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常见“旅游病”,出游旅行请收好这份应急宝典

  国庆即将临近,很多人都想要出去旅游放松下。但出游不比居家,病痛、意外风险大增,出游可能要面对各种“旅游病”和突发意外情况,学会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意外才能更好地保障出游的安全。为此,特邀广东武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吕军为市民一一讲解,出游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安全以及如何应对意外。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吕军指出,健康、安全、正确预防、应对突发意外是出游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第二,提前规划旅游路线,了解目的地和行程中的天气、卫生、路况、饮食、住宿情况及应急救援电话等,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冒险前往危险或者生僻的路段,确保出游安全,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第三,要注意地域风俗差异,避免人文冲突;第四,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周期情况,准备一些相关的药物,比如南部地区蚊虫多,就要带防咬伤的药物;有些日照时间长且紫外线强的地区,还要准备防中暑药物、防晒产品和护目镜等,需要多准备些防中暑药品;北部气温较低要适当增带衣物;另外,还要根据自身既往病史携带相关药物。

  预防常见“旅游病”,最大化保障出游安全

  除了要注意上述小细节外,吕军还为市民一一列举了出游中常见的“旅游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腹泻

  腹泻、拉肚子可算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旅游病”了,统计表明约30%的旅游者会发生腹泻。主要是旅行疲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引起。

  注意饮水卫生,清淡饮食

  旅游时要格外注意饮水卫生,饮用经煮沸的开水或瓶装水较为安全;少喝酒、少吃肉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冰凉饮料,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晚上睡觉使用空调时,应用毛巾被盖好肚脐,防止受凉引起感冒、拉肚子;外出应避开雨天,淋雨后最好冲个热水澡,祛除寒气,防止感冒、腹泻的发生。

  中暑

  8-9月出游很省力,不用带大件衣物,却因炎热曝晒爱出汗,容易发生中暑,因此预防中暑尤为重要。

  行程安排需合理,路途注意补水

  ◆高温时,老人、孕妇、有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病者,应尽量少外出旅行。

  ◆行程安排上,最好选相对凉爽的清晨出发,12时至14时阳光最强不要待在户外,15时16时后再活动。

  ◆不要过度劳累,更要注意少量多次补水,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还可适当喝些盐开水,补充盐分。

  ◆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防暑药物,尤其是藿香正气水既可内服治呕吐,也可外用防蚊虫叮咬、止痒。

  晒伤

  8-9月出游,此时节阳光过猛,如果日晒时间过长,脸部、颈部、手臂和下肢暴露部位的皮肤便会产生日晒斑甚至晒伤。

  外出做好防晒工作

  ◆外出时应佩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防止紫外线照射引发眼睛的白内障、斑点恶化。

  ◆穿保护性的衣服,比如穿长裤和长袖服装、戴遮阳帽、打防紫外线的伞等。

  ◆一旦发生晒伤,可冷水浴或冷敷有助于减轻伤口处的疼痛。

  蛇虫咬伤

  户外运动或出海行山一定要谨防蛇虫咬伤。夏季,毒蛇、蝎子、蜈蚣等蛇虫十分活跃,户外活动、徒步露营等一旦被蛇虫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

  做好衣物与药物的双重防护工作

  ◆野外行走,要选择能够护住脚踝的鞋子,最好是皮革的。这样即使遇到了蛇虫,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不要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以免蛇,虫子爬到身上咬伤自己,可以随身携带花露水,身上涂抹一下可以防止某些虫子靠近。

  学会应对突发意外、出门在外不慌乱

  出门在外,难保不会突发意外,遇到突发情况时切记不要光顾着慌张,学习一些应急技巧往往能事半功倍。在此,吕军支招,出游学点应急救护知识,以备急需时使用。

  野外出血

  1.消毒:用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仅限伤口较小),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注意小心消毒。

  2.止血: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抬高伤肢,用一块衣物盖住伤口,用手压在敷料上,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

  3.包扎:若伤口已经基本上止血,这时可用衣物包扎固定,请伤者休息一下,然后打电话寻求援助。

  心跳骤停

  1.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将心脏骤停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一面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

  2.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3.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模拟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只有当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后才能以妥善方法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

  溺水

  1.检查。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

  2.恢复呼吸通畅。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和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3.控水处理。首先,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溺水者的头置于下坡处,或以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其次,若溺水者呼吸已停,应在控水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交通事故骨折

  1.注意防止伤员发生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如果怀疑脊柱受损时,一般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

  2.对具体骨折的部位,小心用消毒胶布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3.在没有包扎用品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伤者痛苦,便于搬送。(通讯员:田乃伟)

