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防感冒,母子俩生吃蜈蚣,结果差点悲剧了……

  “中国的科学家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吃生蜈蚣可能导致管圆线虫感染。这种寄生虫可以穿透大脑和脊髓,从而引发脑膜炎,甚至还可能会导致瘫痪和死亡。”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发现》杂志、Science News、CNN等知名媒体先后报道了中国一项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

  该论文以Eating Centipedes Can Result in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Infection: Two Case Reports and Pathogen Investigation(《吃生蜈蚣可能导致管圆线虫感染——两例病例报告及病原学调查》)为题,首次于当地时间7月30日发表于《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

  项目研究人员之一、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陆伶俐博士。通讯作者为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教授。

  案例:母子俩先后感染管圆线虫引发脑膜炎

  一切源于几年前,陆伶俐博士收治的两名特殊患者——一名46岁的中年男性和他78岁的母亲。首先来医院的是老人,主诉连续几个星期头痛得厉害,而且非常嗜睡,发展到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

  治疗团队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研究。“很明显不对劲,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而患者的脑脊液呈黄色,而且十分浑浊”,进一步检测发现,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增多。“当时结合初步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颈部僵硬等症状,我们考虑可能是脑膜炎。”陆伶俐博士表示。

  当检查排除了病毒或细菌、结核等病因后,为了寻找其他潜在的可能病因,陆伶俐博士团队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细胞学进一步分类检测,发现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最关键的是,管圆线虫抗体阳性,这意味着患者有管圆线虫(一种寄生虫,又叫鼠肺虫)感染。

  一位78岁的老年人,明确没有食用过蜗牛等软体动物史,为什么会突然得管圆线虫病?正在医生们费解的时候,老人儿子的入院为他们提供了线索。

  老人入院几周后,她一向健康的儿子也因持续了20多天的轻微头痛,前来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而其脑脊液的检查结果,与母亲一致。经详细询问,原来他和母亲在此前都吃过生蜈蚣。原因是他听别人说,吃生蜈蚣可以预防冬天感冒

  所幸,经过21天的抗寄生药物阿巴达唑和两周疗程的类固醇地塞米松治疗,母子两人都顺利痊愈出院。

  研究:吃生蜈蚣很可能导致管圆线虫感染

  吃生蜈蚣与管圆线虫感染,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两者特殊的联系,引起了陆伶俐博士的兴趣。于是,她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教授等人开始了相关研究。

  管圆线虫通常存在于老鼠的肺动脉,也因此常被称为鼠肺虫。不过,它们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在老鼠等啮齿动物体内“安家”之前,需要在“中间宿主”(如蜗牛一类的软体动物)中生活一段时间。

  为了证实猜想,他们从患者购买到蜈蚣的农贸市场购买了20只蜈蚣。结果,居然在其中的7只蜈蚣样本中都发现了管圆线虫3期幼虫,且每只蜈蚣平均含有56条3期管圆线虫幼虫。进一步提取蜈蚣的DNA,采用PCR扩增方法,他们发现蜈蚣体内有管圆线虫相应基因。

  陆伶俐博士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蜈蚣可能确实可以成为管圆线虫的暂时宿主,将这种寄生虫传播给人类。不过,至于能否像蜗牛一样,本身就可以作为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一方面,蜈蚣与管圆线虫感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因药用价值,蜈蚣在中药里又占据了一席之地。据了解,在传统中药中,已有几个世纪使用干的或粉末状蜈蚣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百日咳破伤风、心血管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历史。

  对此,陆伶俐博士解释,用于中药的蜈蚣通常是被晒干了或做成粉末状,在制作过程中,寄生虫早就被杀死了,是不会再传播给人类的。“至于用野生的生蜈蚣来治病,还是要小心慎重。”(通讯员:伍晓丹)

