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完美收官

  2018年5月2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心身医学学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承办的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完美收官

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完美收官

  论坛伊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原所长于欣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痴呆的预防策略”的主旨发言,于欣教授从痴呆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防治、非药物干预措施等方面对痴呆病进行了全面讲解,指出目前没有药物有确切的预防痴呆效果或可以接受的获益风险比,但是通过增加晶态智力、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消除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痴呆发生的风险。

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完美收官

  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副院长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中医学对心身医学的认识与思考”的主旨发言。郭蓉娟院长对心身医学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了高度概括,从中西医心身医学发展史比较、中医心身医学的特色与不足和临床循证及机制的示范研究三方面来阐述中医学对心身医学的认识与思考,指出中医学在心身医学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理论总结,但是在机制及临床循证等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了系列课题研究,得到了可喜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心身同治”的现实意义。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魏镜主任给我们带来题为“心身医学技能培训”的报告。开篇以德国1198名心理医生由于治疗技术的差异给患者造成完全不同的治疗效果作为切入,提出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魏教授介绍了SGIPPS项目,即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高级培训,项目主要针对精神科医生,培训以提高临床心身医学技能为主。接下来对于培训课时、方法、内容以及基本主题给在场听众做了详细介绍,演讲最后更以一段学员访谈视频作为收尾,给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使大家神往不已。

  随后,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睡眠研究中心黄俊山主任为听众介绍了中医神志学说及现实意义,从神魂魄的理论渊源、生理基础及三者相互关系这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基于神、魂、魄的理论指导心理疗法的临床意义,并将其升华为“情疗”、“心疗”、“意疗”。进而揭示了心理疗法对临床疗效的帮助作用以及“心身同治”的中药临床意义。

  接下来,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彭丹涛教授讲述了“认知障碍与抑郁焦虑症状及处理”的论题,以老年痴呆病例为例,从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规律性阐释了器质性疾病共同的物质基础,讲述了认知障碍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深圳市中医院的虢周科主任进行了题为“临床状态医学模式”的汇报。虢主任认为,现代医学模式和概念落后,不能较好地诊疗患者、促进医患沟通,且中西医的结合差强人意,即中医没得到升华反而西化严重。由此虢教授指出医学应该向哲学学习,提出了“状态医学模式”的概念,呼吁大家关注疾病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虢教授最后提出要将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加入辨证论治处方,使得中药、中成药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

  接着,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宋采教授带来题为“小胶质和星胶细胞在抑郁症中的拮抗和协同作用”的演讲。她指出,小胶质细胞通过M1和M2表型以神经炎症或神经保护的方式来调节大脑功能,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抗炎的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蛋白可支持神经再生,揭示了小胶质和星型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不同的角色,最后提出了大脑中存在于MI和M2之间、星形胶质细胞和抗炎因子之间、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三对不平衡。从国际前沿的药理实验角度为听众带来一场国际级学术演讲。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杨秋莉主任为大家讲述了“叙事医学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意义与优势”。杨教授从叙事医学的概念、核心、基本素质、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她指出,叙事医学主要用于探讨文学叙事能力对于医学的积极意义,其核心在于共情与反思,其基本素质是高质量的聆听、医者的好奇与尊重、跟随与陪伴,是一种强调“全人医学”的临床实践形式”。叙事医学实践在心身疾病治疗中体现心身共治的具体实践形式,使偏于理论的医学人文在临床得到了具体落实和体现,充分体现了心身共治的“全人医学”理念,突显了医学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孙新宇主任带来题为“脑部疾病临床实践中焦虑、抑郁问题的识别”的演讲,孙教授从器质性情感障碍概述、脑部疾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了器质性情感障碍从诊断到治疗的重要性。提出情感障碍贯穿帕金森病、痴呆、癫痫的始终。帕金森病情感障碍的表现特点为更重的神经损害、更突出和广泛的神经退行性改变、更明显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同类型病例损害的痴呆病人表现出的情感障碍不同,并强调抗癫痫药物具有加重情感障碍的副作用及团队协作在情感障碍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张捷教授讲述了中医非药物治疗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张教授在临床上善于将针灸、走罐及八段锦等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她认为,这些中医非药物疗法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疗效可靠、适应症广泛、安全系数大,可以与其他疗法协同综合治疗,使之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教授为我们带来“躯体症状障碍的解读”,从躯体症状障碍的历史、类别、诊断、鉴别、临床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胜利教授强调了“躯体化”疾病的概念范围,指出不是说不清的身体症状都叫“躯体化”;并在诊断方面对比了DSM-5及DSM-4的区别与关系;紧接着从一则病案入手,详细讲解了临床医生常见的误区;最后解读了临床中需要鉴别的其他躯体疾病、疑病症、惊恐障碍等,并给出临床处理建议,让我们对躯体症状障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伯华教授为我们深入详解了她对情志郁结的认识。从情志是什么、情志郁结的理论渊源、结构、情志认知的主要问题、中医情志顺势心理治疗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展开讲解。张教授认为情志是情感、体感的整合体,而情志郁结是心理、心身障碍下的情志状态,俗称“心结”;随后,以偏瘫患者为例,从个案引出卒中后偏瘫患者情志郁结的特征;最后提出中医情志顺势心理治疗应视人五态而治,标本兼治。演讲内容丰富而生动,使听众均收获颇多。

