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超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 “百事营养膳食项目”启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距离《健康中国行动》中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比较普遍。

尤其是近30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不合理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油脂和猪肉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粮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明显下降。不均衡的膳食结构会导致卡路里摄入过剩;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

据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物类食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既经济又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在保障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系列报告》显示:我国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摄入量为13.9g,女性为14.6g,远远低于全谷物推荐摄入量的50g,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

为此,百事联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发起“百事营养膳食项目”公益活动,基于新的营养素摄入参考及新版膳食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和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共同发布了《全谷物营养与健康联合提示》,向消费者传播和倡导全谷物营养及健康膳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科技处处长何丽教授对联合提示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何丽教授指出:每日摄入足量全谷物食物,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且全谷物食物对于预防便秘和结直肠癌具有显著效果,研究发现,每天吃大约三份(90克)的全谷物,结直肠癌的风险将降低17%。增加全谷物食物的摄入,对每个中国居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39健康了解,项目此后还将依据《全谷物营养与健康联合提示》开发系列传播工具,在全国10个城市的200余家体检中心进行持续的营养膳食健康知识传播。据统计,项目预计直接影响人数将达到300万,间接受益人数达到1000万。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主任委员孔灵芝指出:“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效的措施之一。营养膳食公众教育项目的开展,正是对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助力慢病防治工作的一次有力实践,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做出贡献。”

百事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副总裁张咏清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徐卸古签署合作协议

(百事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副总裁张咏清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徐卸古签署合作协议)

