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降压药要吃一辈子吗?其实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非要问个究竟,只能听专业医生的,医生让你停,你才能停,医生说可以减,你才能减。
高血压在中国有多常见?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则数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66亿(只少不多),仅以这个比例换算,就意味着每5个成人中就至少有一个人得高血压,更让人忧心的是,每年因高血压问题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了900万,在诱发心梗、中风、猝死等等风险下,高血压患者不得不对它重视起来。
也正是由于这个病如此普遍,每一个患者都希望少吃药甚至不吃药就能达到治愈,以免后顾之忧,但目前临床的证据显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几乎都需要终生服药,且尽早服药。
怕吃药?究竟是为何?
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青教授举例道,一个40岁的患者来到门诊说自己经常胸闷,想要医生帮他做个检查,一量他血压150/100mmHg,已经是高血压患者,开了相关检查单后,同时开了降压药。
“他一看到我给他开降压药,就像触电一样使劲的摆手,说千万别给我开药,我绝对不会用。一问为什么,他说,降压药一旦用上就停不下来了,我又问他,你不治疗,那为什么还来看病?他说,我就想查查胸闷是怎么回事,知道是血压高了,那我就自己平常增加锻炼就好了!”
同样,一个40多岁的男性在医院举行义诊时,过来量血压,一测165/95mmHg,又是一个高血压患者,一问他说自己在2年前就知道了,当时也用了药,一段时间血压正常就停药了
“我问他,那为什么不继续吃药了,他说自己当时决定减肥,也能让血压下降,此外,也担心吃降压药时间长了就断不了了。”可现在的问题是,停了药后病情并没有如他所想,血压依然升高,那怎么办?这名男子表示过段时间再看看吧!
吃了降压药,高血压为什么还是难根治?
任何疾病一旦冠上“慢性病”的帽子,则意味着只能控制、延缓病情的发展,医学上无法根治,高血压就是其中一种。
专家介绍,这是因为高血压是全身细、小动脉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普遍痉挛、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硬化失去弹性,使的血流通过时遭受的阻力增大,正常的压力已经不能让血液顺利的通过您的动脉系统,血压自然升高。
关键是,这些变化是质变,是不可逆的!
目前医学上所有针对高血压的正规治疗都是基于药物,目的不是为了让您的血管恢复正常,而是更多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把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
既然是控制,也就谈不上“根治”,永远都是边治疗、边评估、边调整用药剂量,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通过任何渠道宣扬“几个疗程就能根治高血压”“永不复发”的说法你就知道绝不靠谱了。
如果现阶段医学上真能根治所有高血压,下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等着你!
降压是要避免更严重的问题!
有人会问,既然吃药都没法根治,那干嘛还吃?还要降压,李青表示,降压的目的不是为了血压本身,而是为了避免更严重的问题。
已有无数研究证实,血压每上升20mmHg,死亡的风险就会翻一倍,持续异常的高血压会对人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心、脑、肾最为明显,这也就间接导致中风、心梗、肾衰的增加风险。
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降血压,降血压的过程需要长期规范的监测血压,不能凭感觉,而要看赤裸裸的数字。
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让自己的血压达标为止。
究竟将血压控制在多少最好?因人而异,18年欧洲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血压达标值,认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应该为<130/80mmHg。对于 60岁以上,或者同时罹患肾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降压目标,具体遵从医嘱。
健康生活难以替代吃药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减肥、少吃盐……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血压,也因此,会有人问能不能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代替药物?
医生也很想回答可以,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李青表示,目前只有对于新发生的1期高血压 (血压值不超过诊断标准10mmHg),而且不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可以先考虑调整生活方式,但若无效,则依然需服药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方式的效果远远没有厉害到能“治疗”高血压的程度,理论上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可降血压2-8mmHg;体重每减10kg,可降血压5-20mmHg;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降血压4-9mmHg;限制饮酒,可降血压2-4mmHg。
但需要注意的,这些降压效果是不能叠加的,也就是说,只能取所有项目中的最大值。假如不吃药、带着高血压减肥、运动,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压药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在患者的观念中,降压药就像“成瘾药”一样,停不下来还副作用极大,但这种观念早已被反驳,降压治疗的历史已经超过80年,先后出现了许多降压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5种一线降压药:利尿剂、地平类(CCB)、沙坦类(ARB)、普利类(ACEI)和β-受体阻断剂,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疗效肯定,副作用都已经很小。
即便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与你冒着生命的风险不吃药来比,也只能说你“蛮拼”的。
孰轻孰重,毋庸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