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助力呼吸专科医联体发展

  11月20日,“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以下简称“幸福呼吸”项目)在北京召开2019年总结会。该项目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目前已累计覆盖19个试点地市,建立并运行50个慢阻肺全流程管理医联体,规范化管理慢阻肺患者逾7500人,并通过开展医生教育活动、在线病例讨论等活动,对数以十万计的医护人员进行了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知识培训。

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助力呼吸专科医联体发展

  我国有近一亿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且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高,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由于疾病知晓率、诊断率低,给中国的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我国慢阻肺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政府、卫生界及公众提高对疾病防控的重视,尽早采取综合性防控策略,以降低慢阻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项目自开展以来,在加强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提升慢阻肺规范化治疗和普及疾病知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提升慢阻肺分级诊疗和长期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助力呼吸专科医联体发展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幸福呼吸”项目在全国18个省19个慢阻肺分级诊疗试点地区,累计帮助100万人进行了慢阻肺问卷筛查,为超过15万人提供肺功能检查,并帮助约7516位慢阻肺患者实现规范化管理。项目累计开展在线医生教育活动285场,在线病例讨论84场,吸引约36万人次医生在线学习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知识。

  作为项目的主办方之一,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先生高度肯定项目成绩,他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强调了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认知和规范化治疗水平的重要性并设立了目标。在项目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呼吸’二期项目已经圆满完成目标。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项目范围,进一步普及慢阻肺疾病知识,提升各级卫生机构的慢阻肺规范诊疗与长期管理水平,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幸福呼吸”项目二期新增了11个试点地区,包括宁夏银川、山西大同、湖南湘潭、湖南怀化、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大庆、吉林通化、辽宁锦州、天津和平区、安徽黄山、浙江湖州。据悉,2020年“幸福呼吸”项目计划在全国新增10个试点地区,覆盖人口数量将超过1.36亿。

  GSK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副总裁贺李镜博士表示:“很高兴看到‘幸福呼吸’项目执行至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未来,GSK将一如既往地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在资金、人力、技术、数据分析调研以及疾病科普宣传等方面,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以持续支持国家慢阻肺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实施,践行我们‘立足中国,携手中国,服务中国’的长期承诺,帮助更多患者轻松呼吸。”

  据了解,“幸福呼吸”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和基层司指导,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协办,GSK提供支持,旨在推进呼吸专科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慢阻肺分级诊疗在试点地区各级医疗单位的全面覆盖。