2020-11-30 17:34:53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甲流干咳吃什么药好
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持续干咳、发热和全身乏力到医院就诊。患者自述症状已持续3天,体温最高达39.2℃,伴有明显的咽痛和肌肉酸痛。经过血常规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医生确诊其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干咳症状尤为突出,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医生根据其病情,开具了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的止咳药物,并叮嘱其注意休息和补水。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干咳是其常见症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感染季节性流感,其中甲流占很大比例。干咳不仅让人痛苦,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合理选择药物缓解干咳症状至关重要。【药物一览】01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包括甲流导致的干咳。02磷酸苯丙哌林片:对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常用于甲流引起的无痰或痰量极少的咳嗽。03可待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用于较剧的频繁干咳,如甲流引发的严重干咳。04肺力咳合剂:清热解毒、镇咳祛痰,对甲流引起的咳嗽,尤其是伴有少量痰液难以咳出的干咳情况效果较好。05苏黄止咳胶囊:适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对甲流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药物详解】01右美沙芬●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尤其适用于咳嗽较为剧烈,但不伴有大量痰液的情况。●有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剂型。片剂和胶囊适合能吞咽的患者,口服即可。口服液口感较好,适合儿童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时应避免同时饮用大量水,以免稀释药物浓度,影响疗效。●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会出现头晕、嗜睡、口干、便秘等症状。02磷酸苯丙哌林片●适用于甲流引发的刺激性干咳,尤其在咳嗽频繁且无痰或仅有少量痰液时使用效果显著。●主要为片剂,直接用适量温水送服,能较快抑制咳嗽反射,为患者提供较长时间的咳嗽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口干、胃部不适、乏力、头晕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03可待因●常用于较剧的频繁干咳,当甲流导致患者干咳症状严重,普通镇咳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可待因。但由于其具有成瘾性,通常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谨慎使用。●口服后30-60分钟起效,有片剂、糖浆等剂型。片剂直接口服,糖浆需用专门的量杯量取后服用。●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长期使用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尤其是12岁以下儿童禁用。04肺力咳合剂●对甲流引起的咳嗽,尤其是伴有少量痰液难以咳出的干咳情况有较好疗效。能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改善呼吸道症状,减轻患者咳嗽不适。●为液体合剂,直接口服,服用前需摇匀。口感相对较好,儿童也易于接受。服用后15分钟内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药物在呼吸道黏膜的附着和作用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腹泻,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糖尿病患者慎用,因为其含有一定糖分,可能影响血糖控制。05苏黄止咳胶囊●适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在甲流后,患者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有咽痒、遇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咳嗽加重等症状时,苏黄止咳胶囊能起到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甲流恢复期,咳嗽症状仍持续存在的患者。●一般在服用后2-3天,咳嗽症状开始有所减轻,通常需按疗程服用,可有效改善咳嗽症状。●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便秘、咽干等。【其他治疗方法】1、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由中医师制定中药膏剂,贴敷于肺俞穴、膻中穴等穴位。肺俞穴为肺之背俞穴,可调节肺脏功能;膻中穴为气会,能宽胸理气。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经经络传导,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推拿按摩:按摩手法如按揉天突穴、揉膻中、分推肩胛骨等。天突穴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按揉膻中可宽胸理气;分推肩胛骨有止咳平喘的效果。每天按摩10-15分钟,分2-3次进行,对改善甲流引发的干咳有辅助作用,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2、饮食调理●可多吃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等。例如将雪梨去皮去核后,加入适量冰糖和水,炖煮后食用,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此外,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缓解咽干、咽痒等症状,每日饮水量宜在1500-2000毫升。3、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用嗓,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以免加重咽喉负担,导致咳嗽加重。●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等对呼吸道的刺激。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干咳无痰是热咳还是寒咳
一名28岁女性因持续干咳2周就诊,咳嗽无痰且夜间加重,伴咽喉干痒。肺部听诊无异常,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过敏原检测发现尘螨阳性,诊断为变应性咳嗽。患者自述曾按“寒咳”服用姜茶未见效,后改服润喉含片症状稍缓。《中国咳嗽诊疗指南》指出,30%-50%的慢性干咳与过敏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10%成年人每年经历超过3周的干咳。中医辨证需结合整体体征,单纯干咳不能直接对应寒热属性。医生提醒,如果干咳无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仍没有缓解;或者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又或者干咳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都应及时就医。【热咳与寒咳的中医理论基础】1、热咳的特点及成因中医认为,热咳主要是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热咳的特点通常表现为咳嗽声音洪亮,咳声频繁,咽喉干燥疼痛,伴有发热、口渴、流黄涕等症状。2、寒咳的特点及成因寒咳则是因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肺气失宣所致。寒咳的咳嗽声相对重浊,咳痰清稀色白,患者常伴有怕冷、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等症状。寒邪侵袭人体后,会使肺气凝滞,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为痰,形成清稀痰液。但在寒咳初期,也可能出现干咳无痰的阶段,这是因为寒邪刚刚侵袭,尚未引发明显的痰液生成。【干咳无痰判断热咳与寒咳的方法】1、从症状细节判断①咳嗽声音:热咳的咳嗽声往往较为高亢、急促,这是因为体内有热邪,肺气上逆较为剧烈。例如,在一些风热感冒引发的咳嗽中,患者的咳嗽声常常清脆响亮,频率较高。而寒咳的咳嗽声相对低沉、重浊,这是由于寒邪凝滞,肺气不畅所致,咳嗽时感觉有股沉重的力量。②伴随症状:热咳常伴有发热,且体温一般较高,可达到38℃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口渴、咽干、喜冷饮等症状。患者的鼻涕通常是黄色、浓稠的。寒咳则多伴有怕冷,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可能感觉寒意,发热症状相对较轻,流清涕。此外,热咳患者的舌苔一般呈现黄色、舌苔较厚,而寒咳患者舌苔薄白。2、从发病季节与环境判断①发病季节:热咳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常见,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感受风热之邪;秋季气候干燥,燥热之邪也容易侵袭肺部引发热咳。寒咳则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冬季寒冷,人体易受风寒之邪侵犯;春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若不注意保暖,也容易受寒引发寒咳。②发病环境: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中,如在暖气房、空调制热环境中待久了,或者身处炎热的户外,更容易出现热咳。相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如冬季的户外、潮湿的地下室等,寒咳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干咳无痰的其他常见原因】1、过敏因素:随着环境变化和过敏原增多,过敏导致的干咳日益常见。