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完美收官

  本论坛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对心身医学的中西医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将中西医防治心身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在心身医学领域为中医和西医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共同开拓临床诊治思路、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对促进当今诊疗理念和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各学科“心身同治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来自全国18个省市3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班的学习和交流。论坛学术氛围浓厚,授课专家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学员一致好评。

   编辑:李阳、张胜利

2018-05-29 18:25:29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咳黄痰能吃什么水果
出现咳黄痰的症状,通常可适量食用柚子、枇杷、雪梨等水果。1.柚子首先,柚子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水果。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此外,柚皮中还含有柚皮苷成分,对缓解咳嗽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但柚子本身属于偏酸的凉性水果,因此需要控制摄入量,避免出现牙齿敏感、腹痛腹泻等问题。2.枇杷其次,枇杷中富含各种维生素、果胶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适当补充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对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枇杷味甘性凉,归脾、肺经,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人群可能对枇杷中的某些特定蛋白质成分过敏,因此可能会在食用后出现皮肤轻微发红、瘙痒等症状。3.雪梨最后,雪梨也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同时,雪梨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对降低痰液黏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由于雪梨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机酸成分,因此过量食用可能会引发血糖升高、胃肠不适等问题。综上所述,咳黄痰期间通常可以吃柚子、枇杷、雪梨等水果,但要注意控制进量。同时,上述水果食用前,务必要用凉开水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的灰尘、虫卵、农药等物质,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坐着气喘吁吁是怎么回事
坐着气喘吁吁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首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的。该病患者常因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胸闷胸痛、左肩放射痛、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不适症状。2.急性心肌梗死其次,急性心肌梗死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此外,长期吸烟、高脂血症、体重超标、情绪剧烈波动、气温骤变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该病。患者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端坐呼吸、双眼黑曚、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症状,常与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肌细胞死亡有关。3.主动脉瓣狭窄最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瓣膜部位退行性变等因素引发的主动脉瓣狭窄,也可能会导致端坐呼吸的症状出现。同时,该病患者还可能会因主动脉瓣增厚粘连、瓣口狭窄的原因,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突发晕厥等严重问题。综上所述,患者出现坐着气喘吁吁的症状,多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同时,建议患者积极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积极遵医嘱进行治疗。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咳嗽、喉咙痒、气喘怎么办
咳嗽、喉咙痒、气喘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一般可通过止咳治疗、平喘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止咳治疗首先,针对咳嗽的症状,常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盐酸氨溴索等药物进行治疗。右美沙芬常用于不伴有咳痰的咳嗽症状,该药通常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咳嗽中枢,来起到缓解咳嗽症状的作用。而盐酸氨溴索则是通过稀释痰液黏度、促进痰液咳出,来改善咳嗽、咳痰的症状。2.平喘治疗其次,针对气喘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多索茶碱等药物进行治疗。沙丁胺醇属于支气管解痉药物,通过缓解气道肌肉痉挛,来起到平喘的作用。而多索茶碱则属于支气管扩张剂,常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来起到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气喘症状的作用。3.对因治疗此外,患者除了需要遵医嘱对症治疗外,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通过对因治疗从根源上改善不适症状。若咳嗽、喉咙痒、气喘的症状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则可遵医嘱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类型,选用头孢克肟、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上述症状与过敏反应有关,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患者恢复期间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并保持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常对改善上述不适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