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及早进行记忆健康管理

在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位老人被认知障碍束缚,身陷认知症的泥潭。认知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攀升,中国认知症的患病率65岁以上约7%,85岁以上接近40%。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认知症的患病风险增加1.85倍。大部分人会将认知症归咎于自然衰老,而忽略了它其实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脑部病变。认知症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

及早干预做好定期记忆评测

想不起刚刚发生的事,叫不出眼前亲朋好友的名字,言行变得乖张不被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近期记忆的丢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迹象,然后疾病会逐步侵蚀患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逾千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这一数字在2050年可能攀升至3000万以上。

穿着西装笔挺的男子描述已自动生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起浩教授

阿尔茨海默病是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起浩教授指出,关注记忆健康是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的关键。高风险人群要定期接受记忆健康评测等专科检查,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有认知症家族史的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曾有昏迷病史的人群;有抑郁症等精神病史的人群;有睡眠障碍的人群等。通过早期干预,避免就诊时错过最佳干预窗口期,患者依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正常、自理且有尊严的生活。

新近的医学文献提示,听力下降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有些老年人言语沟通能力表现正常,但是经检测听力已经下降,尤需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听力问题、改善听力,对改善认知功能相当重要。

郭起浩教授强调,防控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从单个家庭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记忆健康,以科学的认知推动诊疗关口的前移,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

多领域攻关朝着同一个方向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未明。在这个疾病领域里有很多假说,比如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Tau蛋白假说等,但没有一个假说是可以完全解释疾病机制的。错误折叠的β-淀粉样蛋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形成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好似大脑代谢后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到底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因”还是“果”,尚无法明确。

但可喜的是,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均在不同程度上为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指明了方向。如礼来公司在研的AD新药donanemab的全球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即药物显著延缓了患者的临床认知功能综合指标的下降,生物标志物终点指标的结果也显示淀粉样蛋白快速且强力的清除。该试验也验证了曾经一度遭受重创的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假说理论。

目前,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是在轻度认知障碍(MCI)阶段减低甚至清除患者大脑的Aβ沉积,以达到延缓甚至是防止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目的,相当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即使前路坎坷,我们仍然期待更好的诊疗工具、更好的治疗手段尽快问世,惠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郭起浩教授介绍,在研的和已上市的共有7种“武器”。除了已经上市的3类药物,即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脑肠轴调节药物外,还有2种减低Aβ沉积的药物、2种非药物干预手段,正处于临床试验中。

2021-09-27 14:40:23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阿尔茨海默病怎么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完全治愈该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认知功能训练、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症状。1.认知功能训练:临床研究表明,重复某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手指编织、拼图游戏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功能。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大脑健康。3.饮食调整: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吃一些核桃、花生、腰果等坚果类食物补充营养,也可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但尽量不要喝咖啡、浓茶或者饮酒等刺激性饮品。4.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吡拉西坦片、奥拉西坦胶囊、盐酸美金刚片等,这些药物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能够缓解患者的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情感障碍等症状,并且有一定的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5.心理支持: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士来说,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也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挑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由专业医生制定。建议在就医时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女性为何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上没有女性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说法,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与年龄增长、家族遗传、头部外伤、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因素有关。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高,并且女性的发病率相对男性而言也更高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脑部的神经功能也会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2、家族遗传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中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那么子女患有该疾病的概率会比较高。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药物来治疗。 3、头部外伤 如果患者头部曾经受到过外伤,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出现损伤,从而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奥拉西坦、茴拉西坦等药物来治疗。 4、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部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脑细胞萎缩,从而诱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药物来治疗。 5、脑部炎症 脑部炎症会导致脑细胞受到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脑细胞坏死,从而诱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来治疗。 建议平时要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芹菜、鸡蛋等,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有哪些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上主要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物等药物。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 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比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石杉碱甲、加兰他敏等。阿尔茨海默病会降低胆碱性神经元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减缓乙酰胆碱的降解速率,补充因胆碱性神经元死亡而造成乙酰胆碱浓度下降的现象,对早期以及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2、NMDA受体拮抗剂 使用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能够拮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具有调节谷氨酸活性的作用,能够用于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能降低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3、抗抑郁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情绪低落、说话减少等抑郁症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来治疗。 此外,还可遵医嘱服用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比较高,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患者发病率会逐渐增高。平时患者要保持心情乐观,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饮食方面禁食辛辣、腌熏类食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老年妇科病是怎么引起的
老年妇科病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也可能源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如果发现老年女性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宫颈涂片检查、HPV检测、妇科超声、诊断性刮宫等,以明确诊断及病情。一、非疾病因素:雌激素对维持阴道黏膜的厚度、弹性及阴道内正常pH值至关重要。老年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显著减少,使阴道黏膜变薄、干涩,局部抵抗力降低,病原体容易入侵,从而引发一系列妇科疾病。可考虑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局部涂抹,比如结合雌激素乳膏,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常见的有老年性阴道炎,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内pH值升高,乳酸杆菌减少,其他致病菌大量繁殖所致。症状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白带增多且呈淡黄色。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抑制细菌生长。2、宫颈炎:老年女性的宫颈炎多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引起,也可能因曾经的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病原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症状可能有白带增多、异常出血等。治疗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3、子宫肌瘤:部分老年女性的子宫肌瘤在绝经后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逐渐萎缩,但也有部分肌瘤持续生长。子宫肌瘤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若肌瘤较大,可能出现腹痛、尿频、月经改变等症状。若症状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进行治疗,具体需遵医嘱。日常老年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造成内分泌失调,增加妇科疾病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