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大内高手”云集,只为患者健康!

  看到这个题目,您是不是想到了这些武艺高强的护卫?但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些“大内高手”一点也不比他们逊色!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分泌科经常能看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者。但是慢性病不同于其它疾病,患者的自身管理对病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慢性病,就成了令很多患者犯愁的难题。他们往往不是方法不对,就是自律不足,很难因患病的需要而习得科学健康的生活规律,为控制病情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北京医院的内分泌科病房里,患者学到科学知识并管好自己的慢性病,还真不难!这里的医护团队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大内高手”!而“大内高手”的组合服务,让这里的患者不仅满意度高,而且真真正正地掌握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方法,带着“医书”走出院门。

  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护理团队总是希望在工作中,不断地寻求一种能够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其良好的服务功能二者有机结合的形式,以此拓展并延伸护理工作的内涵,进而提升整个内分泌专科护理团队的服务水平。这个想法得到了科主任郭立新教授的大力支持。很快,一支内分泌科微型多学科合作的优秀医护团队(Mini-MDT)组建了出来。

  这是一支“以每位患者为中心”的医护团队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组建的这支以“病人为中心”的微型多学科协作医护团队,共有5类人组成。团队中不仅有糖尿病专科护士、医生、病人的责任护士,还同时配有药师和营养师。这里,专业团队与患者本人都会参与到共同管理自己所患的慢性疾病中来。团队的分工明确且成体系,团队中医生将会参与疾病全过程的诊治;药师则会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的用药指导;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特异性的运动及饮食宣教指导,而糖尿病专科护士和病人的责任护士则会参与到这中间的每个环节,与医生一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辅助诊断,对患者的健康进行督导,同时审核医嘱并执行。这支微型团队能够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管理,并引入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为患者带来个体化的诊疗及护理,使得内分泌科病房的患者对病情的自我控制及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突破。

  在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里,这支多学科协作团队紧密配合,共同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慢病壁垒。同时,这种Mini-MDT的模式也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医疗团队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这种医护间的紧密合作还带动了内分泌科护理团队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科室的护士有机会多次参与大型的学术交流会议,汲取最新的医学知识与服务内涵,不断深化护理工作。同时,内分泌科的护理团队还参与该科医师编著的内分泌相关书籍,加强学习,并且使医护间多个学科资源不断整合,真正塑造出一支“以每位患者为中心”活跃度极高的医护团队。

  护理团队为患者变着花样做健康宣教

  为了能够将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住院患者并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内分泌护理团队还在工作中探索出多种新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

  针对住院患者,护士会定期开展个性化的一对一健康教育。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健康方案,建立健康宣教床头提示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以点带面开展同伴教育。科里的示教室每周二都会为住院患者举办“健康小讲课”,每月还会请科内的专家举办“专家大课堂”。这些课程都为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提供了权威的内容。

  在科室楼道设立内分泌科宣传栏普及健康小知识。随着数字医疗平台的推广,健康教育的形式从纸上走到了屏幕上,患者床头均设有数字医疗平台系统(小型液晶电视),集娱乐、宣教、满意度调查、信息整合于一体,护士也可利用掌上iPad 及易化车等电子工具进行视频或ppt宣教。科里还特别开辟运动园地,为患者定时播放运动视频带动患者进行抗阻运动,减轻护士工作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让住院的患者更能主动依从医生及护士的指导。在糖尿病并发症筛选检查中,护士承担很多工作,例如谷爱民老师承担着肢体动脉检查、肌电图、眼底照相等检查项目。对于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也颇有经验,门诊糖尿病护士王忆力老师,不仅承担着检测血糖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检查的任务,同时也对患者的血糖监测、生活方式等进行指导,耐心、细心、热心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每月举办专家大课堂,每年组织糖尿病患者联谊会,寓教于乐,带动了医护团队与出院患者的互动。病房护士每周二专人为患者电话随访,用专业的知识督导患者监测血糖的同时解答患者居家的疑问,提高满意度的同时,侧面留住了患者的资源。

  这支团队满载荣誉,但谦称一直在路上

  自2013年内分泌科新病房成立以来,她们团结一心,情同手足,同舟共济,创先争优,满墙的荣誉是对她们最真切的肯定和赞许。2014年创建了院级巾帼文明岗,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院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团队注重病房整体发展和建设,2017年E04病房被评为国家卫计委“五四红旗团委”,国家卫计委“先进工会小组”,建病房以来,护理团队先后获得护理部奖项20余项。两名护士长分别任北京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内分泌护理团队在科研、带教、护理能力各方面均有所成。科研方面,内分泌科护士长武全莹承担院内课题及“科技新星”课题,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鼓励全科护士提高护理科研意识及能力。带教方面,内分泌科现有7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018年拟培养专科护士2名;在国内首次开展护士糖尿病神经病变标准化筛查,积极参加中国首届胰岛素泵师培训项目,为以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做准备。2016年成功举办糖尿病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017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第一届糖尿病诊治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并拟于2018年八月开展“第二届糖尿病诊治护理新进展培训班”。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创新护理模式,例如:床头健教卡、责任组病情一览表、微笑天使、电话随访等举措提高满意度,全年满意度95%以上。武全莹护士长也荣获北京市卫计委优质护理示范个人奖。王忆力老师和谷爱民老师为多家医院培训糖尿病周围神经筛查人员,北京医院内分泌医护团队同时也是一支与时俱进的队伍,积极掌握内分泌相关新技术、新业务,如胰岛素泵、“瞬感”的应用,2017年11月引进了无针注射装置,为恐针及皮下硬结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瞬感血糖监测技术更是增加了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现已经在病房少数人群试用。

