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疫毒无情人有情,东直门人勇担当 ——呈一封请战书,做最美逆行者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正在全国人民举家团圆的大年三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吹响了报名驰援武汉的号角,瞬间集结成一支“迎难而上、救死扶伤、默默无闻、大爱无疆”的英雄队伍;到今天为止,东直门医院已有614人报名参加应急医疗队驰援武汉。

  所见名单中年龄最大的是徐林教授,徐教授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历次请战均冲在最前方,他参加国家民政部扶助孤残儿童“明天计划”12年,东直门医院已成为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专项救助治疗的定点医院;北京爱尔基金会“爱尔向日葵计划”也联合东直门医院徐林教授团队为来自泽普县的2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实施手术治疗。大年初一,徐林教授率骨科82位同仁提交请战书,书中写道:骨科同仁自愿报名申请成为防控传染病的预备队,我们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投入即将到来的战斗中,随时服从医院党委的指挥和安排!如果前线需要,我们义无反顾,如果需要留守,我们坚守岗位,不辱使命!”

  报名参战的还有男科李海松教授,他一人撑起了我院男科医教研各项工作,在学术界享有盛名;2003年李教授参加抗击非典,相信人们脑海里没有忘记那个恐慌的春天,和很多医务人员一样,李教授也曾在战役中感染,但这些丝毫没有撼动他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与无畏!

  王建军教授2012年参加过“5•12”汶川抗震救灾,是医疗救援队中的王牌队员,得知支援武汉消息,也立刻报名参战!还有本次报名年龄最小的妇科护士郭凌汐,年仅21岁,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孩子,满腔热血,勇于担当,令人敬畏!

疫毒无情人有情,东直门人勇担当 ——呈一封请战书,做最美逆行者

  很多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大家纷纷发出“向英雄致敬!”、“向党员致敬!”的信息。肾病内分泌二区张华医师是一名中共党员,他“恳请领导批准我暂停进修,同我院医疗团队一起,前往参加武汉疫情救治工作!”针灸科一区刘宁医生在请战书中写道:“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温病学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在这危机关头,应该挺身而出,为国家卫生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科室袁宏伟大夫也写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投入到抗疫的一线中,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努力打赢这场战役,请组织接受我的申请!”

  脑病科一区卫景沛医师身在甘肃扶贫,得知疫情写了请战书,请求去疫情危险区工作。核医学彰金同志节日期间因母亲外伤手术返乡,手术次日即响应医院号召返京,落地即报名参战。儿科著名老专家徐荣谦教授也申请参加第二批医疗队,他在请愿书中说:“这不是心血来潮!有三个优势:1.有治疗BO(闭塞性细支管炎)的临床经验,治疗肺炎有经验;2.有从神、魂、意、魄、志辨证论诒经验,对于解决患者患儿紧张优于别人;3.出版中医育儿六十一等五部科谱著作,帮助疫区人科学防疫,一点不足,年龄大,有糖尿病。但是,这不影响开赴前线!搞了几十年临床,还怕疫情吗?!”

疫毒无情人有情,东直门人勇担当 ——呈一封请战书,做最美逆行者

  1月27日,大年初三,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名医护专家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他们是:

  张耀圣  刘  宁  耿  旭  李  瑛  张  征

  赫伟丽  段云姗  吴华阳  陈正光  张子伟

  郝学增  张春花  杨玉婷  胡宇佳  梁腾霄

  高晓明  吴盼盼  纪冬梅  朱春艳  杜  渐

  在微信群里,“致敬英雄!早日凯旋归来!”等祝福话语瞬间刷屏。有几个朴实而感人细节我记忆深刻,段云珊在朋友圈中展示了她们“剪去长发减少感染,还能做个大胡子”的照片,以乐观的心态乐观请大家放心。心内血肿支部郝学增大夫回复同事写道:“这没什么,感谢大家的关心”。这看似平凡的回应,说出了“仁心仁术”之医者的内心。每一位医生对患者的爱与付出,绝不只是当下勇为逆行者,而是在他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用毕生心血“挡在群众和疾痛之间”的每一天。医者,和普通人一样,固然也爱他们的父母、子女、伴侣和自己,却把一生中最多的关心和最宝贵的时间倾注给他们的患者,或许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

  除了祝福,英雄的出征掀起了又一轮请战高潮,“随时听从召唤”,各个科室报名踊跃,脑病科三区、麻醉科、妇科、血液肿瘤科等许多科室不断更新报名人员名单,有些科室甚至报名人数超过科室总人数的90%。大家争先恐后,踊跃报名,平时以谦虚为名的医生突然开始彰显自身才能,平时骨折两次的同事也开始炫耀身体强壮,大家不为别的,只为能参加应急医疗队,赶赴武汉一线救死扶伤。大家不停地报名,场面令人心潮澎湃,感动与振奋交织,看到的人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相信有国家的坚强后盾,有医务工作者的奋不顾身,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毒,凯旋而归!

