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私密整形都是为了取悦男性?别戴有色眼镜,女性的尴尬你不懂

“颜值经济”时代的巨大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医美,整形部位从寻常的面部肌肤跨越到更为隐晦的私密部位。

“私密整形在近年来非常火热,已经成为整形美容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项目。”在“我和妈妈有个约会”主题义诊活动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罗小华医师这样说到。

不过,公众对于私密整形依然带着有色眼镜,认为都是为迎合男性的审视,私密整形是不正经女孩才会干的事。

“私密整形”在医美增速排第一,医生告诫这些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什么是私密整形

人们对私密整形的理解一直比较狭隘,认为它只是处女膜修复、阴道紧致、阴部色素沉着的漂白这类项目,是女性为了提高性生活质量或专门为了私处的美观来做的一些矫正。

其实私密整形的范畴很广,它还包括疾病原因导致的问题,比如先天性无阴道、生殖器官畸形或变异。

为取悦自己,阴道松弛治疗火热

“这里做私密整形的患者,确实多数是源于不自信、两性关系不和谐,想要进行改善。”但这两年,罗小华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是为取悦自己而进行私密整形。该医院的私密整形项目里面,最热门的要数女性阴道松弛的治疗,有这类需求的女性非常多。

36岁的李晴(化名)是一名白领,也是两个孩子的妈。自从生了两娃后,她明显感到自己的阴道松弛,这种松弛不单单影响她和先生的夫妻生活,性生活质量下降,更可怕的是出现尿失禁。

“私密整形”在医美增速排第一,医生告诫这些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一大笑或咳嗽,尿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有一次跟女儿一起跳绳锻炼,才跳了十几下就感到内裤湿了,很尴尬。”李晴表示,此前了解过生物电刺激盆底肌训练,但要定期训练做足疗程才有效果,而她平时工作忙又要照顾家庭,不可能经常请假,所以想寻找更适合且方便的治疗方式。

据了解,一些的医美手段可以帮助阴道轻度松弛患者快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给李女士设计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线性收紧手术联合激光做了内阴的紧致。”治疗前李女士的阴道超过三指宽,收缩力特别弱,经过联合治疗后,阴道缩紧到两指,阴道收缩力改善,她感到很满意。

私密整形也有风险,玻尿酸注射不当会引起肺栓塞

私密整形的潜在需求巨大,吸引了许多美容院、美肤中心打起主意开展这个项目,三天速成上岗、无牌照、不规范操作导致整形意外事件频频发生。

罗小华表示,私密整形归根到底属于医疗美容的一种,医疗美容都是有风险的,它不是普通护肤美容,很多项目涉及多学科医学知识。“女性私密整形涉及常见的治疗科室有整形外科、妇科、皮肤科,术有专攻,通过多学科联合诊治能够给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同时安全性有保障。”在中山六院医学整形美容中心,不知配备了整形外科医生,还有专业的妇科、皮肤科等科室医生加入。

她提醒女性朋友,做任何整形包括私密整形,都要注意医疗安全。首先,医美产品纷繁复杂,并非最贵的最新技术的产品就是最好的,相反经典的产品才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更安全。其次,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万一发生意外也有能力有条件进行抢救。

“私密整形”在医美增速排第一,医生告诫这些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以阴道注射玻尿酸为例,由于阴道的血供非常丰富,不正规操作玻尿酸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她解释说,人体全身血液是流通的,注射到私密部位的物质,如果不慎进入血管,完全可能导致全身出现肺栓塞风险。因此,女性要加强私密整形的知识,事先了解清楚医学美容的风险,以防上当受骗。

此外,小阴唇的畸形矫正,成为仅次于阴道松弛治疗第二受欢迎的私密整形项目。数据表明,几乎所有女性的大小阴唇都是不对称的。轻度不对称无大碍,但是如果阴唇重度不对称或单侧出现肥大,不仅影响性生活,也给日常生活造成困扰。比如走路的时候容易导致阴唇摩擦;小阴唇肥大患者骑车还会导致阴唇磨损甚至出血,所以这类患者需要治疗。“像这种需要动刀子的整形,更应该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罗小华如是说。(通讯员 戴希安)

