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想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何巧食其“果”?

医学指导: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包玉倩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自己很想吃水果,但又担心吃了水果血糖会明显升高,使病情出现反复。那么,糖尿病人应该怎样吃水果才科学又健康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且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这些营养素对改善糖尿病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是有好处的。只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完全可以既享受到食用水果的好处与乐趣,又能控制好血糖。

看:能否吃水果,关键看血糖

糖尿病病人在享用水果前,要先看一看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是否达标,一般而言,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且血糖稳定,短期内没有大的波动时可以考虑限量食用水果。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进食水果不当会导致血糖明显增高,也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这部分糖友,可先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待血糖稳定后再恰当食用水果。

想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何巧食其“果”?

算:舒心吃水果,重点算参数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哪些以及避免吃哪种水果都可能让糖尿病患者产生困惑。血糖指数(GI,Glycemic Index)可以作为参考。GI表示食物可以多快提高血糖水平,是衡量食物引起人体餐后血糖反应的重要指标。GI小于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GI在55~70之间的为中等GI食物,GI大于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要吃的水果时应参考其GI值,简单来说,GI越低的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越小。

血糖负荷(GL,Glycemic Load)是影响食物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GL是结合了GI和碳水化合物质量的总的血糖效应指标,对于指导饮食更有实际意义。比如,西瓜和梳打饼干的GI都是72,但100克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却大不相同,梳打饼干每100克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6克,其GL大约为55,而100克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其GL约为5,两者的GL相差l0倍之多。因此西瓜虽然GI略高,但综合其GL整体评估,西瓜是可以适量食用的。GL值可以以10为切点分为低GL和中/高GL。对于糖友们来说,应选择GL值低的水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水果时应优先选择低GI和低GL的水果。

想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何巧食其“果”?

定量:舒心吃水果,注意定总量

虽然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吃水果的同时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吃水果的“数量”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每天可食用150~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同时应减少半两(25克)的主食,这就是食物的等值交换,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每种水果具体吃多少还要根据水果的含糖量做相应的调整。其中如果每天食用一份水果,各种水果的定量大致如下:

如果食用果汁替代完整的水果,大约100克左右的果汁(100%的果汁且不含糖)大约含15克碳水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建议食用完整的水果代替果汁,因为水果中的纤维会延迟消化速度,增加饱腹感。由于果汁中几乎不含纤维,人体无需进行大量工作就能分解其中的糖分,因此,果汁会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水平急剧上升。

想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何巧食其“果”?

至于干果,例如葡萄干芒果干等,约12克的干果含15克碳水化合物。干果虽然美味,但它是一种超浓缩的全果形式,其经过干燥的加工过程,使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比新鲜的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而且干果可能还添加了糖。如果去了果皮,其中的纤维含量也会降低。故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用干果。

时间:舒心吃水果,讲究选时机

水果一般作为单独的零食或者加餐食物,即在两次正餐之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者睡前一小时,建议在下午两餐之间进食为佳,因为此时血糖大多比较稳定,而且午餐与晚餐间隔时间较久,适当加餐,既可预防低血糖,又可保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量的糖。

测:享用水果后,不忘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摸索规律,在吃水果前和后2小时各测一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的情况,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吃某类水果,以及吃的量是否合适。低GI和低GL只是选择水果时的推荐。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尽相同,糖尿病患者要通过自我监测,摸索和寻找适合自己的水果和相应的份量,这样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维持血糖的稳定。  

想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何巧食其“果”?