  撰稿: 王  婧

  审核: 于国泳

  审阅: 丁治国

2020-02-01 22:05:21浏览10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黄瘤病一般寿命多长
黄瘤病患者的寿命跨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寿命可达10-30年,部分患者甚至能够与正常人无异,长期存活。这主要与黄瘤病的疾病特性、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黄瘤病通常不会直接对寿命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因为其本质上是一种由于脂质代谢异常3,致使皮肤或肌腱等部位出现黄色或橙色斑块、结节的疾病。多数情况下,黄瘤病仅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对身体内部重要脏器的直接损害相对较小。即使是相对严重一些的结节性黄瘤,若能积极控制脂质代谢异常,防止黄瘤进一步发展以及避免其引发其他严重问题,患者也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寿命可达10-30年甚至更久。然而,黄瘤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首先,病情的严重程度起着关键作用。若黄瘤病不仅累及皮肤,还侵犯到重要脏器,如心血管系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并发症,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当血管壁上形成大量黄瘤,使血管狭窄、弹性降低,容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患者本身的基础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若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影响黄瘤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缩短生存时间。若患有黄瘤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脂检测、组织病理检查等,明确病情严重程度。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吴娟子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什么意思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指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感染,主要通过与感染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传播。HPV是一个包含200多种亚型的病毒家族,其中约40种可感染生殖器区域。根据致癌风险可分为高危型(如16、18型)和低危型(如6、11型)。HPV可通过微小皮肤或黏膜破损进入基底细胞,利用宿主细胞机制复制增殖。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阴道、肛门或口腔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共用毛巾、医疗器械等)。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8个月,期间患者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同时,该病毒蛋白E6和E7可干扰抑癌基因p53和Rb的功能,这是高危型HPV致癌的关键机制。其中,低危型HPV感染常表现为生殖器疣(尖锐湿疣)或寻常疣,由HPV6、11型等引起。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阴道、外阴、肛门、口咽等部位的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其中HPV16、18型导致约70%的宫颈癌。此外,HPV感染还与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等良性疾病相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细胞学检查(TCT)等检查进行诊断。若出现生殖器疣,可遵医嘱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局部治疗;癌前病变患者则可能需行宫颈锥切术(LEEP刀)。同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HPV载量及细胞学变化,通过规范防治,可显著降低HP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吴娟子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人乳头瘤病毒39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人乳头瘤病毒39型阳性表明机体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39型别。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家族庞大,包含多种型别,不同型别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从病毒特性来看,HPV39型属于高危型HPV。高危型HPV的特点是其基因产物能够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HPV39型病毒的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内一系列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例如,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产物相互作用,使抑癌基因失活,从而打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使细胞呈现出异常增殖的状态。这种异常增殖若持续发展,就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前病变甚至癌变。当人体感染HPV39型后,大多数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启动免疫应答来对抗病毒。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中,免疫系统可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清除病毒,通常在1-2年内,HPV39型阳性可能会转为阴性,且在此期间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如果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无法有效清除病毒,病毒就可能在体内持续存在。长期持续感染HPV39型,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还可能引发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以及一些良性病变,如尖锐湿疣等。若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39型阳性,不必过度恐慌。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等,以评估是否已经存在相关病变。同时,要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再次感染其他型别HPV或交叉感染的风险。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小肠恶性肿瘤转移膀胱严重吗
小肠恶性肿瘤转移至膀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泌尿系统症状变化,如血尿、排尿异常等,及时处理并发症。首先,小肠恶性肿瘤转移至膀胱表明肿瘤已突破局部组织屏障,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发生远处转移,进入晚期阶段。此时肿瘤细胞不仅在膀胱内形成转移灶,还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难以通过单一治疗手段彻底清除。与早期肿瘤相比,晚期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且肿瘤对常规治疗的敏感性下降,治疗后复发风险高。同时,晚期肿瘤患者身体机能因肿瘤消耗而逐渐衰退,对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的耐受性变差,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与风险。其次,膀胱受累会严重影响泌尿系统功能。转移灶在膀胱内生长可破坏膀胱黏膜,导致患者出现血尿,严重时甚至引发大量出血,威胁生命。肿瘤侵犯膀胱肌层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与舒张功能,造成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此外,泌尿系统功能紊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损害等,进一步加重病情。而且,肿瘤转移至膀胱往往伴随全身多器官功能的受累,如营养吸收障碍、免疫力下降等,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患者的病情恶化。对于小肠恶性肿瘤膀胱转移的患者,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肿瘤进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