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9岁女子短时间内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29岁的林女士素日里没有慢性疾病,身体尚佳,但就在近日,突然出现呕吐、腹痛、发热、头晕等多种症状。来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就诊,林女士以为没什么大毛病,但是检查报告一出来,医生也惊呆了!

来势汹汹的高血糖、胰腺炎、心肌炎……在短时间内竟相继出现多种病症,多器官、多系统衰竭,身体发出求救信号,严重到危及生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9岁女子短时间内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医生们在研究讨论林女士的病情

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危重症监护室 主任医师 叶珩

来势汹汹的求救信号 她到底怎么了?

24日,林女士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呕吐10余次,伴腹痛、头晕、乏力。25日入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内分泌科。林女士告诉医生自己这几天也没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喝过糖水和脉动,没有糖尿病病史。

然而当值班医生看到林女士的化验报告时惊呆了。血糖38.86 mmol/L(参考值:非空腹时≤11.1 mmol/L)、血酮4.5 mmol/L(参考值:<2 mmol/L),血白细胞63.21×109/L(参考值:3.5~9.5×109/L),血淀粉酶:396 U/L(参考值:30~110 U/L),pH 6.89(参考值:7.35~7.45)、剩余碱-22 mmol/L(参考值:-3~+3mmol/L)、乳酸3.81 mmol/L(参考值:<1.3 mmol/L),钾5.6 mmol/L(参考值:3.5~5.3 mmol/L),CK 528 U/L(参考值:40~200 U/L),肌钙蛋白I 6.233 ng/ml(参考值:0~0.5 ng/ml)。各项指标均有严重异常,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同时腹部CT显示胰尾部局部膨隆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拟胰腺炎。

经检查,HbA1C:6.2%,这意味着林女士三个月前血糖稳定,正如林女士所说,没有糖尿病病史,那这来势汹汹的高血糖是怎么回事?

林女士病情明显比预想中更加严重,内分泌医生护士立即予输液、降血糖等处理。但林女士病情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并且逐渐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在场医护人员当机立断,将林女士转ICU继续抢救。

发病急病情重血糖高 原来是这种病!

ICU医护密切监测林女士生命体征,时时刻刻观察神志、每小时出入量,守在她旁边实施补液、调控血压、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补碱、消酮、营养心肌、抑酸护胃等措施。在紧锣密鼓地抢救8小时后,林女士状况有所缓解。

此时,ICU医生发现林女士与普通糖尿病或胰腺炎病人大不一样:林女士很年轻,身体一向健康,没有明显“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的是消瘦)的症状。但是却在1天之内出现发热、腹痛、头晕、乏力等多种症状,并且在短时间内病情迅速发展,出现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危象,甚至随时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这就不是糖尿病或者急性胰腺炎能解释的了。

29岁女子短时间内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经诊断,林女士患有暴发性1型糖尿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ICU叶珩主任考虑到林女士症状很特殊,目前虽然病情稍有减轻,但会不会反弹,再次出现险情?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揪出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以防病情反复。于是ICU医护团队立即召开病例讨论,有着丰富的急诊科、医务科工作经验的南沙医院王劭晟副院长也加入进来,共同讨论病情、制定个体化检查治疗方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女士各项检查结果陆陆续续出来了。辅助检查提示胰岛功能不全,且血红蛋白浓度一直未有升高或下降,血糖一直不稳定。综合考虑林女士患上了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休克、胰腺炎、心肌炎、多器官功能不全。这下病因找到了,采取针对性治疗后,治疗方案也很快见效了。经过近72小时积极治疗后,林女士的病情终于稳定,离开ICU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这种病很少见 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林女士多患有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F1DM)是在2000年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该病发病机制未明,起病隐匿,发病急,因在短时间内出现胰岛素重度缺乏而导致严重代谢紊乱。目前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报道多集中在东南亚人群,国内近年只有散在的报道。

29岁女子短时间内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有一下临床特点:

1.发病急骤。患者从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到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时间很短,多在1周以内,有前驱感染病史。

2.病情危重。90%以上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起病,伴有意识障碍,高血糖、酸中毒、电解质严重紊乱,可伴有胰酶、肌酶、转氨酶升高,而且病情容易进展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死亡率高。

3.胰岛功能衰竭。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在空腹、餐后2小时或经胰高血糖素刺激后的血C肽值均处于极低水平。经常出现年龄很小却完全依赖胰岛素的病例。

4.70%患者在起病前可有流感症状以及胃肠症状;可发生在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后的短时期内,易被误诊。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般起病年龄在18-35岁,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容易合并严重代谢紊乱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从林女士的行为中,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ICU叶珩主任提醒:应该吸取教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适当的饮食,忌过多甜食;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当出现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通讯员:储洁雅 图:市一院)

2021-08-11 09:32:48浏览2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进ICU三天就细菌感染、器官衰竭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进ICU三天就出现细菌感染和器官衰竭的情况可能是严重创伤、脓毒症、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肺炎、败血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严重创伤 如果患者受到严重的外伤,并且伤口比较深,则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而诱发休克的现象发生。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操作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2.脓毒症 若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身体并大量增殖,从而引发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者衰竭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来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者是中断,会导致心脏细胞缺血以及坏死,所以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各组织器官缺血性损伤。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重症肺炎 通常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肺部实质性病变,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毒持续侵害呼吸道黏膜,使局部充血肿胀甚至溃破,从而形成脓液。此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等。 5.败血症 通常是由于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致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关节疼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影响多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此应遵医嘱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控制感染。 患者和家属可能因病情严重而感到焦虑、恐惧或绝望,医护人员应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和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郝敬波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进ICU三天就细菌感染、器官衰竭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进ICU三天就出现细菌感染和器官衰竭的情况可能是严重创伤、脓毒症、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肺炎、败血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严重创伤如果患者受到严重的外伤,并且伤口比较深,则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而诱发休克的现象发生。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操作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2.脓毒症若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身体并大量增殖,从而引发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者衰竭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来治疗。3.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者是中断,会导致心脏细胞缺血以及坏死,所以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各组织器官缺血性损伤。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4.重症肺炎通常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肺部实质性病变,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毒持续侵害呼吸道黏膜,使局部充血肿胀甚至溃破,从而形成脓液。此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等。5.败血症通常是由于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致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关节疼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影响多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此应遵医嘱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控制感染。患者和家属可能因病情严重而感到焦虑、恐惧或绝望,医护人员应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和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短肠综合征的症状
胎儿短肠综合征应该是指儿童短肠综合征,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引起的一系列以腹泻、营养不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腹泻:由于小肠吸收面积大幅减少,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频繁腹泻。腹泻的程度和频率因剩余小肠的长度和功能而异,严重者每天可腹泻十余次甚至更多。2、营养不良: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短肠综合征会使营养物质的吸收明显减少。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患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3、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频繁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钠、钾、氯等。患儿可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以及乏力、心律失常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4、消化功能紊乱:患儿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因为小肠切除后,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传输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胃肠道不适。对于儿童短肠综合征,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