一些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失衡情况,而菌群移植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通过将健康供体的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可能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进而对行为症状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部分患者在接受菌群移植后,胃肠道症状有所减轻,如腹泻、便秘等情况得到缓解,同时在社交互动、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过,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还需严格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菌群移植,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反应。除菌群移植外,自闭症的治疗还包括行为干预疗法,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通过对患者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社交、沟通和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药物治疗,如对于有严重情绪问题或行为障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利培酮等,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用药种类和剂量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治疗,建议综合考虑多种方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要重视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家庭支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康复氛围。家长和照顾者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其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