虽然控制含糖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举措,但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时如能把握以上几点原则,即,一看(血糖情况)、二算(品种选择)、三定量(总量控制),时间选择记心上,最后莫忘测血糖,便能美味健康好成双。

(通讯员:顾海鹰)

2021-09-07 14:22:50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一天发作5一6次算严重吗
痫病一般指癫痫,一天发作5-6次,一般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频繁发作不仅会对大脑造成直接损伤,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一天内癫痫频繁发作,会对大脑神经细胞造成累积性损害。每次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都会异常放电,这种异常活动持续消耗大脑的能量和氧气。频繁发作使得大脑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的状态,可能导致神经细胞逐渐受损、凋亡。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还可能引发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等,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此外,癫痫一天发作5-6次,显著增加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癫痫发作时,患者会突然丧失意识,跌倒在地,无法对周围环境做出正常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极易受到外伤,如头部撞击、骨折等。而且,癫痫发作可能导致呼吸肌痉挛,引发呼吸暂停,造成窒息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若癫痫患者出现疾病一天发作5-6次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癫痫类型和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通过药物治疗,如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符合手术指征,可考虑进行大脑皮质致痫灶切除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和水果
痫病即癫痫,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有所注意,某些食物和水果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高糖食物以及荔枝、柿子等避免吃的水果。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生姜、大蒜等这类辛辣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食用后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使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2、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咖啡、茶(尤其是浓茶)、巧克力以及一些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兴奋,打破大脑神经元的正常电生理平衡,对于癫痫患者而言,容易诱发癫痫发作。3、高糖食物:蛋糕、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大量摄入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随后血糖又迅速下降,这种血糖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干扰大脑正常功能,从而可能会诱发癫痫。4、避免吃的水果:虽然水果一般富含营养,但像荔枝这种含糖量高的水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类似高糖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此外,柿子在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酸,食用不当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身体不适,间接影响神经系统,对癫痫患者病情控制不利。对于癫痫患者,在饮食上务必严格把关,避免食用上述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食物和水果。还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多久发作一次算正常
痫病(癫痫)并没有所谓正常的发作频率,任何一次发作都意味着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提示病情不稳定。痫病发作频率因个体差异、病因、治疗情况等因素而不同,总体来说,发作越频繁病情越严重。从病因角度看,若是由明确的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引发,随着原发病变的发展,痫病发作可能逐渐频繁,甚至一天数次;若是由头部外伤、感染等急性因素导致,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发作频率可能降低,但若未规范治疗,仍可能反复。特发性癫痫,找不到明确病因,发作频率也因人而异,有的数月一次,有的数年一次。从病情发展阶段来讲,新诊断患者,初始治疗阶段,因药物尚未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发作可能较频繁;持续规范治疗过程中,若用药合理,多数患者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直至数年不发作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但如果自行停药、换药或受不良刺激,已控制的发作可能再度频繁出现。另外,不同发作类型对发作频率的耐受性也有差别。例如,部分性发作相对全身性发作,有时对日常生活影响稍小,但频繁的部分性发作也可能进展为全身性发作。鉴于痫病发作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害,一旦确诊,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片等。同时定期复诊,监测血药浓度、脑电图等指标。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饮酒、强光强声刺激等诱发因素,以最大程度控制发作频率,降低疾病风险。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癫痫病的患者能不能要孩子
当癫痫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且不存在遗传风险时,是可以考虑要孩子的;但若是癫痫患者病情严重且存在遗传风险时,则不建议要孩子。平时,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果通过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癫痫发作得到显著抑制,发作频率大幅降低甚至长期无发作。此时,怀孕过程中因癫痫发作导致母体受伤、影响胎儿发育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同时,如果患者的癫痫并非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是由后天的脑部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那么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癫痫患者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积极备孕,进行生育,并且能够较好地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但如果是病情严重的患者,癫痫频繁发作,这不仅会对母体的身体机能造成极大损害,在怀孕过程中,还可能因频繁发作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此外,若患者的癫痫是由遗传因素导致,例如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癫痫综合征,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较高。一旦孩子遗传了癫痫相关基因,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癫痫发作的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癫痫患者,通常不建议要孩子。对于癫痫患者,建议在计划怀孕前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脑电图检查、基因检测等,以明确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病情控制程度以及遗传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