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针药70万,用不上的儿童大多活不过2岁,为何迟迟不入医保?

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约8000种罕见病(指发病率在0.65‰-1‰的疾病),这些疾病存在确诊难和治疗难。

相比那些无药可医的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 Atrophy,以下简称“SMA”)已经有特效药,渤健公司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诺华公司的Zolgensma和罗氏的Risdiplam。获批进入中国的就只有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该药售价为每支699700元,属于完全自费药物,患者需要终生用药,就算中产家庭也难以承受。

正是由于看到救命药近70万一针,广东妈妈欧阳春兰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开申请,希望了解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采购方式和国内定价依据。此消息冲上热搜。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微博截图

关于价格问题,去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刚获国内上市的时候就引发强烈关注。去年10月,小九采访了广东省首例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也是当时国内应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最小年龄SMA患儿。

受访医生曾表示,70万一针确实贵,但有总比没有强,起码打破了SMA无药可医的局面,希望媒体不要过多关注药价。

一场小感冒就是致命打击,大多数活不过两岁

脊髓性肌萎缩在我国于2018年纳入了121种罕见病目录中,该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概有1600多个SMA患者,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病例数更高。

小九走访了解到,广州妇儿中心近年确诊的SMA患儿多达八十余例,且大多数都是婴幼儿,6个月大的小希(化名)是其中一位不幸的孩子。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按照发病年龄可以分为SMA-I型(6月龄以内发病)、II型(在出生后6-18个月起病)、III型(在出生18个月后起病)、IV型(成年后发病)。

该病是由于发生SMN1基因突变,导致位于脊髓前角和下脑干中的运动神经元丢失、变性,从而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无力。所以,可怜的患儿们连普通的翻身、蹬腿、爬行都难以实现,最终会出现呼吸、吞咽障碍。

疾病本身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小希也是一位聪明宝宝,出生一个月的时候被确诊,全身软趴趴的,免疫力特别差,一场小小的感冒就会导致住进ICU,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只能靠呼吸机续命。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广州妇儿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刘丽称,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SMA I型患儿大多数活不过两岁。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重点

SMA是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而孩子的基因既来自母亲,也来自父亲。如果父母双方都是SMA隐性携带者,那么他们的孩子有25%的概率得病。因此做好优生优育,重视孕前检查和产检对生出健康宝宝帮助非常大。

对于基因相关的遗传代谢缺陷病,最好的办法是出生前干预,一旦孩子生下来了确诊患病,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SMA并非完全不可预防,通过孕前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三级预防,其中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一定要在怀孕10-13周做产前诊断,早发现早处理。

刘丽之前在受访时表示,要给准爸妈普及优生优育知识,门诊中不时可以遇到这样的家长,检查意识不足,即使一胎已确诊罕见病,他们还抱着侥幸心理拒绝检查,结果第二个孩子生出来也查出患病才后悔不已。

救命药凭什么那么贵,何时进医保

自SMA被人类发现以来,全球各国的治疗措施仅限于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骨科矫形等辅助治疗方法,没有非常有效的针对性药物。

患儿家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自建病友群,抱团取暖,打听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手段。对于国内SMA患儿目前唯一的希望,是一针70万元的进口精准靶向药物。研究显示,该药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较好控制SMA的疾病进程,越早使用对孩子越好。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这种注射制剂需要进行腰椎穿刺,通过鞘内注射到脊髓中,不是普通护士就能操作,必须由神经科腰椎穿刺经验丰富的医师来操作。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球超过8400名婴儿、儿童或成人SMA患者应用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药是好药,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太贵。如果只是打一针,咬咬牙想方设法都要努力凑齐药费,但该药很大程度需要终生使用的,因为注射一针之后药效只能保持一段时间,需要定期注射进行维持治疗。如此一来,99%的患儿家庭都负担不起。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为什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卖得那么贵?该药由药企自行定价,在美国也不便宜要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万元)一针,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1、药物原材料不便宜,2、研发成本高,3、企业要赚取利润,4、药物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

国家医保局信访办回应称,医保是优先保障基础疾病,当然也关注罕见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经被纳入医保谈判日程,一直在谈判降价,但具体什么时候纳入医保尚未知,药物价格降不下来,就无法进入医保目录。

一针70万的救命药引争议,为何迟迟不入医保?医保局正式回应

就目前来说,通过有效谈判让药企降价,尽早纳入国家或地方医保药品目录,是真正实现罕见病有药可用的路径。


参考资料:

为何一针药卖到70万?医保局:该药处于市场垄断一直在谈判降价.红星新闻.2020.8.6

2020-08-07 17:40:57浏览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荨麻疹的的过敏原有哪些
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通常涵盖食物类、药物类、吸入物类、接触物类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局限性水肿,即风团,常伴有剧烈瘙痒,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多与机体接触过敏原引发的过敏反应相关,了解过敏原对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1、食物类:许多食物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荨麻疹,常见如海鲜,如虾、蟹等富含异种蛋白,这些蛋白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可能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皮肤出现风团、瘙痒。此外,蛋类、牛奶、坚果等食物,也容易引发过敏,部分人群食用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荨麻疹症状。2、药物类:常见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人的身体会对药物中的特定成分过敏。当药物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与之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进而诱发荨麻疹,通常还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病情较为严重。3、吸入物类:花粉在特定季节飘散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过敏反应,进而累及皮肤出现荨麻疹。还有尘螨,其通常在床铺、沙发等家居环境中,人体吸入其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免疫系统会将这些物质当作外来抗原进行攻击,诱发皮肤风团、瘙痒,尤其在打扫卫生、更换床单时症状可能加重。4、接触物类:日常接触的一些物质,如动物毛发,其表面携带的蛋白质容易引发过敏,当皮肤直接接触后,局部免疫系统被激活,出现红肿、风团。另外,某些化妆品、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如香料、防腐剂等,接触皮肤后,可能渗透进入皮肤深层,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导致接触部位及周边皮肤出现荨麻疹症状。对于荨麻疹患者,建议首先要留意日常生活中发病前接触的各类物品、食用的食物等,尝试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若发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如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其能有效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缓解瘙痒、风团症状。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荨麻疹过敏原检测一共多少项多少钱
荨麻疹过敏原的检测一共七项内容,其检测的费用一般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具体费用因医院级别、地区以及患者个体情况而异。一、医院级别三甲医院: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检测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例如,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测15项常见吸入过敏原的费用约为1500元。二甲医院或普通综合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300元至1000元之间。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础检测项目,费用较低,一般在200元至500元之间。二、地区一线城市:医疗资源丰富,生活成本和医疗成本较高,检测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800元至2000元之间。二线城市:检测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500元至1500元之间。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医疗资源相对有限,费用更低,一般在200元至1000元之间。三、患者个体情况检测项目数量:检测项目越多,费用越高。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吸入组如尘螨、花粉和食入组如牛奶、鸡蛋。全面检测可能涵盖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过敏原,费用会显著增加。病情复杂程度:如果患者病情复杂,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检测或联合检测,费用会更高。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建议患者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明确检测项目和费用。同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检测项目,以减轻经济负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过敏原因都有什么
皮肤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异常反应,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可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以及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免疫系统异常等疾病因素。一、非疾病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或长期熬夜,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增加过敏风险。此外,精神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诱发或加重皮肤过敏。二、疾病因素:1、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通常有家族过敏史,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易受外界刺激诱发炎症反应。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红斑丘疹,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过敏性鼻炎。2、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直接接触致敏物质或刺激物后引发的炎症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前者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原包括金属、橡胶和植物等;后者则由化学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引起,如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3、免疫系统异常:某些免疫系统疾病或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皮肤过敏。例如,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引发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此外,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皮肤对正常刺激物产生过度反应。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选择无香料和无防腐剂的护肤品,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其次,加强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护,如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定期涂抹保湿霜。对于已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厚君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荨麻疹怎么找到过敏原因
寻找荨麻疹过敏原因可通过记录生活饮食、皮肤点刺试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等方式,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1、记录生活饮食:详细记录每日饮食、接触物品及环境变化,通过对比发病时间与生活细节,可辅助排查过敏诱因。例如,食用海鲜、乳制品后发病,可能对食物中的异种蛋白过敏;接触花粉、尘螨后出现症状,则提示吸入性过敏原。此方法基于因果关联分析,能直观发现与症状发作相关的潜在过敏原,但可能受记忆偏差影响,需长期细致记录。2、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提取物等滴于皮肤表面,再用特殊工具刺破表皮,使过敏原渗透至真皮层。若皮肤在15-20分钟内出现风团、红晕,提示对该物质过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可能,对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3、血液特异性IgE检测:采集血液样本,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IgE,与相应过敏原结合引发过敏反应。若检测结果显示某类IgE升高,提示对该过敏原敏感。此方法通常适用于无法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 建议患者日常避免搔抓患处,减少热水烫洗。另外,尽量避免接触已知或可疑过敏原,若反复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完善检查,规范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