2021-05-16 07:00:59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吃饭后胃痛的原因分析
李先生每次吃完饭不久就会感到上腹部疼痛,疼痛的程度不一,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又像被重物压着般胀痛。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于是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医生诊断李先生患有胃溃疡,这正是导致他饭后胃痛的罪魁祸首。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我国居民中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饭后胃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20%-3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经历饭后胃痛的困扰,而主要原因为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但也可能是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饮食、生活等因素所致。了解这些原因,对于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以及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胃部疾病因素】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患者的疼痛具有节律性,常常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又会重复出现。这是因为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胃酸直接刺激溃疡面,引发疼痛。胃溃疡患者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或剧痛。据统计,约70%-80%的胃溃疡患者会出现典型的饭后疼痛症状。2、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是由药物、酒精、应激等因素引起,起病较急,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迅速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胃炎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症状相对隐匿,患者常感到上腹部隐痛、胀痛、饱胀不适等,尤其是在进食后,胃部负担加重,症状会更加明显。慢性胃炎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不适,而有些患者则会长期受到疼痛困扰。3、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过多、过快或食用了刺激性食物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疼痛一般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可能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性质可为灼痛、隐痛或胀痛。【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因素】1、胆囊炎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如果胆囊管发生梗阻,如结石阻塞胆囊管,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排出受阻,会引起胆囊炎症。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一般较为剧烈,呈持续性胀痛或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胆囊炎患者的疼痛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2、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①急性胰腺炎:发病主要与胰液分泌异常和胰管梗阻有关,发病时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对胰腺自身组织进行消化,引发炎症。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且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呕吐后疼痛一般不缓解。②慢性胰腺炎:多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等因素引起,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萎缩,影响胰腺的正常分泌和消化功能,进食后胰腺负担加重,从而出现疼痛症状。患者的疼痛症状相对较轻,但也会在进食后加重,疼痛多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可伴有脂肪泻、体重减轻等症状。【饮食与生活习惯因素】1、饮食因素①进食过快:有些人在吃饭时狼吞虎咽,进食速度过快,这样会导致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内。大块的食物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胃需要分泌更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来消化食物,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和疼痛。同时,进食过快还可能导致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胃胀、胃痛等症状。②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胃痛。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刺激胃壁,引起胃胀、胃痛。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还会增加患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风险。③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晚餐吃得过饱、夜宵频繁等,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胃在没有食物时,胃酸仍会分泌,胃酸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而导致饭后胃痛。而且,饮食不规律还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使食物在胃内不能充分消化,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2、生活习惯因素①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胃酸分泌失调,使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引发胃部疾病,出现饭后胃痛症状。②吸烟与饮酒: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酒精则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增强。长期吸烟和饮酒的人,患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饭后胃痛的发生率也较高。【怎么治疗饭后胃痛?药物治疗较常用】1、针对胃部疾病的药物治疗①抑酸剂:对于胃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可使用抑酸剂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疼痛。常用的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从而抑制胃酸分泌。还有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通过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②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侵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愈合。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有铝碳酸镁、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铝碳酸镁既能中和胃酸,又能吸附胆汁酸,保护胃黏膜;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能形成胶体,覆盖在胃黏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枸橼酸铋钾除了保护胃黏膜外,还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③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四联疗法,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如上文举例的枸橼酸铋钾)和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疗程通常为10-14天。2、针对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①胆囊炎:对于胆囊炎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山莨菪碱、间苯三酚等,缓解胆囊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如果伴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②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同时,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生长抑素等,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还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液分泌。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给予哌替啶等止痛药物,但要避免使用吗啡,因为吗啡可能会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慢性胰腺炎患者在疼痛发作时,也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可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疾病的预防与日常护理】1、疾病预防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吃夜宵。②改善生活方式:减轻精神压力,可通过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胃肠道的修复和调整。③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胃部疾病家族史、长期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早发现、早治疗胃部疾病。2、日常护理①饮食护理:对于经常饭后胃痛的患者,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搭配。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疼痛的食物,如已知对某种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应避免食用。可选择一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避免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刺激胃黏膜。②腹部保暖: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可适当增添衣物,避免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加重胃痛症状。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缓解疼痛。③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一般饭后1-2小时后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