当人体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刺激性气体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入侵物,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干咳无痰。2、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在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后期,虽然病原体已基本被清除,但呼吸道黏膜可能仍处于修复阶段,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刺激而引发干咳无痰。例如,流感患者在发热、流涕等症状消失后,可能会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干咳无痰。3、空气干燥: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变得干燥、脆弱,从而引发干咳无痰。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室内外湿度较低,这种情况更为常见。长期处于空调房间或暖气环境中,也容易导致空气干燥,增加干咳无痰的发生几率。【干咳无痰的药物治疗】1、针对热咳的药物①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缓解热咳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风寒感冒者忌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需避免与滋补性药物同服。②蓝芩口服液:主要成分有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等,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对于热咳导致的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有较好的疗效。需注意,孕妇、糖尿病患者、脾虚便溏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针对寒咳的药物①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可改善寒咳引起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有大蜜丸和水蜜丸两种剂型,其中大蜜丸因体积大难以直接吞服,可以切成小份或嚼服。同时,风热或痰热咳嗽、阴虚干咳者不适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杏苏止咳糖浆:成分有苦杏仁、紫苏叶、前胡等,能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宜饭后服用。该药物成人、儿童均可使用,但儿童应根据医生指导酌情减量。孕妇、过敏者禁用,糖尿病患者、哺乳期患者、燥热及阴虚干咳者慎用。3、针对其他原因的药物①过敏引起的干咳无痰: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阻断组胺的作用,减轻过敏反应,缓解干咳。糖皮质激素如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减轻呼吸道黏膜炎症,改善干咳症状。但这些药物的使用都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使用方法。②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引起的干咳无痰:通常可采用止咳药物对症处理,像右美沙芬,能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从而发挥镇咳效果;若伴有气道高反应,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调节剂可降低气道敏感性,减轻咳嗽症状。具体用药需依患者实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③空气干燥引起的干咳无痰:可选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以此缓解呼吸道黏膜干燥状况。若症状持续,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西瓜霜含片等润喉药物,通过局部作用减轻咽喉不适,舒缓干咳症状。【实用建议】1、干咳无痰的日常护理方法咳嗽时,可适当垫高头部,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反流,减轻咳嗽症状。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戒烟是缓解干咳的重要措施。2、干咳无痰的穴位按摩调理当出现干咳无痰症状时,可尝试穴位按摩缓解。如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此穴位能调节肺脏功能,减轻咳嗽。还有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该穴位能起到宽胸理气、通利气道的作用。操作时,可将食指或中指指腹放于穴位上,以适当力度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但需注意,穴位按摩仅能起到辅助缓解作用,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仍需及时就医。3、其他有助于缓解干咳无痰的食物对于热咳患者,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雪梨可直接食用,也可与冰糖一起炖煮后食用,能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煮粥或煮汤食用。对于寒咳患者,可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等。生姜具有散寒解表、温肺止咳的作用,可将生姜切片,加入红糖煮水饮用。葱白能通阳发表、解毒调味,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患者老是干咳嗽不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支气管炎患者干咳不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病因治疗等。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干咳症状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镇咳药、祛痰药和抗炎药。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缓解干咳症状,但需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适用于伴有少量黏痰的干咳。抗炎药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辅助缓解干咳的有效方法。常用方法包括蒸汽吸入和胸部物理治疗。蒸汽吸入可通过温热蒸汽湿润气道,缓解干咳和气道刺激。胸部物理治疗包括拍背和体位引流,可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3、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预防和缓解干咳的重要措施。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空气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如烟雾、香水、清洁剂等。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和缓解干咳。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和过冷过热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针对支气管炎患者干咳不止的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干咳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缓解干咳症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干咳嗽、咽喉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干咳嗽、咽喉痒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其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涵盖非疾病因素如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过敏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等。建议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同时,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因素:当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灰尘、花粉、烟雾或化学污染物时,这些物质会刺激咽喉部的黏膜,导致咽喉痒和干咳嗽。一般离开污染环境,到空气清新的地方,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饮食因素:过多食用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导致咽喉局部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干咳嗽、咽喉痒的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二、疾病因素:1、过敏性咽炎: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咽喉部黏膜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充血、水肿,产生咽喉痒的感觉,进而引发干咳嗽。患者通常在特定的环境或季节中症状加重,可能还伴有鼻痒、眼痒等其他过敏症状。2、胃食管反流: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原因,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至食管,甚至反流到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痒和干咳嗽。患者一般在进食后或平卧时症状加重,可能还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咳痰带血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