  在这样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大内高手”云集,用她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医护协作模式,探索健康教育形式,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素材提供:内分泌科

  编辑制作:宣传处

2018-05-25 09:43:15浏览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输卵管肿瘤手术后可以长久不复发吗
输卵管肿瘤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因肿瘤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良性肿瘤可能会长久不复发,而恶性肿瘤则存在复发的风险。对于输卵管肿瘤手术后的患者,无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良性肿瘤的细胞生长相对有序,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其边界通常较为清晰。在手术过程中,如果能够完整地将肿瘤切除,去除了所有的病灶,那么术后一般不会有肿瘤细胞残留,也就大幅度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而且,患者在术后若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身体的内环境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组织细胞功能,进一步减少了肿瘤复发的几率。因此,在成功切除良性输卵管肿瘤后,多数患者可以实现长久不复发,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然而,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侵袭性和转移性。即使在手术中尽可能地切除了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但可能仍有一些微小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这些癌细胞在术后可能会继续生长,导致肿瘤复发。此外,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低下,或者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那么肿瘤复发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患者术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有助于整体健康水平。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并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史珂慧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肾上长肿瘤有哪些症状
肾上长肿瘤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患肾肿瘤的风险。1、血尿:这是肾肿瘤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即患者可以肉眼看到尿液颜色变红,有时是全程血尿,有时仅在排尿终末出现血尿。出血原因是肿瘤侵犯肾盂或肾盏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尿通常是突然发生,有时可能会自行停止,但容易反复出现。2、腰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腰部或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主要是因为肿瘤生长使肾包膜张力增大,或者侵犯周围组织、压迫神经等引起。如果肿瘤侵犯到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还可能出现肾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在身体活动、劳累后可能会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3、腹部肿块: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患者或医生在进行腹部触诊时,可能会摸到腹部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可能不光滑,位置一般比较固定,有时还会随着呼吸上下移动。早期肿瘤较小时,肿块通常难以触及,只有当肿瘤体积较大,一般直径超过5厘米时,才更容易被摸到。如果发现有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如肾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肾肿瘤。同时,避免接触一些可能的致癌物质,如化工原料、放射性物质等,也对预防肾肿瘤有一定意义。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实体肿瘤性肾病能治愈吗
实体肿瘤性肾病能否治愈不能一概而论。若肿瘤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积极治疗后存在治愈可能;但如果肿瘤已发展至晚期,引发严重的肾脏结构破坏与功能衰竭,或患者无法耐受治疗,治愈难度极大。在实体肿瘤性肾病早期,肿瘤尚未发生广泛转移,对肾脏的影响多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少量血尿等,肾脏功能仍处于代偿阶段。此时,若能及时发现肿瘤并进行根治性切除,同时配合免疫调节、控制蛋白尿等针对肾脏病变的治疗措施,肾脏功能有望逐渐恢复。例如,一些由肾细胞癌引发的肿瘤性肾病,早期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结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减少蛋白尿,部分患者的肾脏病变可得到逆转,实现临床治愈。此外,若患者身体素质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及后续辅助治疗,也可为疾病治愈提供有利条件。当实体肿瘤发展至晚期,癌细胞发生广泛转移,对肾脏的损害往往呈进行性加重。肿瘤可直接侵犯肾脏组织,破坏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或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肾脏的严重病变,导致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同时,晚期患者常因肿瘤消耗出现恶病质,身体虚弱,难以耐受手术、化疗等积极治疗手段。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药物相关肾损伤,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即便进行透析等替代治疗维持生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肿瘤对肾脏及全身系统的损害,使得病情难以控制,治愈希望渺茫。确诊实体肿瘤性肾病后,应尽快完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及肾脏穿刺活检等检查,明确肿瘤分期和肾脏病变程度。早期患者建议优先治疗肿瘤,选择肿瘤根治手术切除或联合放化疗。晚期患者以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可采用姑息性治疗控制肿瘤,配合透析治疗维持肾脏功能。
李名钊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肾肿瘤切除肾后能彻底治愈吗
当肾肿瘤处于早期阶段,且为良性肿瘤或者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细胞癌,通过手术切除患侧肾脏,有可能将肿瘤细胞完全清除,实现彻底治愈。然而,若肾肿瘤已发展至中晚期,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即便切除肾脏,也往往无法彻底清除体内所有肿瘤细胞,难以实现完全治愈。对于早期肾肿瘤,尤其是直径小于4厘米的肾肿瘤,多数为局限性生长,未侵犯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若为良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嗜酸细胞瘤等,手术切除患肾后,体内不存在肿瘤细胞残留,可达到治愈目的。在恶性肿瘤方面,早期肾细胞癌,如Ⅰ期肾癌,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后,很大比例的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瘤生存,可认为达到临床治愈效果。这是因为在疾病早期,肿瘤细胞尚未扩散,手术能够精准切除病灶,有效阻止肿瘤进一步发展。当肾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情况则不容乐观。此时,肿瘤可能已经侵犯到肾周脂肪、肾静脉、下腔静脉等周围组织和血管,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如肺、骨、肝等部位转移。即便切除患侧肾脏,残留的肿瘤细胞会在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繁殖,引发肿瘤复发。例如,转移性肾癌患者,单纯肾切除术后,转移灶依然存在,疾病会持续进展,难以通过手术实现彻底治愈。中晚期肾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更为复杂,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常规手术无法完全清除全身各处的肿瘤细胞,这使得彻底治愈成为难题。肾肿瘤切除肾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对于中晚期肾肿瘤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辅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