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看望学中医的“洋学生”

  7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来到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热情看望了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的28名海外实习学生,并围绕“海内外携手共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看望学中医的“洋学生”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到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看望学中医的“洋学生”

  屠志涛局长先后来到治未病科、针灸科,观看了海外“洋学生”的现场实习情况,与带教老师和“洋学生”们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后组织召开座谈会,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马帆校长,所有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以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座谈。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看望学中医的“洋学生”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

  屠志涛局长亲自主持座谈会。他指出,北京有最好的中医药资源,有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中医国际化的很好窗口,希望法国医界的朋友,利用好北京这个窗口,利用好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这个平台,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同时希望多方面共同努力,为“海内外携手共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献计献策。

  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马帆校长,首先介绍了海外办学情况和这次实习培训的情况。马帆女士介绍说: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已经创建了20年,培养了欧洲各个国家的5000多名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有医生、护士,也有根本没有医学基础的,年轻的十六七岁,年长的七八十岁,学生们大多有正式的工作,主要利用周末时间学习,中医在法国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法国政府对中医学制有明确的要求,必须修满五年考试合格才能毕业,少阳中医药大学的学习内容完全是按照中国的中医药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的。马帆女士自豪地说:“外国学生都觉得,跟中国人学中医才是正宗的”。她还谈了实习学生的共同感受:没想到中医医院这么大,这么壮观,这么现代化,带教的老师又年轻又负责,他们很震惊,也很感动,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看望学中医的“洋学生”

合影

  “洋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对中医和中医文化的热衷痴恋溢于言表。

  马克是法国的一名骨科医生。他认为,中医给法国医学界带来了很多东西,比如中医的预防治疗,治未病,都是西医没有的。西医对人体的看法是从物理、化学角度,而中医的整体观,对生命有更全面的认识,对人和病的看法,都比西医更智慧了一步。他希望中医能够进入西方的医院,进入西方社会,来更好的帮助病人治疗疾病,预防疾病。

  MATTHEY Pascale(帕斯卡尔)是法国的一名护士长,她说中医是整体观的医学,是讲究阴阳平衡的能治病的非常智慧的医学,实习中看到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希望中医放到他们医院系统的治疗中,特别是儿科的治疗。

  NGUYEN Van Du Charles(查理)是祖籍越南的一名艺术家,没有读过医学院校,完全出于兴趣学习中医,并考取了法国的营业执照,5年前开了一家中医诊所。他亲眼看到,诊所有很多病人,认可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光给病人治病,还给亚健康的人一些饮食起居方面的建议,还教他们练气功。他说,非常有幸来到中医的摇篮,中医的“根”的地方学习中医。

  CHVETZOFF Alexis(阿力克斯)补充说:学中医一定要来中国看一下,这样才不会“学偏了”。我们来学中医的,都是对中国文化、中医文化,非常热爱和崇拜的人。他表示,愿意成为一名中医使者,搭建一座桥,把中医发展出去。

  SAMBARDIER Marie(桑巴迪艾)对中西医结合很感兴趣,她说,来中国最想看看中医和西医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在这里中医和西医是融合在一起的,希望在法国,中医和西医也能融合在一起。桑巴迪艾更加形象地说,西医和中医,法国和中国,应该像结婚一样,好好地密切地联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中医。

  王艳卉是一名旅居法国多年的华侨。她表示,身为中国人,觉得更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中医的使命,让中医更好的造福于另一方水土。

  屠志涛局长认真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对办好本次培训班和在更高层次上做好中医推广讲了很好的意见。他强调:这个培训班,这家医院都很有代表性。办好这个班,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要把海外实习生培训好。二是要教学相长,通过培训促进教学,把培训基地的教材、老师、教程做的更好。三是要着眼中医国际化,从培训中总结普及中医的路径方法,推动中医更好地在海外推广。同时对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不要把中医单纯当作医学,而要当成哲学,当成文化,深刻领悟中医精髓,积极倡导推广中医化的生活方式。二是在中西医结合与互补上下功夫,让中医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真正融合,特别是在中医擅长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注重互联网大数据与中医的结合,发挥国内中医教育体系完备的优势,不断提高基地的培训质量和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在国际上更多的国家发展中医教育。