2019-11-25 10:37:43浏览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史珂慧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小便黄主要原因有哪些
小便黄的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饮水过少、饮食影响,以及疾病因素如尿道炎、黄疸型肝炎、蚕豆病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一、非疾病因素:1、饮水过少:当身体缺水时,肾脏会对尿液进行重吸收,使得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各种代谢废物的浓度相对升高,从而导致尿液浓缩,颜色变黄。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增加尿量,尿液颜色通常会恢复正常。2、饮食影响:食用大量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橙子等,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使尿液的颜色变黄。但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尿液就会恢复正常。二、疾病因素:1、尿道炎:细菌感染尿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分泌物,混入尿液中,使尿液颜色变黄。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2、黄疸型肝炎:由于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过多的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发黄。患者常伴有皮肤和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3、蚕豆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食用蚕豆等特定食物后可能引发溶血反应,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经过代谢后产生胆红素,导致尿液发黄。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如果发现小便持续发黄,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史珂慧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小便次数多是肾炎吗
小便次数多不一定是肾炎,虽然肾炎可因肾脏滤过、浓缩功能受损导致小便次数多,但常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此外,大量饮水等生理性因素,以及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导致小便次数多的情况。因此,仅小便次数多不能直接判定为肾炎,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当患有肾炎时,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肾小球肾炎会使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功能相对正常,就可能出现尿液生成增多,进而导致小便次数增加。另外,肾脏的浓缩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将尿液浓缩,也会使得患者产生多尿的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同时,肾炎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这些症状结合小便次数多,更有可能提示是肾炎引起的。然而,有较多其他原因也会导致小便次数多。比如生理性因素,当大量饮水、喝啤酒等液体摄入过多时,身体会通过肾脏调节,增加尿液生成,从而出现小便次数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减少液体摄入后就会恢复正常。还有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会引起尿频,患者通常还会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尿液中糖分增多,产生渗透性利尿,也会出现小便次数多,患者往往还会伴有口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针对小便次数多这种情况,建议首先要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同时出现了水肿、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或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以及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是怎么回事
45岁的王女士,最近感冒了,频繁打喷嚏。可让她尴尬不已的是,每次打喷嚏时,都会控制不住地漏出少量尿液,内裤常常被浸湿。随着打喷嚏次数增多,这种情况愈发频繁,甚至在大笑、咳嗽时也会出现漏尿现象。王女士感到十分困扰,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症状表现、生育史、既往病史等情况,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王女士为压力性尿失禁,而频繁打喷嚏正是诱发这一症状的因素之一。据国际尿控学会统计,全球约有15%-25%的成年女性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比颇高。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女性生育观念的变化,尿失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的原因】1、盆底肌松弛①生育因素:多次生育、顺产过程中胎儿对盆底肌的过度牵拉,都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在分娩时,盆底肌肉和筋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产后未能得到充分恢复,盆底肌的支撑能力就会减弱。当打喷嚏、大笑、咳嗽等导致腹压突然升高时,膀胱受到的压力超过尿道阻力,就会出现漏尿现象。②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逐渐萎缩、变薄,弹性降低。盆底肌松弛使得尿道闭合压力下降,难以有效抵抗腹压增加带来的影响,从而容易出现打喷嚏时漏尿的情况。2、泌尿系统疾病①膀胱炎:膀胱发生炎症时,膀胱黏膜会处于充血、敏感状态,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受到影响。炎症刺激可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容易出现不自主收缩。当患者打喷嚏使腹压升高时,就可能诱发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漏尿。膀胱炎患者除了有打喷嚏漏尿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②膀胱结石:膀胱结石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排空,结石刺激膀胱黏膜,也可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当腹压因打喷嚏等因素突然升高时,膀胱内压力失衡,尿液就可能不受控制地流出。膀胱结石患者的漏尿症状可能会随着结石的移动和膀胱的充盈程度而有所变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3、神经系统问题①神经损伤:如骨盆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导致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受损,会影响神经对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正常控制。当神经传导出现障碍时,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变差,在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排出,从而出现漏尿。这种因神经损伤导致的尿失禁,治疗相对复杂,需要针对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治疗。②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大脑对膀胱功能的调节。脑部神经病变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腹压变化时,更容易出现漏尿现象。【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建议轻中症的患者先通过非手术治疗进行改善,比如盆底肌康复训练、药物治疗;达到手术指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并辅以非手术治疗,通常手术治疗效果较好。1、盆底肌康复训练①凯格尔运动:这是一种常用的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患者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弹性。具体做法是,收缩盆底肌肉(即憋尿时的肌肉动作),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一般坚持训练3-6个月,可逐渐改善盆底肌松弛情况,减轻漏尿症状。凯格尔运动适用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无明显禁忌,但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收缩和放松的节奏,避免过度用力。②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借助仪器,将盆底肌活动的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帮助其了解自身盆底肌的收缩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一治疗方法能让患者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收缩技巧,有效提高训练效果。通常,每周进行2-3次治疗,每次时长约30分钟,一个疗程为10-15次。该疗法适用于自我训练效果欠佳的患者,相对安全,但治疗过程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仪器使用正确。2、药物治疗①雌激素类药物:对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肌松弛的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雌激素能促进盆底肌肉和筋膜的修复,增强尿道黏膜的厚度和张力,提高尿道闭合压。常见剂型有外用乳膏、阴道栓剂等。使用时需注意,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相关肿瘤病史的患者禁用,且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等风险,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②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通常为口服药物,适用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导致的尿失禁。这类药物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漏尿次数。使用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青光眼等疾病的患者禁用。3、手术治疗①尿道中段吊带术:这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手术方法。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条吊带,支撑尿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漏尿症状。该手术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一般术后1-2周可恢复正常活动。但手术可能存在感染、吊带移位等风险,需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②膀胱颈悬吊术:通过将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固定在耻骨后或其他部位,提高尿道阻力,治疗尿失禁。适用于膀胱颈位置过低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效果较好,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住院观察3-5天,术后1-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同样,手术也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常见疑问】1、男性会出现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的情况吗虽然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但男性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男性出现此类症状,除了可能因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松弛外,还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有关。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影响尿液正常排出,当腹压增加时,容易出现漏尿。前列腺炎也可能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引发尿失禁。如果男性出现打喷嚏漏尿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前列腺超声、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2、预防打喷嚏控制不住小便有哪些方法对于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和绝经后女性,平时可多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坚持做凯格尔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增加腹压的行为,如过度肥胖者应适当减肥,减少因腹部脂肪堆积导致的腹压升高;避免长期提重物、慢性咳嗽等。此外,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以降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3、尿失禁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及如何应对尿失禁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皮肤潮湿、瘙痒,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使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使用成人纸尿裤、尿垫等护理用品,保持身体清洁干燥。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避免感染。心理上,患者应正确认识尿失禁,不要因羞耻感而逃避社交,可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支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此外,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做了根管治疗为什么用舌头顶着有点胀
做了根管治疗后用舌头顶着牙齿感觉有点胀,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主要由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影响以及术后正常的组织反应等因素导致。根管治疗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具有创伤性的治疗过程。在治疗中,医生需要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这一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对根尖周组织产生一定刺激。根管器械在进入根管深处清理时,可能会超出根尖孔,对根尖周围的牙周膜等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牙周膜内富含神经和血管,受到损伤后,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当用舌头顶触患牙时,压力传导至根尖周组织,刺激到处于炎症状态的牙周膜,就会让人产生发胀的感觉。根管治疗后,根管内会填充材料。这些填充材料在与根尖周组织接触的初期,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外来物质,启动免疫防御机制,导致根尖周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炎症状态下,组织液渗出增加,使得根尖周区域的压力升高。当用舌头顶牙齿时,牙齿受到压力向根尖方向移动,会进一步加大根尖周组织内的压力,从而产生胀感。即使是在严格规范操作下,这种因填充材料引发的机体免疫反应及相应的胀感在部分患者中也难以完全避免。若根管治疗后出现这种用舌头顶着有点胀的情况,建议患者要避免频繁用舌头顶触患牙,减少对患牙及根尖周组织的额外刺激,给组织足够的时间恢复。另外,注意保持口腔清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防止口腔细菌滋生,避免加重感染。若胀痛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伴有咬合疼痛加剧、牙龈红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