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再次顺利通过国家级认证核查

  为进一步规范房颤的诊治,最大程度降低房颤卒中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发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房颤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联合主办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经网评审核,北京医院房颤中心成功进入2018年首批申报单位现场核查阶段。2018年9月5日,中国房颤中心专家莅临北京医院,对北京医院房颤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这是继今年5月份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中国心衰中心评审后又一次国家级认证核查。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再次顺利通过国家级认证核查

  评审组黄从新教授、吴立群教授、陈柯萍教授、唐艳红教授及管小玉秘书莅临核查现场,并与北京医院王建业院长、奚桓常务副院长、季福绥副院长等各级领导及房颤中心成员于北京医院会议中心会面并交流。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再次顺利通过国家级认证核查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教授致辞,欢迎各位认证专家的莅临。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杰孚教授对房颤中心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详细的汇报。普仁医院李海涛教授、方庄社区吴浩教授、东花市社区张娜教授、龙潭社区陈春风教授、北京市第六医院焦光辉教授、刘肆仁教授以及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王瑛壮教授也分别从医联体医院角度对房颤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有力的补充说明。同时,专家们与参会的各兄弟科室主任就多学科合作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北京医院医务处处长陈彤、护理部副主任孙超、院办副主任孙可、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初明峰、神经外科主任王大明、急诊科主任张新超、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欧阳小康、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慧、以及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孙福成、副主任汪芳、主任医师齐欣、副主任医师张瑞生、副主任医师施海峰等医生,吴素娟、杨林、果迪护士长等护理人员以及起搏电生理室王志蕾技师长等参加会议。

  评审专家核查了房颤中心的资料与数据,并对心电生理手术室、心血管内科门诊、各病区病房进行了认真的现场核查,表示了对北京医院房颤中心工作开展的肯定。同时也与房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最后,核查小组对房颤中心评审进行了总结并打分,专家们一致认为我院房颤中心有医院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具备多学科合作、随访流程及平台完善、患者数据量大并记录完整等优点。北京医院房颤中心圆满顺利地通过了中国房颤中心专家的现场审核。

  北京医院房颤中心将继续以规范化诊疗、多学科合作为目标完善建设,为造福广大患者做出更大贡献。(投稿:北京医院宣传处)

2018-09-12 19:14:01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