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近20年来,我国的大众健康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就,居民预期寿命、身体素质相比世纪初都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却像阴霾一般萦绕在国人身边,始终挥之不去,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二三十年前人们眼中的 “新鲜事物”、“富贵病”,到现在超一亿的全国患病总人口,糖尿病已成为了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1.14亿,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糖尿病。无数人深受其害,由此可见,抗糖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我国每年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约7%,后备患者人数约2亿。但糖尿病知晓率仅约33%。这表示,我国糖尿病控制情况非常不理想,会直接导致2型糖尿病在我国出现暴发性的流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就糖尿病防治的话题说道。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随着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其患病率急剧增高,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但其实,不必过于担忧,也不必过度恐慌。
事实上,糖尿病是可以在早期发现的疾病。邹大进教授表示,在上亿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患者为45岁以下的人群,而日常生活中,导致这一形势的原因主要有五点:
一是,肥胖。肥胖是驱动糖尿病发生及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胖的程度越严重,胖的时间越长,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二是,熬夜。当代不少人人都在争当熬夜小冠军、夜宵烧烤、奶茶根本停不下来,只有当病痛来临的那刻才会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三是,压力。升学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接踵而来,容易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大幅度产生,从而引发糖尿病;
四是,胡吃海喝。饮食作息不规律,偏爱高热量食物,渴了就以饮料代替水,会导致糖尿病侵袭,而一旦隐匿的糖尿病患者摄入大量含糖饮料,将加重病情;
五是,缺乏运动。长时间不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脂肪成分堆积越来越多。人体肌肉代谢葡萄糖能力是脂肪代谢能力的20倍,所以,没有肌肉肯定会使得血糖升高。
“现在,国家糖尿病防治形势非常严重,尤其疫情期间,不少人会在家中下厨,越吃越多导致越来越胖。事实也证明,在医院,最近血糖奇高无比的人越来越多,这对于我国糖尿病控制非常不利。”邹大进教授担忧的说。
合理控糖在于个性化用药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甜蜜的陷阱,也是一个无形的杀手,且还处在不断增长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治糖尿病就成为众多糖尿病患者和潜在患者最为期盼的愿望。
目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和全程药物,也是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首选药物。有数据显示,2018年二甲双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等销售终端合计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近些年,DPP-4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也大受欢迎。
而为了让更多糖尿病患者有药可用,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第二批全国带量采购早于四月份在各省市落地执行,32个中选品种也包括降糖药阿卡波糖及格列美脲。
对此,邹大进教授表示,高血糖由多种原因造成,并不是意味着带量采购的药品就能覆盖高血糖完整的原因。仅仅选择便宜的带量采购药物,也许并不能切合患者的实际。
所以,患者一定要多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例如,阿卡波糖需要一天服用三次,且餐前一定要将第一颗药吃下去,很不适合年轻人。年轻人需要采用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手段,相比之下,DPP-4抑制剂一天只需要吃一次,更加便捷合理。”邹大进教授称。
据公开资料,凭借其对体质量无影响、低血糖发生率低、可口服等显著特点,在国内外临床指南中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治疗地位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占有率已接近糖尿病药物市场的1/4。
平衡血糖要从饮食入手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不明显的,它需要经过一段比较漫长的中间阶段,糖尿病的前期特点是血糖高于正常人,但又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通常情况下,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的人群被称为高血糖人群,此时如果进行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可能会被逆转,或者延缓发展成为糖尿病。
因此,即使血糖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不能忽视大意。那么,对糖尿病患者,怎样的做法才是最为合理的?
首先,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应该做好的就是控制好血糖,而控制血糖需要做好的就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健康饮食还应做到少糖、少盐、少油;
其次,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需要正确控制血脂变化,如果血脂代谢不正常也会造成血糖波动过大;
再者,控制体重。每周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定期关注腰围和体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睡眠,定期体检;
此外,加强筛查。检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等,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分泌不正常就会出现血糖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少,这是患者出现高血糖的重要原因。“要想降低血糖就必须把酶抑制住,而DPP-4抑制剂就是把酶抑制住以后使内源性的肠促胰素水平提高,”邹大进教授说,“DPP-4抑制剂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生理双向调节,平稳地进行血糖调控,也非常适合老年人。如果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使用,在疗效增强的基础上上,还能减轻药物副作用。”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全科
主任中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科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全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