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献血的人依然那么少?被这7个误区“耽误”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完成国家制定的“计划献血”指标,以个人名义开办的非法采血站大规模涌现,打着“卖血换钱”的招牌,偏远的贫困地区,成为了最理想的血液采集地。一时间,从15岁到60岁的农民们纷纷加入了这场“以血致富”的大运动。

这股庞大的卖血群体背后,却埋下了重大健康隐患,为追求暴利个人商业血站存在大量的不卫生、不规范的医务操作:共用针头、多人血液混合等等最终导致了一大批传染性病毒包括艾滋、肝炎的扩散,致使成千上万人死亡。

疫情的爆发经过文学、影像作品一系列的加工渲染,时至今日,谈起献血,依然是中国公民心头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项网络献血调查显示,在关于“未献血的理由”中,担心“会不会感染艾滋”“会不会有副作用”的比例超过半数,专家表示,市民对献血目前存有的顾虑、害怕多为误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人口献血率仅有8.7%,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贫血?伤精?会上瘾?献血这些“危害”,对的没几个!

误区一:献血容易染上艾滋病

无论是艾滋病毒,还是其它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只有在献血时使用公共、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才会引起感染。

而目前,在正规的采血中心或者流动的采血点,采供血的操作流程是绝对安全的,采血的针头及血袋都是有国家批准、检测合格的一次性医用耗材,一人一袋,绝不交叉使用,医用耗材使用完后都有正规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不能重复使用,因此,在正规的献血点献血是不用担心,是安全的,但切记,献血一定要去正规血站。

误区二:献血后会贫血

很多人担心献完血后,自己的血反而不够用了,导致贫血的出现,对此,专家表示,除非在献血前患有贫血(这类在献血体查时就会被发现,且强制要求不能献血)。

正常来讲,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而一般成年人血液的总理为4000-5000毫升,献血量只占到总血量的8%-10%,在临床中,失血量在600ml以内都不主张输血,因此,一次献出适量的血液,很难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影响。

相反,人体血液细胞是在不停的新陈代谢中,适量的献血频率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器官的造血功能,有益于人体白细胞的再生。

误区三:献血会有副反应?

有人反应献血后,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胸闷、血压异常等症状,认为这是献血的副作用,但其实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献血反应”。

有数据显示,的确会有人在献血后出现一些轻微症状表现,在这些献血反应中,多数是首次献血者,其次,精神因素在献血反应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紧张或者兴奋都会诱发献血反应,此外,饥饿状态、过度疲劳、熬夜或天气炎热,也会影响献血反应的发病率。

但专家表示,无需过于担心,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很低,而且可以预防,在休息后,可在数分钟内恢复正常,也不影响未来的生活。

贫血?伤精?会上瘾?献血这些“危害”,对的没几个!

误区四:献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人体的免疫力来自于免疫系统,主要物质则是来源于白细胞,捐献的血液中,红细胞占了绝大多数,白细胞只是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2%,失去后,骨髓等造血组织,会在1-2小时内产生新的白细胞,因此不用担心白细胞的流失,更不会因为失去1%的白细胞而导致人体整个免疫系统“崩溃”。

但不建议献血后,马上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误区五:献血后会发胖?

不少爱美的女性还听说过献血会发胖的传闻,对此专家表示,献血发胖往往是献血者在鲜血后过量进补造成的,就目前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献血后完全没必要多吃,或者进补各类营养品。

一般献血后,当下可喝点水或饮料补充水分,之后可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误区六:未生育男性献血“伤精”?

很多未婚男性献血时都会遭到长辈的反对,认为未育男性献血后,会伤“精血”,虚亏的同时还可能影响生育……

专家表示,其实生育能力取决于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受精卵的状况,跟献血真的没半毛线关系。

贫血?伤精?会上瘾?献血这些“危害”,对的没几个!

误区七:经常献血会“上瘾”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在网上或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献血的次数,10次、20次甚至更多,这也无形中让不少人认为献血会导致上瘾。

很多人把无偿献血当做一种荣誉,因此有经常献血的习惯,只能说献血会让你的心理上上瘾,但生理上则不会。因为它不是吸烟或吸毒,没有上瘾物质的存在,献血也不会因为新血液产生过度,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

2018-06-08 10:30:00浏览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癫痫病人吃药两个月后发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癫痫病人吃药两个月后发病,可能是因为没有遵医嘱用药、药物剂量不足、疾病没有得到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加重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没有遵医嘱用药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时,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进行服用,可能会出现服药两个月后病情发作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并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药。2、药物剂量不足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时,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剂量不足,从而无法控制病情,引起癫痫发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同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3、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4、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没有注意饮食健康,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使癫痫发作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从而给身体带来损伤。患者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行改善,比如小米粥、玉米粥等,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进行危险的运动,比如滑雪、骑车等,以免癫痫发作时,出现意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脑电图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
癫痫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癫痫分类来进行判断。部分继发性癫痫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但对于原发性癫痫患者通常比较难治愈。 1、继发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器质性损伤之后出现的癫痫。器质性损伤的病因有很多,例如脑肿瘤、自身免疫性脑炎等。当颅脑发生器质性损伤时,局部病灶引起大脑皮质异常放电,即可诱发癫痫。对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通常采取药物或者手术的治疗方法,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导致的继发性癫痫,可以遵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或者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癫痫,例如脑肿瘤、肿瘤转移等,这类患者癫痫的治愈率较低,预后相对较差,可给予手术、放化疗治疗以及免疫治疗。 2、原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的患者通常病因不是很明确,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患者会存在颅内的异常放电,从而使患者出现发作性的神志不清,肢体的强直阵挛。对于这些患者需要针对性选用相应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例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如果患者规范应用药物治疗以后超过两年,仍然没有出现癫痫发作,可以逐步地减少抗癫痫药物使用剂量,直到停用抗癫痫药物。 患者出现癫痫病的症状时,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且遵医嘱服药,切记不要自己盲目增减药物的剂量。饮食方面要学会合理膳食,不要喝浓茶、浓咖啡等饮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糟鼻真的治不好吗
酒糟鼻并非治不好,尽管其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比如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导致患者自信心受挫。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甚至临床治愈的。在现代医学领域,针对酒糟鼻的治疗手段极为丰富。处于红斑期时,外用的甲硝唑凝胶、壬二酸乳膏能发挥抗炎、杀菌的功效,有效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红斑症状。口服小剂量的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可从内部调节机体炎症状态,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步入丘疹脓疱期,除上述治疗方式外,激光治疗能精准作用于扩张血管,不仅减轻红斑,还能抑制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外观。到了鼻赘期,外科手术治疗能够直接修整鼻部外形,去除增生组织,助力鼻部恢复正常形态,多管齐下为治愈酒糟鼻提供了有力保障。酒糟鼻在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有效应对方案。在初期红斑期,病情较轻,此时若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规范使用外用药物,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保持规律作息,多数患者可有效阻止病情发展,促使红斑逐渐消退。进入丘疹脓疱期,综合运用口服和外用药物,并结合激光等物理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炎症,消除丘疹和脓疱。即便病情发展到鼻赘期,虽然相对严重,但通过手术等治疗方法,仍可显著改善鼻部外观,恢复鼻部正常结构与功能,这充分说明各个阶段的酒糟鼻都具备治愈的可能性。一旦发现鼻部及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等疑似酒糟鼻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依据病情严重程度、所处分期等,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