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要多运动!运动七原则必须牢记

  久坐、久卧会加快骨质的丢失,适度的着地运动可增加重力对骨的有益刺激,因此,运动锻炼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方法之一。

  运动的6大好处!

  1.运动促进肌肉收缩、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2.运动能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体内性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

  3.室外运动能使人接受更多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维持血钙平衡,平衡骨质代谢。

  4.运动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维持平衡功能,减少老年人跌倒几率,避免骨折可能。

  5.运动使人自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健康自觉。

  6.运动使人愉悦,让人乐观向上。

  运动必须注意7件事!

  1.根据个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体力和运动习惯选择运动方式,把握运动量。一定要循序渐进,切记过犹不及,不要超过自身的耐受能力。

  2.要掌握好运动节律,呼吸要自然、充分,不要憋气屏息,动作不宜过快,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不要过分低头或甩头,不要快速站起或蹲下。

  3.运动时间应保持30至40分钟为宜,连续运动不宜超过2小时。

  4.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炎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方式。

  5.要掌握好平衡和重心,防止跌倒,防止运动损伤。

  6.室外运动场地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平坦无障碍。居家运动时,运动范围内要平坦无杂物,维持空气清新,防止跌倒损伤。

  7.运动节律宜轻缓,可以用配乐丰富内容,调节情绪,但不宜干扰他人。

  作者简介:

  林欣潮,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在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下肢缺血性疾病和静脉曲张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上形成诊疗特色,并将“治未病”健康管理融入疾病治疗当中。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20余篇,参与编写多部教材及专业论著。现兼任北京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等。

63
2020-04-16 11:13:53浏览6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刘恒方
精选
刘恒方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去咨询
治疗难治性癫痫、成人癫痫、大脑发育不良以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三叉神经损伤、头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李锋
精选
李锋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去咨询
皮肤病规范诊疗倡导者,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独到见解及诊疗经验,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及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如:银屑病、白癜风、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斑秃、皮肤癣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痤疮、黄褐斑等疑难皮肤病,临床造诣深厚!
田斌群
精选
田斌群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去咨询
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长期致力于男性私密整形术,阴茎假体(支撑体)植入手术、隐匿性阴茎短小整复延长、包皮手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微创手术治疗等。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