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长关心的小儿“三伏贴敷”那些事

赵曙光 急诊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家长关心的小儿“三伏贴敷”那些事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特色疗法之一,三伏贴敷是冬病夏治的一大特色。

  小儿三伏贴敷有哪些作用?

  三伏贴敷是儿科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依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理论,采用“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的方法,借助三伏天自然界旺盛阳气,以阳助阳,提升机体阳气,增强小儿体质。东方医院儿科根据经典名方制备的三伏贴敷专用膏药,贴敷于特定的腧穴,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激发经气,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起到预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同时又免除孩子打针吃药的痛苦,是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绿色疗法。

  小儿三伏贴敷可治疗哪些疾病?

  小儿三伏贴敷主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腺样体肥大等呼吸系统疾病。

  东方医院儿科三伏贴敷的特色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体质小儿,东方医院儿科推出辨病贴敷、辨体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精准治疗,疗效显著。

  1.鲜药贴敷:儿科贴敷药物“芥子咳喘膏”是根据古代名方,专为三伏贴敷研制的中药制剂,于每年三伏季节分批制作的“鲜药”,因此只有在每一伏的头三天才能贴敷鲜药。

  2.辨病贴敷:儿科三伏贴敷的药物又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咳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儿童哮喘、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等;另一种是针对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贴敷时请主动告知贴敷的医生或护士,您孩子的具体情况。

  3.辨证调理:三伏贴敷主要针对虚寒病证,贴敷前及贴敷期间配合体质调理,能提高疗效。如果孩子平时经常大便干结,或手足心发热、口唇发红,建议配合口服儿科特制的贴敷小中药—去火方;如果平时经常出现口臭、腹胀、夜卧不安、夜磨牙、舌苔厚,建议配合口服贴敷小中药—消积方;如果出汗多,经常感冒,建议配合口服贴敷小中药—止汗方。

  贴敷疗程与时间:根据患儿年龄及皮肤敏感度不同,每次贴敷2—4小时,具体遵医嘱;每伏连续贴敷三天,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

  出现皮肤反应如何处理?

  芥子咳喘膏温经通络,化痰根据个体差异,部分患儿贴敷后局部皮肤会出现潮红、轻度刺痛,此属于正常现象,忌抓挠或淋浴揉搓,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若出现红疹甚至水疱,建议到医院就诊。

  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敷贴当日需避免受凉,建议不宜游泳、冲凉水澡。

  夏季炎热,敷贴期间建议空调温度调至人体适宜温度,室温不宜过低,以免毛孔舒张,寒气外袭引起外感。同时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因出汗导致药物脱落。

  若遇患儿发热(体温大于37.5℃),需暂缓贴敷,待体温正常24小时后再继续贴敷。对于皮肤极度敏感体质,建议慎用贴敷;哮喘发作期、热性体质,建议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2018年东方医院儿科贴敷时间及流程

  三伏贴敷时间:

  初伏时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19日

  中伏1时间:2018年7月27日-2018年7月29日

  中伏2(闰二伏)时间: 2018年8月6日~2018年8月8日

  末伏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18日

家长关心的小儿“三伏贴敷”那些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陈海鹏


2018-07-05 11:27:51浏览2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葡萄膜炎中医怎么治疗
葡萄膜炎在中医领域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治疗、中成药应用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1、中药方剂:在辨证的基础上,按照医嘱运用中药方剂。例如,对于一些病情较为顽固的葡萄膜炎患者,可使用除风益损汤。该方剂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藁本、前胡、防风等药物组成,具有养血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2、针灸治疗:选取眼部及全身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风池、合谷、肝俞、肾俞等。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改善眼部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提高视力。3、中成药应用:一些中成药也常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如明目地黄丸,遵医嘱使用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目涩畏光等症状,可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改善眼部功能。4、饮食调理:强调饮食清淡,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子、菊花、决明子等。枸杞子可滋补肝肾之阴,菊花能清肝明目,决明子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可将其泡茶饮用或煮粥食用,有助于缓解病情。建议葡萄膜炎病情易反复,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按时服药、治疗,不可随意中断。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注意眼部卫生,防止感染,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佩戴太阳镜。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呕吐中医叫什么
在中医中,妊娠呕吐通常被称为恶阻,也有子病、阻病等别称。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的病症,多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对孕妇的生活质量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可能产生影响。中医认为妊娠呕吐主要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有关。一方面,脾胃虚弱者受孕之后,经血不泻,冲脉之气较盛,其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而呕吐。这类孕妇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不食,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另一方面,肝胃不和者平素情志不畅,孕后阴血下聚养胎,肝血偏虚,肝气偏旺,且冲脉附于肝,冲气上逆,肝木乘脾犯胃,胃失和降而引发呕吐。其症状多为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在治疗方式上,中医多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对于脾胃虚弱型,常用香砂六君子汤,该方包含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加木香、砂仁理气和胃止呕,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呕吐。对于肝胃不和型,苏叶黄连汤较为常用,方中苏叶理气和胃,黄连清热降逆,二者合用能调肝和胃、降逆止呕。针灸疗法则多选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中脘为胃之募穴,能和胃健脾、降逆止呕。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缓解妊娠呕吐症状。建议孕妇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因情绪波动易加重呕吐。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甘蔗汁等。若妊娠呕吐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确保母婴健康。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能不能治疗输卵管堵塞
中医通常能治疗输卵管堵塞,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法,运用丹参等中药及针灸、按摩等理疗,可改善输卵管通畅性。但对于严重堵塞或粘连严重的情况,中医治疗存在局限,可能需结合西医手术。中医认为输卵管堵塞多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原因引起的。因此,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方法来改善输卵管的通畅性。常用的中药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输卵管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疏通输卵管的效果。此外,中医还常通过针灸、按摩等理疗方式,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进一步促进输卵管的通畅。然而,中医在治疗输卵管堵塞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输卵管堵塞的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完全堵塞或者粘连严重,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可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遵医嘱结合西医的手术方法,如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粘连松解术等,来直接疏通输卵管。对于输卵管堵塞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明确堵塞的程度和原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决定尝试中医治疗,应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诊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或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体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肝血管瘤能不能消失
中医治疗肝血管瘤主要是整体调理,通过中药改善循环、缓解症状,但难以让瘤体消失。因为肝血管瘤形成复杂,中药无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且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不能仅靠中医。中医认为肝血管瘤的形成往往被归结为气滞、血瘀、湿热痰瘀互结、气血亏虚、正气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医治疗肝血管瘤,主要遵循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运用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来进行调理。这些中药如柴胡、郁金、香附、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抑制瘤体的进一步生长,并可能缓解因肝血管瘤引起的胁肋部胀满、疼痛不适等症状。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些中药的作用主要是调理和辅助,而非直接针对瘤体本身进行消除。因为肝血管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中医治疗往往难以直接作用于血管的病变部位,使其完全消失。此外,中医治疗的效果还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肝血管瘤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中医方法,而应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针对肝血管瘤的治疗,建议患者在就医时,应首先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明确瘤体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情况。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对于较大、有症状或有恶变倾向的肝血管瘤,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介入等西医治疗方法来更有效地处理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