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纵隔肿瘤切除,11岁儿童6小时出院

李乐

  如果不是因为一直咳嗽,11岁的小李不会发现自己的左侧纵膈已经长出了“乒乓球”大小的囊肿,“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任其发展随时存在感染的可能,囊肿会继续长大,压迫周围的食道、肺部等器官,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呼吸,很多病人直到晚期呼吸不了了才送到医院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胸外科主任刘威介绍道。

  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法,年纪这么小的患者麻醉必须要气管插管进行麻醉,深度镇静镇痛的同时也打断呼吸,只能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手术,“这样的麻醉方式有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此外会损伤器官,病人也无法那么早下床。”胸外科李乐主任医师表示。

  为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他进行TUBELESS(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无功能瘤)切除手术,这也是该院首例采用该方式的手术,患儿于六小时内出入院,创下世界目前此年龄段同类手术最短的住院时间记录。

  刘威介绍,手术决定使用Tubeless((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让患者可以自主呼吸,仅需在椎旁神经节阻滞麻醉,这避免了气管损伤,也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但无疑对医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科室之间的衔接、手术流程的规范、麻醉使用的精确度等等,手术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但我们前期足足准备2年的时间。

  39健康网了解到,该手术方式只需在患者身上开三个3-5毫米的小切口,患者可自主呼吸不需要在身上增加多余的插管,手术费用也减少了一半,入院到出院仅花费6个小时,真正的日间手术,而用传统的手术方法,住院时间至少10-14天。

  “病人手术刚做完,就睁开了眼睛,说明了麻醉的精确性。” 该院麻醉与围术期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谭永红介绍,TUBELESS(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技术可避免对气管的损伤,但因对麻醉的要求很高,在儿童患者身上使用不多。此次对麻醉进行改进,减少了镇痛类药物的使用,并尽量避免使用肌松类药,既保证术中和术后麻醉药的镇痛作用,又保证患者加快康复。

  刘威提醒,病人出院后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发烧、疼痛的症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要定期回来复诊。(通讯员:李雯)

