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朝阳医院杨新春:预防卒中需关注房颤 应提高公众认知

杨新春 心脏中心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积极开展主题为“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义诊和患教活动,提醒公众关注“房颤”这个发病隐秘、后果严重、公众认知极低的疾病。

  与谈虎色变的“心脏病”“冠心病”“脑梗塞”不同,“房颤”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更不知道房颤会导致卒中,后果严重。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当,但从过去三年的百度搜索指数可以发现,公众主动搜索房颤的频次还不及冠心病的1/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杨新春主任说:“即便是在房颤患者当中,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也不高,疾病知晓率仅为40%,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患者从来没听说过房颤,更不要说它的危害了。其直接后果是房颤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治疗的顺应性低,贻误诊疗时机的情况普遍。”

  与此对应的却是房颤的严重后果。房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残病死率,百姓耳熟能详的卒中、心梗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之相关。杨新春主任说:“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死亡率超过50%,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

  有鉴于此,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拜耳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国房颤日”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举办。杨新春主任说:“朝阳医院作为房颤中心项目医院积极参与到本次‘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的全国性宣传活动当中,希望更多百姓了解这个疾病,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如果出现心跳不规律、砰砰(乱)跳、疲惫、眩晕,或者呼吸短促,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目前我们医院有操作方便的房颤筛查设备,30秒就可以出结果。发作时心电图结果可以诊断房颤,延长监测时间(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提高房颤诊断率。”

  杨新春主任补充说:“朝阳医院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促进房颤早期筛查、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房颤新型治疗手段、开展房颤综合管理,逐步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减轻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作为地区的带头医院,我们还将帮助周边地区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房颤规范管理项目。相信在未来,随着房颤中心的不断建设,我省房颤规范化诊疗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大幅提高。”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 抗凝是关键

  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导管射频消融、药物、电复律等。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杨新春主任表示,抗凝治疗贯穿房颤治疗的始终。在临床上,经常推荐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该类药物通过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X产生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使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疗效和安全性确切。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发作时症状比较明显、相对比较年轻或者因为房颤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杨新春主任说还可以考虑导管消融,争取根治房颤。

2018-05-31 00:54:52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卵巢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非疾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等。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及时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部分遗传性卵巢肿瘤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必要时可遵医嘱考虑预防性手术,如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长期的雌激素水平过高、促性腺激素失衡等情况,可能刺激卵巢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引发卵巢肿瘤。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卵巢肿瘤,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甲地孕酮、炔诺酮等,以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内,形成异位囊肿,长期的异位内膜刺激可导致卵巢组织发生病变,增加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根治性手术等。3、感染:腮腺炎病毒、淋病奈瑟菌等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感染可能引起卵巢组织的炎症反应,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促使卵巢细胞异常增殖。在感染初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以控制感染,降低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若发现腹部有异常肿块、腹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吗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其生长方式与生物学行为和恶性肿瘤有着明显区别,不过因其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在临床治疗中患者需谨慎对待,以确保得到妥善医治。从组织学角度来看,牙源性角化囊肿有着独特的结构。其囊壁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无上皮钉突,基底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排列整齐,似栅栏状。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这些特征表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细胞形态和排列相对规则,没有恶性肿瘤细胞那种明显的异形性和无序增殖现象,符合良性肿瘤的组织学表现,从根本上决定了该肿瘤的良性属性。在生长方式上,牙源性角化囊肿通常为膨胀性生长,呈单房或多房性,缓慢地向周围组织扩展。其不像恶性肿瘤那样具有侵袭性,会侵犯并破坏周围的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等结构。虽然可能会对周围的骨质造成压迫吸收,引起颌骨的膨隆变形,但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压迫性改变,而非恶性浸润。并且,不会发生远处转移,这是良性肿瘤区别于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其良性肿瘤的特点。一旦确诊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如根尖切除术。术后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口腔X线等检查手段,监测囊肿是否复发。若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的症状区别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在症状上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肿块质地及全身表现等方面。1、生长速度:良性卵巢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大小,患者可能在偶然的妇科检查中发现。而恶性卵巢肿瘤生长迅速,短时间内肿瘤体积可明显增大,患者可自觉腹部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2、肿块质地:良性卵巢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质地均匀,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而恶性卵巢肿瘤常为双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易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可在盆腔内触及固定的肿块。3、全身表现: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一般全身状况良好,无明显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而恶性卵巢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如肺部转移可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等。如果发现卵巢肿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超声、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同时,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可以治好吗
卵巢肿瘤的治疗结果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早期良性卵巢肿瘤经过恰当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对于晚期恶性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生广泛转移的情况,完全治愈往往较为困难。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瘤等,若发现及时,肿瘤体积较小且未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治疗相对简单。通过手术(如卵巢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就能达到治愈目的。另外,部分早期恶性卵巢肿瘤,如Ⅰ期卵巢癌,癌细胞局限于卵巢内,尚未扩散至其他部位。此时,规范的手术治疗,包括子宫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再结合术后辅助化疗,五年生存率较高,许多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当卵巢肿瘤发展至晚期,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生广泛转移时,治疗难度极大。晚期卵巢癌常侵犯周围组织,如子宫、输卵管、膀胱、直肠等,还可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肺部、骨骼等远处器官。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癌细胞,且术后易复发。化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生长,但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此外,患者身体在肿瘤消耗及治疗副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状况逐渐变差,难以承受高强度治疗,使得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若确诊,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分期。良性肿瘤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需遵循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做手术风险大吗
卵巢肿瘤手术风险大小不能一概而论。若肿瘤为良性、体积较小,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通常不大;然而,当肿瘤为恶性、体积巨大或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时,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大。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常见的卵巢囊肿,若肿瘤直径较小,一般在5厘米以下,且生长位置较为表浅,未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医生能够在腹腔镜下清晰地观察肿瘤位置,完整地将其剥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同时,若患者年龄较轻,身体素质佳,心肺功能良好,能较好地耐受手术及麻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如伤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在较低水平,整体手术风险不大。若卵巢肿瘤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手术范围往往更广。不仅要切除肿瘤组织,还需清扫周围淋巴结,甚至可能涉及子宫、输卵管等邻近器官的切除,手术操作复杂程度大幅增加。此外,恶性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当肿瘤体积巨大时,会占据盆腔及腹腔大量空间,导致手术视野受限,解剖结构辨认困难,进一步加大手术难度。再者,若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无法承受长时间手术和麻醉带来的身体负担,术后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高,会使得手术风险显著增大。发现卵巢肿瘤后,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如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CT等,明确肿瘤性质、大小及位置。若为良性且符合观察条件,可定期复查。需手术时,如卵巢切除术,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术前做好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