2018-09-02 18:43:06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年轻人胡子发黄的危害
年轻人胡子发黄看似只是一个小的外观变化,实则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危害,主要涉及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冲击以及暗示身体健康隐患等方面。1、对个人形象的影响:胡子作为男性面部特征的一部分,通常给人以成熟、阳刚的印象。正常黑色的胡子符合大众对于男性胡须的认知。而当胡子发黄时,会使面部整体的协调性遭到破坏。比如在一些正式场合,整洁利落的外表至关重要,发黄的胡子会让他人觉得你不够注重细节、不够精致,给人留下不佳的第一印象。2、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年轻人心理相对敏感,当发现自己胡子发黄与他人不同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可能会因外貌差异而产生调侃或异样的目光,这会让年轻人在社交场合中变得不自信,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在工作场景中,也可能因担心同事或客户对自己的胡子颜色产生负面评价,而在沟通和展示自我时表现得畏畏缩缩。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可能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甚至引发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3、暗示身体健康隐患:胡子发黄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一方面,当身体缺乏重要的营养元素时,如维生素B族、铁、锌等,会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和色泽。此外,内分泌失调也可能是胡子发黄的原因之一。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干扰身体的代谢节奏,影响毛发的生长周期和颜色。一些慢性疾病,如肝脏疾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同样可能导致胡子发黄。若忽视这些健康隐患,长期下去,可能会使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针对年轻人胡子发黄的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坚果以及绿叶蔬菜等。若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胡子发黄的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同时伴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如疲劳、头晕、皮肤苍白、心慌等,务必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年轻人卵巢早衰是怎样造成的
年轻人卵巢早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环境因素、卵巢手术等,以及疾病因素如桥本甲状腺炎、染色体异常等。对于预防卵巢早衰,年轻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环境污染物中,如农药、杀虫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对卵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辐射,如放疗、核辐射等,会直接损伤卵巢组织和卵泡,使卵巢内的原始卵泡数量减少,导致卵巢早衰。2、卵巢手术:如卵巢囊肿剔除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卵巢组织,导致卵巢内的卵泡数量减少,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从而使卵巢功能受到影响,增加卵巢早衰的发生风险。二、疾病因素:1、桥本甲状腺炎:对于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会通过免疫交叉反应等机制,攻击卵巢组织,影响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导致卵巢功能受损。2、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核型为45,XO等异常形式,由于缺少一条X染色体或X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卵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能正常发育,卵巢内的卵泡数量减少,在青春期前后就可能出现卵巢功能衰竭的表现。同时,尽量减少接触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辐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卵巢功能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卵巢早衰。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年轻人骨质疏松可怕吗
年轻人骨质疏松有一定可怕之处,会使骨折风险大增,影响生活甚至导致残疾,还可能预示潜在复杂疾病,加速骨骼老化;但并非不可控,随着医疗进步,有效治疗方法增多。年轻人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骨健康,治疗潜在疾病阻止病情发展。老年人通常被视为骨质疏松的频发群体,但在年轻人中发生,则意味着骨骼的过早老化和脆弱。这可能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轻微外伤时。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长期残疾。此外,年轻人骨质疏松还可能预示着存在某些潜在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更为复杂和困难。更重要的是,骨质疏松在年轻时的出现,可能会加速骨骼的老化过程,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年轻人骨质疏松并非不可逆转或无法管理的状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骨质疏松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对于年轻人而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以显著改善骨骼健康状况。此外,针对潜在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可以有效阻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注意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期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
郑跃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年轻人长白头发应该怎么办
随着年纪增加,头发很容易会渐渐转为灰白,因此很多人都会定期染发,将白发染黑,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然而,有些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长出白发,俗称「少年白」,使得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究竟白发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些人会有少年白呢?本文将介绍少年白的原因以及改善白头发的方法。一、为什么会长白发?毛发的发根被名为毛囊的环状组织包围。在毛囊中含有称为黑色素的色素细胞,使头发有颜色,但随着时间和年纪增长,毛囊会失去色素细胞,使得头发出现灰、白、银色,也就是所谓的白发。「少年白 6 大常见原因」少年白(又称早发性白发),是指人于 20~30 岁前便长出白头发,目前对于造成少年白的原因并没有定论,仅推测由以下 6 种成因所致:a、遗传因素:通常在学生时期就开始长白头发的人,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也很有可能在年轻时,就有白发了。b、压力大:生活中的压力也可能会促使白发生长,自然医学期刊指出,根据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发现当身体长期感到压力时,负责供应头发颜色的细胞,可能会被消耗掉。c、自身免疫性疾病:当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细胞时,也会导致「少年白」。以白癜风来说,即为免疫系统攻击毛发,使色素流失。d、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也都可能导致年纪轻轻就长白发。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内的蝴蝶状腺体,负责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当甲状腺过度或不太活跃时,会使身体产生较少的黑色素。e、缺乏维生素 B12:维生素 B12 可提供身体能量,并有助于头发生长和制造发色。此外,维生素 B12 可让红细胞将氧气送到体内的各个细胞,包括发细胞,但身体若缺乏 B12 时,会影响发细胞的健康,并减少黑色素的产生。f、有抽烟习惯:研究发现,30 岁以前长白发恐和抽烟有关,由于香烟中的毒素会损害毛囊,导致提早长出白发。且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进而减少血液流入毛囊,导致掉发。二、少年白怎么办?改善白头发的方法快 Follow基本上,若因为遗传或年纪大而长出白发,目前没有显著方法可以改善发色,只能靠染头发改变颜色。但若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少年白,大多还是能改善的。除了可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材,如蔬菜、水果、绿茶、橄榄油等,也建议均衡补充富含维生素 B12、D 的食物,包括鸡蛋、肉类、牛奶、鲑鱼和起司,才能有效对抗少年白,维护头发健康。另外,抽烟也会减少头发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有抽烟习惯者也请戒烟,并维持正常作息、从事休闲娱乐活动,以减少心理压力,才能改善因压力或抽烟所致的少年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