2019-08-26 15:33:54浏览1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立力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前纵隔肿瘤怎么回事,怎么办
前纵隔肿瘤是指长在前纵隔的肿瘤,常见的有畸胎瘤、胸腺瘤、淋巴瘤、神经鞘瘤、生殖细胞瘤等。前纵隔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等。1、畸胎瘤畸胎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是由于生殖细胞异常分化导致的。对于体积较小的畸胎瘤,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的组织或器官,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将畸胎瘤切除。2、胸腺瘤胸腺瘤是一种长在胸腺部位的良性肿瘤,大多是单克隆浆细胞来源的,也有少部分是多克隆来源的。胸腺瘤初期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钝痛、咳嗽、气短等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肿瘤发生恶变,发展成为恶性胸腺瘤。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全胸腺切除术将病灶切除。3、淋巴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大多是由于感染、免疫因素、理化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西达本胺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进行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碱类、环磷酰胺等。4、神经鞘瘤神经鞘瘤是神经鞘细胞或成纤维细胞衍生的一种肿瘤,大多是良性的,生长缓慢。如果出现在前纵隔位置,可能会对周围的组织或器官造成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胸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5、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临床症状以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常见肩背、腰骶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可能需要结合放疗来预防复发。前纵隔肿瘤目前仍无明确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的症状区别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在症状上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肿块质地及全身表现等方面。1、生长速度:良性卵巢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大小,患者可能在偶然的妇科检查中发现。而恶性卵巢肿瘤生长迅速,短时间内肿瘤体积可明显增大,患者可自觉腹部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2、肿块质地:良性卵巢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质地均匀,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而恶性卵巢肿瘤常为双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易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可在盆腔内触及固定的肿块。3、全身表现: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一般全身状况良好,无明显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而恶性卵巢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如肺部转移可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等。如果发现卵巢肿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超声、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同时,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可以治好吗
卵巢肿瘤的治疗结果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早期良性卵巢肿瘤经过恰当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对于晚期恶性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生广泛转移的情况,完全治愈往往较为困难。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瘤等,若发现及时,肿瘤体积较小且未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治疗相对简单。通过手术(如卵巢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就能达到治愈目的。另外,部分早期恶性卵巢肿瘤,如Ⅰ期卵巢癌,癌细胞局限于卵巢内,尚未扩散至其他部位。此时,规范的手术治疗,包括子宫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再结合术后辅助化疗,五年生存率较高,许多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当卵巢肿瘤发展至晚期,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生广泛转移时,治疗难度极大。晚期卵巢癌常侵犯周围组织,如子宫、输卵管、膀胱、直肠等,还可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肺部、骨骼等远处器官。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癌细胞,且术后易复发。化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生长,但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此外,患者身体在肿瘤消耗及治疗副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状况逐渐变差,难以承受高强度治疗,使得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若确诊,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分期。良性肿瘤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需遵循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卵巢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非疾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等。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及时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部分遗传性卵巢肿瘤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必要时可遵医嘱考虑预防性手术,如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长期的雌激素水平过高、促性腺激素失衡等情况,可能刺激卵巢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引发卵巢肿瘤。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卵巢肿瘤,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甲地孕酮、炔诺酮等,以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内,形成异位囊肿,长期的异位内膜刺激可导致卵巢组织发生病变,增加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根治性手术等。3、感染:腮腺炎病毒、淋病奈瑟菌等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感染可能引起卵巢组织的炎症反应,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促使卵巢细胞异常增殖。在感染初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以控制感染,降低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若发现腹部有异常肿块、腹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吗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其生长方式与生物学行为和恶性肿瘤有着明显区别,不过因其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在临床治疗中患者需谨慎对待,以确保得到妥善医治。从组织学角度来看,牙源性角化囊肿有着独特的结构。其囊壁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无上皮钉突,基底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排列整齐,似栅栏状。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这些特征表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细胞形态和排列相对规则,没有恶性肿瘤细胞那种明显的异形性和无序增殖现象,符合良性肿瘤的组织学表现,从根本上决定了该肿瘤的良性属性。在生长方式上,牙源性角化囊肿通常为膨胀性生长,呈单房或多房性,缓慢地向周围组织扩展。其不像恶性肿瘤那样具有侵袭性,会侵犯并破坏周围的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等结构。虽然可能会对周围的骨质造成压迫吸收,引起颌骨的膨隆变形,但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压迫性改变,而非恶性浸润。并且,不会发生远处转移,这是良性肿瘤区别于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其良性肿瘤的特点。一旦确诊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如根尖切除术。术后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口腔X线等检查手段,监测囊肿是否复发。若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做手术风险大吗
卵巢肿瘤手术风险大小不能一概而论。若肿瘤为良性、体积较小,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通常不大;然而,当肿瘤为恶性、体积巨大或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时,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大。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常见的卵巢囊肿,若肿瘤直径较小,一般在5厘米以下,且生长位置较为表浅,未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医生能够在腹腔镜下清晰地观察肿瘤位置,完整地将其剥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同时,若患者年龄较轻,身体素质佳,心肺功能良好,能较好地耐受手术及麻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如伤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在较低水平,整体手术风险不大。若卵巢肿瘤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手术范围往往更广。不仅要切除肿瘤组织,还需清扫周围淋巴结,甚至可能涉及子宫、输卵管等邻近器官的切除,手术操作复杂程度大幅增加。此外,恶性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当肿瘤体积巨大时,会占据盆腔及腹腔大量空间,导致手术视野受限,解剖结构辨认困难,进一步加大手术难度。再者,若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无法承受长时间手术和麻醉带来的身体负担,术后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高,会使得手术风险显著增大。发现卵巢肿瘤后,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如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CT等,明确肿瘤性质、大小及位置。若为良性且符合观察条件,可定期复查。需手术时,如卵巢切除术,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术前做好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锥形切除术严重吗
宫颈锥形切除术一般不算严重手术,其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病变,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其也存在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影响月经和生育等风险,还有病变复发等可能性。宫颈锥形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宫颈病变,通过对宫颈的锥形切除,达到去除病变组织、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目的。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多数患者术后稍作休息即可下床行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宫颈锥形切除术并不被视为严重的手术。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宫颈锥形切除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宫颈管狭窄、宫颈机能不全等。术中出血的发生可能与切除范围广、深度大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术后感染则可能由于术后护理不当、过早性生活或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因素导致;宫颈管狭窄和宫颈机能不全则可能影响患者的月经和生育功能。此外,宫颈锥形切除术还有可能导致部分高危型HPV感染加剧,以及术后病变持续或复发的风险。因此,对于需要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则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腺癌切除后没扩散能治好吗
宫颈腺癌切除后没扩散一般是可以治好的。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对于没有扩散的宫颈腺癌,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切除子宫、宫颈以及可能受累的周围组织,可以直接去除病灶,从根源上消除肿瘤细胞。在手术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尽可能地完整切除肿瘤,同时清扫盆腔淋巴结,以确保没有残留的癌细胞。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为后续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从术后辅助治疗的角度来看,即使宫颈腺癌切除后没有扩散,医生通常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患者年龄等,制定个性化的辅助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会进行术后放疗或化疗,以进一步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放疗可以精准地对盆腔区域进行照射,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分裂和增殖;化疗则可以通过药物作用于全身,杀死可能在血液或淋巴中循环的癌细胞。这些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此外,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迹象,尽早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