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提倡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才是最安全的

  “又一次毒奶粉事件致使29万婴幼儿罹患泌尿系统疾病,29万名婴幼儿用命告诉我们,妈妈的奶才是最安全的,”这是国际母乳会母乳指导小巫12月4日出席摇篮网中国母婴关怀高峰论坛时的一句愤慨之言。并引发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北大医院、航天总医院等儿科领域专家的热议,众专家就中国母婴科学喂养的现状、中国宝宝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等进行了深刻探讨。著名儿科专家李璞表示,孩子的养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不能掺杂半点“豆腐渣”,楼塌桥垮可以重建,但孩子的生命不能重来。

提倡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才是最安全的

(专家讨论)

  母乳喂养一直国家所提倡的,近年来,母乳喂养、科学喂养一直是产科医生护士们对准妈妈宣教的着力点。面对目前广大妈妈们谈奶粉色变、谈食惶恐的现状,北京儿童医院儿保中心副主任医师林小军给出了几点建议:孩子喂养要遵循孩子正常发育的规律来进行。实际上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工业化的环境当中,如果我们对于所有的食品都按照有没有毒性、有没有化学物质来区分的话,可能我们真得饿死了,均衡饮食是解决之道。有的家长认为胡萝卜特别好,天天给孩子吃,最后吃的孩子全身肌肤发黄。一样东西你吃的越多它的副作用越强,再好的食物都一样,所以我们讲究科学喂养、均衡饮食、少食多样。

提倡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才是最安全的

(摇篮网总裁发言)

  孩子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良好的营养,更需要专业的护理和教育。目前,在中国4:2:1的家庭结构下,一个新生儿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年轻妈妈特别是80后妈妈的科学孕育、科学育儿的知识需求迫切,希望培养一个健康聪明快乐宝宝的欲望越来越成为有孩子家庭的期望。12月4日摇篮网中国母婴关怀高峰论坛不仅给与会专家探讨儿童营养、保健、婴幼儿护理等话题的平台,更为中国的年轻父母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意见,同时也将引发中国新一代父母对孩子养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刘婷)

2008-12-15 08:34: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病为什么叫脚气病毒
脚气病并非由病毒引起,被称为脚气病毒是一种错误认知。脚气病通常指维生素B1缺乏症。而日常所说的脚气多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足癣,两种疾病各不相同。从病因症状来看,维生素B1缺乏症主要是因饮食中维生素B1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等引起。初期可能表现为疲乏、烦躁、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病情发展会出现下肢水肿、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而足癣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所致。症状多为足部皮肤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糜烂等,尤其是脚趾间、足底等部位。通常情况下,针对维生素B1缺乏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1片,严重者可能需使用甲硫氨酸维B1。对于足癣,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生长。病情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口服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因其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为预防相关问题,日常饮食应注重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豆类、肉类等,避免长期食用精米白面。对于足癣预防,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减少真菌感染机会。若出现足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足癣和脚气有什么区别
足癣和脚气没有区别,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所引起的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了解这一情况,有助于患者准确认识病症,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治疗。该疾病无论是被称作足癣还是脚气,其病因都是皮肤癣菌入侵足部皮肤。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足部的生理特点恰好为真菌创造了理想的生存条件。当皮肤癣菌接触到足部皮肤后,会在角质层生长繁殖,分解角质蛋白获取营养,进而引发皮肤炎症反应。足癣(脚气)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各类型症状表现不一。水疱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澈,不易破裂,周围皮肤正常,常伴有瘙痒;糜烂型,多发生在趾间,尤其是第3、4及4、5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且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鳞屑角化型,主要症状是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伴有疼痛。一旦确诊为足癣(脚气),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坚持按疗程使用,一般需持续用药2-4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治疗1-2周,以防止复发。若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脚痒脚丫烂用什么药治疗中医
脚气通常是指足癣。中医常用苦参、黄柏、蛇床子、土槿皮等药物治疗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及具体菌种。1、苦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其含有的苦参碱等成分,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苦参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脚痒症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汤外洗,能有效改善脚丫烂的情况。2、黄柏:黄柏同样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抗菌谱较广,对引起足癣的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黄柏可减轻脚部因真菌感染导致的红肿、瘙痒和溃烂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常将黄柏制成药膏外用,以增强疗效,促进脚部皮肤的修复。3、蛇床子:蛇床子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作用,对于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蛇床子可改善局部症状,缓解瘙痒感,促进皮肤愈合。常被用于中药泡脚方中,让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治疗作用。4、土槿皮:土槿皮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土槿皮能直接作用于真菌,破坏其结构,阻止其生长繁殖,从而减轻脚痒和脚丫烂的症状。常制成酊剂外用,可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抗菌作用。日常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不给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性强的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脚部出汗较多,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吸汗功能的鞋垫。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