2018-08-02 15:25:29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布加氏综合征的症状
布加氏综合征通常指的是布加综合征,该疾病的症状一般有腹痛、发热、肝脾肿大、黄疸、水肿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1、腹痛布加氏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使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肝脏淤血和肝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2、发热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由于肝脏肿大,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损害,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3、肝脾肿大布加氏综合征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肝脏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肝脾肿大。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4、黄疸布加氏综合征会导致肝脏功能损害,从而导致肝脏代谢异常,使胆红素代谢障碍,从而出现黄疸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5、水肿布加氏综合征会导致肝脏功能损害,从而导致肝脏代谢异常,使体内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出现水肿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综合征潮热吃什么好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从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常见的病症,潮热是其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反复短暂的发热、出汗。此类人群可以适量吃豆制品、新鲜蔬果、坚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谷维素、加味逍遥丸等药物,都是比较好的。1、豆制品:豆制品富含植物雌激素,能辅助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一定程度缓解潮热症状。如豆浆,每日饮用适量豆浆,可补充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能辅助稳定内分泌。此外豆腐也是常见的豆制品,其营养丰富,烹饪方式多样,可作为日常饮食的常选食材。2、新鲜蔬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其中维生素E、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以及钾元素有助于辅助改善潮热不适。如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适量摄入可补充维生素;香蕉富含钾元素,可辅助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果,对缓解潮热有益。3、坚果:坚果类食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益于神经系统调节,进而缓解潮热带来的烦躁等情绪问题。常见如核桃,营养全面,每天吃几个,其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辅助营养神经;杏仁同样富含优质油脂,既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又能满足口腹之欲,对潮热多汗的更年期女性有一定帮助。4、谷维素:谷维素是常用药物,此药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平衡失调,有效减少潮热发作。一般按照医嘱,服用一定剂量,通常服用一段时间后,潮热、多汗、心慌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会有所减轻,用药过程中需留意是否有不良反应,若有不适及时就医调整剂量。5、加味逍遥丸:此药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功效。更年期女性因潮热常伴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加味逍遥丸可在缓解情绪问题的同时,对潮热症状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依据中医诊断后按方服用,能从整体调理身体状态,减轻潮热及相关不适,但要注意用药禁忌,避免与一些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更年期综合征潮热症状的缓解是一个综合过程,除饮食、药物调理外,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情舒畅同样重要,若潮热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专业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短肠综合征的症状
胎儿短肠综合征应该是指儿童短肠综合征,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引起的一系列以腹泻、营养不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腹泻:由于小肠吸收面积大幅减少,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频繁腹泻。腹泻的程度和频率因剩余小肠的长度和功能而异,严重者每天可腹泻十余次甚至更多。2、营养不良: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短肠综合征会使营养物质的吸收明显减少。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患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3、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频繁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钠、钾、氯等。患儿可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以及乏力、心律失常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4、消化功能紊乱:患儿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因为小肠切除后,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传输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胃肠道不适。对于儿童短肠综合征,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症状,用治疗吗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其通常会引起月经紊乱、潮热、精神神经症状、以及泌尿生殖道症状等。若患者症状不严重,通常可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1、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可能会延长,从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变为数月来一次,也可能会缩短;月经量也会有所变化,可能逐渐减少,但也有部分人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最终月经会完全停止。这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不再规律。2、潮热:此类患者可能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3、精神神经症状:常出现情绪波动大,如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还可能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同时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也可能加重这些精神神经症状。4、泌尿生殖道症状:生殖系统方面,外阴皮肤干皱,皮下脂肪变薄,阴道干涩、皱襞变平、弹性减退、分泌物减少,性交疼痛,有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症状。这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变薄、萎缩,抵抗力下降。症状不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来改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使用戊酸雌二醇等药物,也可配合使用谷维素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库欣综合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吗
库欣综合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并无关联。两者是两种不同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各自有着独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路径。库欣综合征的发病主要源于体内糖皮质激素长期分泌过多,这通常是由于垂体病变(如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肾上腺皮质肿瘤,或是长期外源性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原因。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会扰乱身体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其核心病理改变是卵巢内存在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排卵,同时伴有高雄激素血症,发病机制与库欣综合征毫无交集。库欣综合征患者多出现向心性肥胖,即脸部、颈部和躯干部脂肪堆积明显,四肢相对瘦小,还伴有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症状。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多毛、痤疮,这是由于高雄激素刺激所致,并且常伴有不孕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肥胖,但肥胖特点与库欣综合征不同,并非向心性肥胖。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清晰可辨,不存在内在联系。若怀疑患有库欣综合征,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血、尿皮质醇测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之后根据病因采取治疗方案。若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异常、多毛等,同样前往内分泌科或妇科,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等检查。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女性吃逍遥丸可以吗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主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焦虑、阴道干燥等。女性通常是可以服用逍遥丸的。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建议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女性在更年期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女性的身体有着广泛的作用,其参与调节月经周期、维持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保持骨骼的强度等。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身体各系统失去了雌激素的支持和调节,就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焦虑、阴道干燥等。逍遥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一些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来说,是可以服用逍遥丸的。这是因为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肝郁气滞等情况,逍遥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郁症状,改善情绪,减轻烦躁、抑郁等不适。同时,该药物对于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等症状也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骨密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不要自行用药。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检查确诊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常伴有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及卵巢多囊样改变等特征,可通过体格检查、妇科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检查等来确诊。1、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查看患者有无多毛现象,像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毛发浓密;观察有无痤疮,多分布于面部、胸背部;留意患者体型,部分人呈腹型肥胖,即腰围增粗,这些体征提示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2、妇科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探头观察卵巢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通常增大,包膜增厚回声增强,卵巢皮质内可见多个直径2-9mm的小卵泡,呈车轮状排列,数量常超过12个。通过超声图像直观呈现卵巢的异常,为诊断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3、性激素六项测定:检测血液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孕酮(P)水平。一般而言,患者 LH/FSH 比值常大于2,且睾酮水平升高,反映出内分泌的紊乱,这是诊断该疾病的关键内分泌指标。4、血糖和胰岛素检查:因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存在胰岛素抵抗,测定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能了解糖代谢情况。常发现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餐后血糖、胰岛素曲线异常,这不仅辅助诊断,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预防糖尿病等并发症。对于疑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确诊后,根据病情可遵医嘱选用药物治疗,如短效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库欣综合征皮肤的紫纹能恢复吗
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肤的紫纹一般较难完全恢复,但通过积极治疗和一些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建议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库欣综合征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长期高糖皮质激素水平会导致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皮肤变得菲薄,弹性纤维断裂。同时,高皮质醇血症还会使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一些成分渗出到皮肤组织中,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条纹,即紫纹。这些皮肤结构和血管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形成,很难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即使在库欣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后,已经断裂的弹性纤维和受损的皮肤结构也难以完全恢复如初。其次,积极治疗库欣综合征,去除病因,如通过手术切除引起库欣综合征的肿瘤,可使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随着激素水平的稳定,紫纹的发展可能会得到控制,颜色可能会逐渐变淡。然而,不同患者的恢复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由于自身皮肤的修复能力较强,加上适当的护理和干预,紫纹可能会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对于一些紫纹形成时间较长、病情较重或皮肤修复能力较差的患者,即使经过规范治疗,紫纹仍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很难完全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过度干燥或潮湿,可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护肤品,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此外,避免皮肤受到外力的过度牵拉和损伤,以免加重紫纹。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