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中医专家访谈

夏秋交替,成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时节!医生支6招进行预防

举报/反馈
2020-08-21 14:52:3339健康网

  很多人都知道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容易发病,民间也常常有关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等话题的讨论。

  然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样新教授提醒,因为生活、饮食等习惯的不断改变,夏秋交替的时节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立秋以来,医院心血管疾病门诊、急诊、住院的患者数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因此,处暑时节的心血管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大原因导致心血管病高发

  为什么心血管问题容易在这个时节“找上门来”呢?这和夏秋季节人们户外运动少、补水不及时;睡眠时间短、血糖控制难以及昼夜温差大有很大关系。

  1、户外运动少,补水不及时。

  夏秋交替时节,夏天炎热未褪,不少人不愿意户外活动,加上夏天容易出汗,水分补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2、睡眠时间短,血糖控制难。

  夏季昼长夜短,睡眠时间短,不少朋友喜欢熬夜,甚至常常外出宵夜,容易出现热量摄入过多,是的血脂、血糖控制困难。作息不贵打乱了机体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调节规律,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机会。

  3、昼夜温差大。

  入秋后,气候变化较快,日夜温差较大,感冒等疾病的患病率也提高,这类感染性疾病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或加重。

  季节变换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季节转换对心血管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呢?陈样新教授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成为大家处暑季节护卫心血管健康的有效途径:

  1.留意气候变化,预防各种感染。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而夏秋季节的多变气候又是感染性疾病多发的“天然温床”。心脑血管疾患者本身抗病能力较差,心脏承受负担的能力也较弱,因此需要特别“小心”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2.适当户外运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必要的电解质。

  运动不足或大量排汗后忽视了补水,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引发血栓。虽然炎热的天气还未完全过去,但长期缺乏户外锻炼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3.保持情绪平稳,出现症状要及早医治。

  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可过分激动,一旦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憋气等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4.饮食上不要有太大的变化。

  不少朋友到了秋天会在饮食上“进补”,饮食上的结构变化实际上不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季节过度。每餐的膳食中,应保证荤素搭配,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素等各项涉入都不可忽视。

  5.应该避免熬夜。

  这既包括尽量不要太晚睡觉,也包括尽量不要在晚上吃宵夜。另外,心血管疾病容易在夜间和晨起多发,这和夜间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高,容易形成血栓有关,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意补水。

  6.充分了解发病前兆,把握就医最佳时机。

  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包括一些既往尚无明确的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需要关注和了解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先兆。

   比如:心梗发作前常常会有胸闷、胸痛、活动耐力下降等前驱症状,尤其从无到有、从轻到重、从稀发到频发、从短时到持续、从活动后发作到静息下也发作等情况的时候,要提高警惕,最好提前就医。

  陈样新教授还提醒各位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心血管疾病基本都是需要长期防控的慢性疾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无论气候如何变化,都需要注意坚持合适的药物治疗,即使需要调整,也需要咨询专业的心血管病专家的意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调整,而不能自作主张,药物治疗是不能被替代的重要防治方式。(通讯员:黄睿、张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