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切除后的肉瘤居然又长至30斤,只因她忽视了这件事

  当一个径面达至33cmX26cm、重量超过30斤的肿瘤被切下来,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这个肿瘤的“原主人”黄妈(化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的帮助下彻底与肿瘤告别,奔向健康。近日,黄妈返院复查,一切正常。

  原来,黄妈患上的是腹膜后脂肪肉瘤,虽然她此前做过切除手术。但是这种瘤很“特殊”,即使完全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在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的比例仍有50%,因此,术后复查非常重要。然而,黄妈在第一次切除手术后并没有进行正常复诊,不知不觉间,瘤子就越长越大了。

  巨大肿瘤形似西瓜,辗转求医

  早在三年前,黄妈在体检时发现左肾下方有一拳头大小包块,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手术切除,遂开腹切除了左侧包块,病理结果为脂肪瘤。术后1个月,黄妈曾在当地医院复查B超,未发现明显异常。黄妈以为,这个小包块脂肪瘤彻底脱离了她的身体,能重新拥抱正常生活了,便未再进行正常复诊。

  哪知,好景不长,2018年8月份起,黄妈开始出现了上腹饱胀的症状,胃口变差,脸蛋和四肢越来越瘦,而肚子却越来越大……之后,黄妈开始夜不能寐,运动后气短胸闷,后来连上楼梯都出现困难,行走活动明显受限……黄妈意识到,可能是身体在敲警钟,便赶往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却发现是左上腹出现了一巨大肿瘤,径面达至33cmX26cm。显然,这个“大西瓜”般的巨大肿瘤不是一日长成,定是这两年多的日日夜夜里悄无声息地长出。

  黄妈懊悔之余,开始辗转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就诊,却因肿物巨大,血供丰富,术中无法切除或担心大出血、休克死亡等原因,都未做进一步治疗。

  几经波折,黄妈决定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疗。

  多处脏器推压移位,需进行手术治疗

切除后的肉瘤居然又长至30斤,只因她忽视了这件事

肿瘤的最大径线


  黄妈入院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捷教授团队对其进行了详尽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巨大,腹腔内肝、肾、脾、肠道及后腹膜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受推压移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放射科、SCIU、麻醉科、输血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会诊下,最终黄妈被确诊为后腹膜脂肪肉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王捷教授介绍,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liposarcoma.PRPLS) 在临床上少见,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RPLS发病隐匿,早期多无临床症状,一旦发现病灶时,肿瘤多已巨大,边界欠清,手术难度大,若首次手术不能完整切除伪包膜,术后复发率高。

  “创伤大、暴露难、切除边界难以把握是手术的难点,而且,这个手术还需联合切除肠道、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等脏器以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以及包绕大血管导致分离困难及非常凶险的大出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李文滨副教授指出,控制术中出血是减少术后死亡的关键。完全切除肿瘤,是延长患者复发间期和延长患者生命的疗效最确切的手段。

切除后的肉瘤居然又长至30斤,只因她忽视了这件事

医生为黄妈进行手术

  2018年11月12日,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配合下,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为黄妈成功实施了“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左侧输尿管探查+左肾脂肪囊、左肾上腺、左半结肠、左侧附件联合切除术”。

  在将近5小时的手术中,术中出血仅200ml左右,完成了这个让所有外科医生都深感棘手的疾病。黄妈的体重由术前104斤降至术后70斤。

  专家提醒,术后这些事项需注意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恶性肿瘤,却是腹膜后肿瘤中最常见的。李文滨副教授表示,腹膜后脂肪肉瘤占所有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45%左右,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女无明显区别。

  腹膜后脂肪肉瘤还很“特殊”,放疗、化疗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作用有限。即使完全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所谓的R0),在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的比例仍有50%。这是因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归根到底是“脂肪产生的肿瘤”,脂肪组织就是再次复发的潜在土壤,即使在首次手术时尽可能切除肿瘤,也只能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拖延肿瘤复发的时间,并不能很好防止复发。

  因此,术后复查非常重要。李文滨副教授提醒,一般来说,常规术后1月复查,术后3年内,每3个月检查1-2次,3年后可每6个月进行1-2次复查。并应经常进行自我检查,注意异常消化道症状(食欲食量、排便情况等)以及腹部异常包块。

  术后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王捷教授指出,需定期进行基本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及更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检查、MRI检查等。(通讯员:刘文琴、张阳、彭耀荣)

2019-01-11 17:53:48浏览1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医疗性流产是什么意思
医疗性流产一般是指因患者原因需要通过人工方法终止妊娠,通常包括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引产术、钳刮术、清宫术等。1、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术是指通过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等方式将胚胎组织清除出宫腔外,从而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或因某些疾病或遗传性疾病需终止妊娠者。2、药物流产术药物流产术是通过服用米非司酮片加米索前列醇药物进行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适用于妊娠小于等于49日,年龄小于40岁的健康女性。3、引产术引产术是指通过使用药物的方式诱发子宫收缩,从而结束妊娠的一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妊娠12周后母体合并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不适宜继续妊娠者。4、钳刮术钳刮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胎儿和胎盘组织取出体外,从而结束妊娠的一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妊娠13~20周,要求终止妊娠或因患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5、清宫术清宫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子宫内残留的胚胎组织清除出来的一种手术方式。适用于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流血量过多等症状者。建议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