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多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不分场合的咳嗽浓痰……这些上了年纪后最常出现的症状背后,往往暗示着已经患上了一种“不动声色”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1亿人患有慢阻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几率也将成“爆发式”增加,但与庞大的患病人数相比,我国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却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在一些医护人员中,都存在这对药物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中国呼吸医师协会肺功能专委会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指出,“临床上病人抱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医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换药,其实很多时候是吸入装置上选择和使用错误影响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陈荣昌教授
现状:慢阻肺患者约1亿,生活质量堪忧
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陈荣昌教授介绍,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绝大多数患者集中在中老年人群,有数据统计,在我国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慢阻肺患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但与大家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相比,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却要差的多,由于患者经常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多痰、长期咳嗽等症状,致使大多数患者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存在困难,如爬楼梯、外出购物等。
除了稳定期症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外,一旦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则有可能急诊就医,甚至住院治疗,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有一个50多岁的病人,坐着轮椅被送进医院,发现所有治疗药物都已经无效,只能等待换肺,7个月的时间里都呆在ICU里面用呼吸机代替呼吸,不算肺移植的费用,这个钱就已经上百万了。”陈荣昌教授指出,现在从医疗费用统计来看,中重度慢阻肺住院的费用占据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大部分的费用,在一些国家统计甚至是占到60%。
慢阻肺治疗三大常见误区,市民知晓率仅2.5%
广州曾经做过一次社区调查,在一些无明显症状的早期慢阻肺患者中,疾病知晓率仅为2.5%,即便是严重到需要到医院看病的患者,这类人群调查的结果是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也不超过50%,“正是由于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很低,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三个误区。”郑劲平教授解释。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
误区一:忽视肺功能检查
在临床上,经常能遇到患者症状基本上没有,还能天天跑步、打球、抽烟……,但一做肺功能检测,就会发现他的肺功能已经比正常人低很多,在CT里面甚至可以看到肺部已经出现肺气肿、肺大泡了,这个时候患者还没有明显的不适,也恰恰是疾病干预的最佳时间,如果这个时候能够通过检测发现、及早戒烟,用少量吸入的药物,就可以长时间维持正常的生活。
据陈荣昌教授介绍,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但在我国,仅9.7%的成年人、12.0%的慢阻肺患者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即便在自述有慢阻肺病史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也只有55.8%。这就导致我国慢阻肺漏诊率较高,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误区二:只有症状严重才需要用药,症状不严重时可以不用药或停止用药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种慢性病,慢阻肺是不能根治的疾病,目前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为了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但是慢阻肺,包括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类慢性病都必须长期用药。“临床上,医生经常会被患者问这样的问题,我诊断这个病等于以后终身用药了吗?我能不能停药?”陈荣昌说,“我会和病人半开玩笑的说,你想保身体健康保多少年?到哪一年不想保健康了就可以停药了,这就是面对慢性病的观点。”
不少医学证据证明,对于慢性疾病,长期规律的使用药物对身体健康的获益非常显著,当然长期用药也不等于永远用同一个药,会根据病情的重、轻、改善或者恶化来调整药物的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了,不意味着没有急性加重的风险,更不意味着病已痊愈,所以切记不可擅自停药。
误区三:吸入装置不影响疗效,选择操作最简单的就够了
目前慢阻肺治疗药物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郑则广教授指出,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疗法,医护人员、患者和吸入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都关系到吸入治疗的疗效,吸入装置与药物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郑则广教授解读吸入装置对慢阻肺临床治疗的意义
什么样的吸入装置对慢阻肺患者来说才是比较理想的呢?郑则广教授指出:患者“用力深吸气”的能力对于吸入装置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吸入装置例如干粉吸入剂,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需要患者用力、快速的吸气配合,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本来就呼吸困难的慢阻肺患者来说难度较大。在实际吸入过程中,经常存在没有吸到药物,或者吸入药物的剂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
而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更创新的吸入装置,如软雾吸入装置—能倍乐,它能主动喷雾、气雾速度慢且运行时间长,无需患者“用力深吸气”也能够稳定的递送药物,确保了高效的肺部沉积,也有利于保证药物的疗效。
郑则广教授建议,在为病人选择吸入装置时,最好进行一个吸气能力评估,此外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阅读说明书上的操作指示等方式进行训练,从而正确掌握吸入装置的操作方式,保证规范治疗。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龙岩市第一医院 全科医学科
福建省人民医院 全科医疗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