  调研期间,屠志涛局长还听取了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基地郝天智主任汇报中讲到,作为国内首个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集医疗、教学、交流、展示、服务、贸易于一体的中医药常设服务平台,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在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以服务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为宗旨,积极参与海外惠侨工程中的“中医关怀计划”,连续两年举办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中医药高级研修班”,先后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的54名中医药人士接受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调研,对基地的发展目标、运行模式、项目筹划等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精心指导。基地下一步继续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打牢北京中医药与海外交流发展的基础,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北京中医药和北京中医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2018-07-13 23:21:4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毛云英
精选
毛云英主任医师小儿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生长发育疾病;小儿心脏、肾脏及结缔组织病等免疫性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肾病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田斌群
精选
田斌群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去咨询
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长期致力于男性私密整形术,阴茎假体(支撑体)植入手术、隐匿性阴茎短小整复延长、包皮手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微创手术治疗等。
黄志
精选
黄志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去咨询
儿童癫痫,成人癫痫,老年癫痫,术后癫痫,后遗症癫痫,继发性癫痫,外伤癫痫,脑梗癫痫等疾病的诊治;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定位;婴幼儿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疗;抽动障碍、多动障碍、孤独症、自闭症、高热惊厥的诊治。癫痫控制率高,诊断及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该疾病是多种原因致使的脑血管管径变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进而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若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表现,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生活调整:保持合理饮食,减少腌菜、炸串、蛋糕等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取,有助于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坚决戒烟并限制饮酒,避免损害血管内皮或加重血管狭窄,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血管弹性。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血管狭窄的发展进程。若患有高血压,需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控制血压;若患有糖尿病,则要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控制血糖,减少对血管的损害。3、手术治疗:对于血管狭窄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切除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斑块,恢复血管内径,改善脑部供血。血管支架植入术是在狭窄血管部位放置支架,撑开狭窄血管,维持血流通畅,常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等情况。不过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实施。4、中医治疗:补阳还五汤等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方剂可能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帮助,但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中医师辨证论治后开具。针灸疗法选取头部及肢体的相关穴位,如百会、风池、足三里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推拿按摩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适。日常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与紧张,因为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血管负担。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以充分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睡眠不足头痛正常吗
睡眠不足引发头痛通常是正常现象。这种头痛虽常见,但不应被忽视,因为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如此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人的大脑在睡眠期间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当睡眠不足时,神经细胞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其功能会受到干扰。尤其是掌管疼痛感知的神经纤维,在睡眠不足状态下,敏感度会升高。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对调节情绪、感知疼痛起着关键作用,睡眠不足会使其分泌失衡。血清素水平降低,会减弱对疼痛信号的抑制作用,使得原本轻微的刺激被放大,从而引发头痛。而且,睡眠不足还可能导致大脑神经的异常放电,进一步刺激痛觉神经,加重头痛症状。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对脑血管产生影响。正常情况下,睡眠时脑血管处于相对稳定的舒张状态,以保证大脑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但当睡眠不足时,脑血管会出现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一方面,脑血管收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大脑因缺血缺氧而引发头痛。另一方面,长时间睡眠不足,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体内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头部血管性头痛,常表现为搏动性疼痛。若因睡眠不足出现头痛,应尽快补觉,创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可尝试用热毛巾热敷额头,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若头痛频繁发作或经休息后仍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气不足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肺气不足的调理可从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生活习惯调整、中医调理等方面进行。运动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1、饮食调理:可以多吃一些补肺气的食物,如山药,其具有健脾益肺的功效,无论是煮粥、炖汤还是清炒,都能起到一定的补肺气作用。百合也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熬粥、煲汤或蒸煮后食用,有助于改善肺气不足。2、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肺气。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使呼吸深长均匀,有助于增强肺部的呼吸功能,提升肺气。八段锦也是不错的锻炼方式,通过其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肺补气的作用。3、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肺气的恢复和调养。因为夜间是身体各器官修复和调养的重要时段,充足的睡眠能使肺脏得到滋养。4、中医调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艾灸一些穴位来补肺气,如肺俞穴、足三里穴等。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扶阳固脱等作用,能有效激发人体阳气,补充肺气。此外,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肺气,如黄芪、党参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配伍使用。中医调理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随意使用艾灸或服用中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因为情绪也会对肺气产生影响,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肺气的调理和恢复。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长冻疮是气血不足吗
长冻疮并不是代表气血不足。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群,建议加强保暖措施。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厚的衣物、手套、帽子等,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冻疮主要是由于皮肤在低温、潮湿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引发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体表血管会强烈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核心体温。但持续的寒冷会使血管麻痹而扩张,血液瘀滞,组织液渗出,形成冻疮。这一过程主要与寒冷刺激直接导致的血管功能异常有关,并非直接由气血不足引起。即使是身体健康、气血充足的人,若长时间处于低温潮湿环境,且保暖措施不到位,同样容易长冻疮。其次,长冻疮的人群分布广泛,并非仅局限于气血不足者。在寒冷地区的户外工作者,如边防战士、野外勘探人员等,通常身体素质良好,气血状态正常,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长时间受寒冷侵袭,冻疮发生率很高。另外,儿童也是冻疮的高发群体,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逐渐完善,多数不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但这类人群皮肤相对娇嫩,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弱,且活动量大易出汗,若未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在低温环境下就容易长冻疮。这表明冻疮的发生更多取决于外部寒冷环境以及个人防护情况,而非气血状况。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肉类、蛋类等,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