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学会两个动作,糖尿病患者居家巧养肾!

吕仁和 肾病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级甲等

  疫情来临,糖友们不但要做好防疫工作,对慢性病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肾脏疾病作为常见并发症,对其管理尤为重要。很多肾病患者认为肾不好,应该静养,不愿锻炼。实际上,适当的运动反而有助于增加肾脏血流量,有一定的肾脏保护功能。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其中,一些传统功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可帮助促进脏腑气血运行,有利于补益肾脏亏虚,并缓解不适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创编的“十八段锦”,动作简单,强度适中,在此介绍两个动作,助您劳逸结合巧养肾。

  动作一:“捶打丹田补元气”

  这一动作可以补益肾气。下丹田即关元穴,在脐下三寸,贮藏人体元气。命门穴是督脉要穴,可培元固本。这个动作通过捶打穴位,振奋元气,有助于改善肾气亏虚的症状。并且,两个穴位位于任督二脉,能疏通气血运行和下焦经络,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动作要领】

  吸气,双腿略向下成半蹲式,右手攥拳摆向前方,拳心对准下丹田(脐下三寸,约四指并拢宽)前面,左手攥拳摆向后方,拳心对准命门穴(腰部正对肚脐处)。

  吐气,双腿弹直的同时,两拳分别猛打前后丹田,先轻后重。

  双手交换前后位置,重复前面动作,反复16-26次。

  动作二:“双手攀足固肾腰”

  能起到强腰固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常常可见腰酸腰疼等症状。通过调整呼吸和舒展脊柱,可使气血通畅,筋骨肌肉得到滋养,有助于固护腰肾,改善腰部酸痛情况。并且,可使身体保持轻劲有力,提高免疫能力,以防病治病。

  【动作要领】

  双脚平行,与肩同宽,十指相对放于腹部,屈膝俯身下蹲,起身,双手自然垂落于体侧。

  徐徐吸气,掌心向后,手臂上扬至头顶,掌心向前。缓缓呼气,旋臂至掌心向后,手臂下落,至体侧后继续后扬,微抬脚跟,震落,双手随之下垂。

  自然呼吸,收下颌,从颈椎开始脊椎一节一节放松,至胸椎、腰椎皆放松,同时双手随身体前屈而缓缓下落,身体低垂,双腿蹬直,保持这个体位,缓缓呼吸数次。

  缓缓起身,从腰椎开始一节一节拱起,至胸椎、颈椎,反复3-6次。

  注意事项

  动作“双手攀足固肾腰”难度较大,练习时要量力而行,确保活动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运动时俯身、起身应较缓慢,避免动作太快而出现头晕症状。此外,体力较弱的朋友不宜突然大量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潇然 罗文轩)

2020-04-15 15:11:46浏览1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眼睛怕光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患者眼睛怕光,可能是用眼过度、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结膜炎、青光眼等原因所引起的。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1、用眼过度 如果患者长时间注视电子产品,可能会导致用眼过度,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还可能眼睛出现流泪、酸涩等症状。建议患者要注意眼部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的方式进行改善。 2、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硬化、渗出和出血等,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部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由于泪液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结膜炎 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结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过敏、免疫病变等原因所引起的,由于炎症刺激,患者会出现眼睛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是因为眼内压升高所引起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患者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张人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晚餐吃什么好?
糖尿病的患者晚餐建议食用粗粮、蔬菜等,如果晚餐进食过多油腻的食物,容易引起夜间整体血糖的偏高,而且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空腹的血糖。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典型症状为高血糖、乏力、视力变化等,但早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1、粗粮 可以多吃一些粗粮和多纤维的食物,如玉米、芋头、糙米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糖代谢,有助于降低血糖,本身粗粮的含糖量比较低,所以可以选择用粗粮代替主食,适当的摄入纤维素还可以防止便秘。 2、蔬菜 晚餐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蔬菜,如苦瓜、芹菜、洋葱、西葫芦、南瓜等,这些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提供丰富的营养。青菜是以绿色的青菜为主,如果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蔬菜,需要把主食的量减少。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每天要做到生活作息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能长时间熬夜,熬夜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造成血糖发生波动。平时可以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有利于降低血糖。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时定量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必要时,需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