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季咳嗽别大意 针灸拔罐巧祛咳

舒志强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眼看树叶转黄,又到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霜降”时节。随着初霜的降临,天气渐冷,各大学校、幼儿园、医院里面的咳嗽声不绝于耳。说来奇怪,很多咳嗽的病人并不发烧,也不流鼻涕,就是咳嗽老也不好,吃过很多药,也不见效果,严重的就连睡觉都睡不着。有些人索性就停了药,不去管它了,咳就让它咳去。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但咳嗽不好,还转成了慢性,以后一有风吹草动就咳嗽,还有甚者,其实是肺部肿瘤,一再拖延,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秋季咳嗽千万不能大意。

  秋季咳嗽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当属过敏性咳嗽。这种咳嗽跟我们以前认识的急性支气管炎不是一回事,往往不是细菌感染。所以有的患者吃了好多消炎药却不管用。这种咳嗽往往是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冷空气等诱发的。所以出现这种咳嗽的病人要注意保暖,勤换枕套衣被,家里尽量不要养猫狗等小动物,更不要进食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

  过敏性咳嗽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很缠人,有的病人一跑步就咳嗽,有的一躺下就咳,还有的从室外进到温暖的房间或是从室内来到室外一吸入冷空气就咳嗽个昏天黑地,没完没了。很多人就靠吃抗过敏药和激素喷剂过日子,可是抗过敏的药吃了犯困,激素类的药也不想总用,怎么办呢?你可曾想过,原来针灸和拔罐居然可以快速止咳,减少复发!

  中医认为,风邪挟杂着其他邪气从我们的口鼻和皮毛侵袭人体,导致了肺气被束,肺脏的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受到了影响,这使得本应向下的气,反而向上逆行而出现咳嗽。如果迁延时间过长,邪气进一步损伤我们的肺气,还会使肺脏变得更加衰弱,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

  所以针灸拔罐治疗秋季的咳嗽就是要从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来进行。对于新病的外感咳嗽病人,病情以邪盛为主,所以我们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为治疗原则,针灸以肺经和大肠经的穴位为主,有寒邪的可以在背部膀胱经走罐、留罐祛除寒邪,对于平素体内有热的病人还可以配合在大椎刺络拔罐来泄热。对于久病的病人,脏腑功能已经出现了不平衡,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选取不同的背俞穴进行针灸或拔罐治疗,调节脏腑功能,止咳化痰。

  秋季多风,气候干燥,这个时候进行药罐治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经过药物煎煮过的竹罐,较之单纯拔火罐的润燥之力更强,通过药物蒸汽的温热效果,结合拔罐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可以更好的祛除体内的寒气,缓解因寒凉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憋等症状,扶正祛邪两相宜。

  另外,有呼吸道宿疾,尚未发作的朋友们在深秋时节也绝对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那些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择在这个时间进行预防性的节气针灸,可以扶助阳气,祛除风寒,提高机体免疫力,为平安度过凛凛寒冬作好充分准备(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杨文津)

2018-10-22 09:25:44浏览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秋季咳嗽痰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秋季咳嗽痰多可能是环境因素、过敏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原因造成的,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环境因素 秋季天气可能会相对比较干燥,因此会刺激到咽喉组织,容易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咽喉疼痛。建议不要长期处于比较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多喝水,也可以吃些水果,比如苹果、雪梨等。 2、过敏性咳嗽 如果自身属于过敏体质,而且秋季经常有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咳嗽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药物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由于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进行治疗。 4、支气管炎 通常是指支气管组织发生感染,一般是由微生物感染或受到理化刺激等原因造成的,会引起上述症状,剧烈咳嗽时还可能会引起胸闷、气短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地尼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多休息等方式改善。 5、肺炎 肺炎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过敏等原因导致,由于炎症刺激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使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平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