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内科专家访谈

到肾内科就诊注意避开5个误区,大夫手把手教您就医“妙招”

举报/反馈
2021-03-11 09:29:4939健康网

根据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一个亿。那么,普通人拿着报告单到肾内科门诊怎么能更快地搞清楚自己得了什么病,怎么才治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博士、主治医师文枫表示,这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避免掉入常见“误区”,学会就诊“妙招”。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博士、主治医师文枫


“误区”篇

“误区”一:想到什么说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个经典的笑话。医生问:哪里不舒服?就诊者答:身体不舒服?问:身体哪里不舒服?答:肚子不舒服。问:肚子哪里不舒服?答:不清楚,就是不舒服。大家看了觉的很想笑,但是实际中这种情况在门诊确实不少见。有不少就诊者来之前只知道有不舒服,到了诊室一紧张就更加描述不清楚。东一句西一句,还需要医生来拼凑才能恍然大悟你想表达的意思。这种表述方法还很容易使医生被带偏,导致效率大大下降。如果提前大概梳理下自己不舒服的具体感觉,加以描述,会节省不少时间。

“误区”二:就诊时不带病历资料。在门诊遇到许多就诊者“轻装上阵”,体检报告单、病历等重要病情资料都放在家里。导致在诊室里只能对着医生干讲,越说自己越尴尬。大部分情况下,尤其是那些仅仅体检发现而没有症状的肾病,医生很难根据你的描述就确定,往往就需要重复检查,或请你下次再拿来。来回折腾不说,还耽误确诊和治疗时间。

“误区”三:不清楚自己的治疗情况。很多肾病患者是合并了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血压、血糖等情况控制不佳本身就可以引起肾病,并促进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肾内科医生日常诊疗中也非常关注血压、血糖。但是现实中,许多人面对医生的询问,只能尴尬的说“好久没量了,医生你现在帮我量一个吧”。就连许多依从性好的就诊者也只能回答“我血压控制还可以”、“大部分时候血糖偏高”。这就使得医生的药物调整很难精准。更加让医生为难的是,有些就诊者甚至不清楚自己服用什么药物,让医生根本无法去调整药物,也无法判断病情是否与药物本身相关。

“误区”四:医生,都听你的!对这种情况,医生会感激你给予的信任,但绝对不能赞同。大家到医院就诊,并不意味着被动接受安排,实际上是医患双方的一种合作行为。你把问题描述给了医生,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医生也很期待得到你的反馈。这样才能互相了解想法,交换对诊治过程的意见,否则“孤掌难鸣”。

“误区”五:医生,某度上不是这么说的呀!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医生可能只想静一静了。

当然,除了以上常见“误区”之外,还有不少就诊者觉得自己不懂,或是觉得麻烦,干脆就不问了,等医生问到了再说,导致病情延误。其实接下来我说到的这些沟通“妙招”,不仅适用于肾内科门诊,也适用于其他不同专科门诊。

“妙招”指引篇

“妙招”一:自己先梳理下怎么跟医生描述情况。首先,建议大家就诊之前,自己在心里先理清楚最主要的就诊的原因,或者说主要困扰你的不舒服是什么。这个不舒服的症状,最好可以用一两个词概括。比如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症状包括水肿、血尿、尿中泡沫增加、夜尿增多、乏力、腰痛等等,可以选择类似的这些词语作为你和医生见面的开场白。若没有任何症状,则可以用你检查发现的异常来开头。其次,在前面基础上可以按以下几方面来具体说你的情况:不舒服的位置,不舒服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出现的频率什么样,你自己观察到的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有没有伴随其他的一些症状。当然,实际生活中也很难要求每个人归纳的多么完美,但是你的条理性肯定能让医生更快的抓住重点,也能更快的给你提供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的建议。

“妙招”二:带齐病历资料再出门。在搞清楚你的症状后,接下来医生就会问你此前有没有针对这个情况做过检查,结果怎么样。比如肾内科就诊,常见的检查异常包括尿常规、血肌酐(代表肾功能)、血尿酸、泌尿系B超等结果。即使以前是正常的,也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资料一起携带到医院。除此之外,医生也会问有没有做过治疗,具体是什么,效果怎么样。如果是其他医院的病历及检查资料,可以携带或者拍照。使用过的相关药物也可以带过来或者拍照。

“妙招”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怎么能让医生为你更好地调整药物呢?一个病情记录本可以帮助你记忆。比如合并高血压的病友可以在就诊前提前找个小本子记录3天左右的血压情况,每天至少早、中、晚测量3次左右,同时记录每天吃药的时间、名称、剂量,甚至量血压当时的状态。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让医生了解你的血压规律,更精准地调整药物。对服用很多种类药物的病友,则可以将自己的药物列个清单,按照药物名称、规格、每天几次、每次几片来记录。

“妙招”四: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如今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各位就诊者也要适当学会借力。比如手机,可以使用记事本记录病情、药物等,或者还有强大的拍照功能。

以上几个小技巧乍看要求有点高,其实不然。医生提高业务能力、沟通能力责无旁贷,就诊者做好相应准备也会大大有助于提升就医体验。最后送大家一个最重要的小“妙招”:沟通是信使,信任是桥梁。若我们彼此都真诚、坦率,定能一起到达美好的彼岸。(通讯员 张蓝溪)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