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CAR-T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80% 未来或可替代移植

李玉华 血液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罗一笑、我不是药神、阿里员工租住自如房患白血病死亡事件,诸多热点一再引发人们对白血病的关注。而这些事件中部分患者的不幸结局则让人们不免谈白血病而色变,白血病=绝症的认知挥之不去。

  “事实上,白血病并非绝症,部分类型的白血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随着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疫苗等新疗法的加入及各种治疗新策略的改进,即使是难治复发性白血病,也有了生的希望。”在2018年9月7日-9月8日召开的2018珠江血液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们透露出这样的讯息。

  7年26次化疗后

  CAR-T治疗带来生命曙光

  2011年,年仅15岁的小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化疗过程。自生病以来,小陈的病情反复多次,他接受了大大小小的化疗26次,住院超过20次,但他从不言弃,因为他渴望活着。

  2017年11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一种最前沿最适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式----CAR-T疗法诞生了。

  2018年3月,小陈在CAR-T细胞疗法后桥接造血干移植。哥哥的干细胞顺利地移植到了小陈体内并生根发芽——移植后第12天就能看到白细胞已经生长,第14天医生检查供者嵌合度已达99%。

  2018年4月底出院至今,小陈每月复查骨穿均为缓解状态。在与白血病病魔顽强拼搏7年后,小陈终于通过CAR-T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获新生。这条路不仅仅在于医生们精湛的技术与悉心的诊治,更有赖于最前沿的CAR-T治疗。

  CAR-T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80%

  未来或可替代移植

  小陈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李玉华主任团队进行的60多例CAR-T细胞治疗案例中的一位。

CAR-T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80% 未来或可替代移植

  李玉华主任介绍,CAR-T细胞治疗为当今炙手可热的一种细胞免疫治疗。它是将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采集分离后,在体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改造,好比给其装上了GPS仪。经改造的T淋巴细胞回输体内后,可以特异精准地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自我扩增,对肿瘤进行精准杀伤。CAR-T细胞治疗尤其为复发难治的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珠江医院血液内科,正在进行的CAR-T治疗的临床研究共有6项,已有60多名患者接受了CAR-T治疗,这些临床试验病例都是经过三线治疗方案无效的难治复发的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缓解率达到80%以上。

  第三军医大学病理研究所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钱程教授表示,我国第一项CAR-T研究发生在2006年,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在全国各中心进行的CAR-T细胞临床试验有已达200多项。国内CAR-T治疗整体有效率与美国持平。

  解放军第307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陈虎教授介绍,目前,针对某些靶点,单纯CAR-T治疗即有希望达到完全缓解,随着CAR-T的不断改造改进,这种治疗方法将会达到更好效果,更少副作用。若国产CAR-T产品正式上市,相关费用也将大大降低。

  白血病患者缓解后如何预防复发,达到长期缓解是个难题。在CAR-T治疗后,约有60%的患者仍会复发,还需要不断的改进。CAR-T+移植、CAR-T +分子靶向药物,CAR-T +疫苗,CAR-T + CAR-T等治疗新策略,都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

  李玉华主任介绍,其团队进行的双CAR-T序贯疗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即在输入一种CAR-T后,4个月内再注入另一种CAR-T,接受该疗法的患者复发率大大降低,长期缓解率上升。

  “随着CAR-T策略的不断改进,CAR-T将来或可替代移植。”李玉华主任说。

  广东医生研制的白血病疫苗进入临床Ⅱ期

  目前,移植仍然是白血病患者达到长期缓解的最佳选择,但是移植费用昂贵,造血干细胞来源少。而理想中的替代疗法CAR-T还有待进一步改造,现阶段反复CAR-T细胞治疗也不现实。

  李玉华主任团队研制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疫苗,有望更简便经济地进一步提高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的治愈率。

  她介绍,这是治疗型疫苗,主要面向中低危白血病患者,一类是耐受不了化疗的低肿瘤负荷患者人群,比如老年人;另一类是化疗缓解后无法行移植需要维持治疗的患者。同时,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据悉,该疫苗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珠江医院血液内科目前也正在开展CAR-T细胞联合疫苗的临床研究。(通讯员:胡琼珍、黄宇贤、吴淑芬)

2018-09-09 21:11:11浏览4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华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异常、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治疗相关因素或免疫功能紊乱。由于该疾病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基因突变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了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可以建立治疗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调整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新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密切观察身体反应,随时向医生反馈。 2.细胞遗传学异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等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些异常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其更容易发生恶性转化。可以加入患者互助组织,与有类似情况的病友交流经验,了解应对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有效方法。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按时进行化疗等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副作用。 3.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者影响其遗传物质,导致细胞发生恶变。建议远离有害物质,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家中摆放绿色植物,如绿萝等,帮助净化空气。 4.治疗相关因素 某些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例如,长期使用细胞毒药物、放射治疗等可能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从而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几率。患者可以主动学习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知识,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与医生共同探讨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免疫功能紊乱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影响机体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可能更容易存活和增殖,从而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表,每天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细胞计数,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此外,建议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监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江千里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等,出现症状后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 发热 白血病患者在进行移植后复发,原因在于白血病细胞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出现发热。而移植后由于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留置导管、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容易发生感染,继而出现发热。患者可表现为低热,亦可发热达到39℃或以上,伴畏寒、出汗等症状。 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物理降温(擦拭身体、冰敷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周围和易感染部位的清洁卫生,严格消毒杀菌。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患者和外部人员和物体接触,积极隔离。 2. 贫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细胞会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进而可引起红细胞减少性贫血,患者常见表现为乏力、头晕和脸色苍白等。 由白血病引起的贫血程度不同,治疗也不同。譬如重度贫血的病人在临床上可采取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的措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对因治疗,即针对白血病复发进行相关的治疗。 3. 出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可出现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瘀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还有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意见下根据出血机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治疗,而后进行针对白血病复发的治疗。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多数发生于移植后3年内,但大多数移植者身体、心理状况良好,多能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上述临床表现未必会出现,仍有很多治疗机会和治疗手段。建议进行日常监测,当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准确得到诊断,便于后续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