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西医结合引领肾脏病诊疗,研究证实中成药对IgA肾病有疗效

11月26日-29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西合璧、共抗疫情,中西医结合引领肾脏病诊疗迈向新征程”。大会汇集了国内顶尖专家、行业翘楚,以临床常见问题为导向、临床实用为原则,设多个专题讲座,集中展示了中国肾脏病医学的创新成果,展现了全国肾脏工作者的风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陈薇院士分别以“科技托起患者生命的希望——‘四抗二平衡’治疗重症新冠点滴”、“重组新冠疫苗研发进展”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展现了中西医结合在疫情救治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而在肾脏病防治研究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防治的现状与未来”报告中详解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中西医结合在肾病诊治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未来与展望三个方面内容。她在肾病诊疗领域特别介绍了中成药在肾病应用的医学研究进展。

陈香美院士指出,黄葵胶囊的组方是单味植物药,其作用靶点比复方制剂要清晰的多,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临床研究——降低IgA肾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疗效优于国际指南推荐的RAS阻断剂(氯沙坦),《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杂志更是为研究攥写了Highlight,评价为“是首个传统中药随机对照研究,是中医药治疗IgA肾病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2020-12-04 17:10:47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眼药水可以长期使用吗
眼药水通常不可以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眼部健康隐患,甚至对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眼药水作为缓解眼部不适的常用药物,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并根据病情适时调整。眼药水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类、激素类、人工泪液等,每种眼药水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使用期限。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然而,长期使用会破坏眼部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菌群失调,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滥用抗生素眼药水还可能引发耐药性问题,使得后续治疗更加困难。激素类眼药水如氟米龙滴眼液,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减轻眼部炎症。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眼压升高,可能诱发青光眼等严重眼病,对视力造成极大威胁。因此,这类眼药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人工泪液等眼药水虽然相对安全,但长期使用也可能影响眼部自身的泪液分泌功能,导致干眼症状加重。此外,眼药水中的防腐剂、稳定剂等化学成分,长期使用会对眼表组织造成慢性损害,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眼药水应该严格遵医嘱用药,应禁止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另外要注意眼药水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药物;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眼部疾病,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要注重眼部保健,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熬夜等不良习惯,以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李新宇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儿童干眼症能自愈吗
若儿童干眼症症状较轻,且是由短期用眼过度、环境干燥等可逆因素引发,有可能实现自愈;然而,要是干眼症较为严重,或是由先天性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复杂病因导致,仅靠自身恢复往往比较困难,通常需要医疗手段介入。轻度儿童干眼症,多因近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看书学习时间过长,使眼睛瞬目次数减少,泪液蒸发过快所致,也可能是所处环境空气过于干燥,影响了泪膜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眼部组织本身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一旦减少用眼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眼表的泪腺等组织会重新调整分泌功能,增加泪液分泌,以维持泪膜的正常厚度和稳定性。同时,改善环境湿度,如使用加湿器,能减少泪液蒸发。人体自身强大的自我修复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眼表上皮细胞会加速更新,修复因泪液不足造成的轻微损伤,从而使干眼症症状逐渐缓解直至自愈。严重的儿童干眼症,常伴有较为复杂的病因。若孩子患有先天性无泪腺等眼部发育异常疾病,泪液分泌从根源上就存在严重缺陷,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产生足够泪液来滋润眼表。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会累及泪腺等外分泌腺,使其分泌功能受损,导致泪液分泌量显著减少且质量下降。在这些情况下,眼表长期处于干燥状态,角膜上皮细胞持续受损,可引发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由于病因难以自行消除,此时必须借助医疗手段才有可能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视力严重受损。怀疑孩子有干眼症,应先到眼科明确诊断及病因。若是轻度的,可适当进行眼部热敷,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促进泪液分泌。若症状严重,需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等药物治疗,有全身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眼部恢复情况。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干眼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否治好
干眼症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用眼习惯不良等非疾病因素,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因素。多数干眼症通过改善用眼习惯、遵医嘱用药等方法可治好,但由严重全身性疾病等导致的干眼症可能难以完全治好。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疑似干眼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一、非疾病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像手机、电脑、平板等,眼睛需持续专注屏幕,导致眨眼次数大幅减少,泪液分泌不足且蒸发加快,易引发干眼症。应注意定时休息眼睛,每用眼1小时左右,休息5~10分钟。二、疾病因素:1、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的脂质是泪膜外层重要成分,可阻止泪液蒸发。睑板腺功能障碍时,脂质分泌异常,泪液蒸发过快。治疗时可进行睑板腺按摩,定期清理睑板腺开口堵塞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抑制细菌感染,改善睑板腺功能。2、结膜炎:细菌、病毒、过敏等原因引发结膜炎,炎症刺激会损害眼表组织,影响泪液分泌与分布。细菌感染所致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治疗,如妥布霉素滴眼液;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抗过敏眼药水,如色甘酸钠滴眼液,稳定肥大细胞,减轻过敏反应。3、角膜炎:角膜受感染或外伤等,炎症影响角膜上皮完整性,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干眼症。治疗时需遵医嘱根据病因选择药物,细菌性角膜炎可使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病毒性角膜炎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严重时可能需角膜移植手术。日常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时休息眼睛,多眨眼。改善环境,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待在不良环境中。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揉眼。若眼部不适,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姜发纲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干眼症怎么能治好
干眼症的治疗可以采取改善用眼习惯、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调节等措施,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并长期坚持。1、改善用眼习惯: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减少,泪液蒸发过快,无法及时补充,从而加重干眼症状。可遵循20-20-20原则,即每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远处眺望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缓解眼部疲劳,减少泪液过度消耗。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主要成分玻璃酸钠与人体泪液中的成分相似,滴入眼睛后,能在眼表形成一层保护膜,模拟泪液的作用,补充泪液的不足,保持眼表湿润,缓解干涩、异物感等症状。还可使用抗炎药物,如环孢素滴眼液,能抑制眼部炎症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眼表炎症,从而改善干眼症状。3、饮食调节:患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对维持眼表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干眼症状。同时,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深海鱼类,能辅助调节泪液中脂质成分,减少泪液蒸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干眼症状。需注意的是,使用人工泪液时不要过度依赖,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服用药物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