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年纪轻轻,卵子却快“耗竭”了!女人如何保养卵巢?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夏薇主任医师

  35岁的邓女士在一家外企做高管,平时工作忙碌,出差、应酬都比较多,与丈夫结婚好几年,想要生小孩,但几次造人都未果。邓女士情绪也一度比较沮丧,2016年邓女士转诊至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寻求助孕治疗。通过对邓女士进行卵巢功能评估检查,显示患者双侧窦卵泡数目减少,卵巢功能相关的激素水平降低,提示邓女士卵巢储备下降,卵巢内卵子快要“耗竭”了。

  拿到检查结果,邓女士整个人都有点懵了:“我觉得自己年龄并不大呀,怎么就卵子快要‘耗竭’了?”

  “我以为月经量少、推迟都是内分泌的小问题......”

  “卵巢储备下降,是不是就意味着受孕的机会渺茫了?”

  经过针对性地治疗,并通过采取试管婴儿技术,邓女士去年成功分娩了一名健康男婴。

  AMH是目前评估卵巢储备最为敏感的指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夏薇主任介绍,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多年不孕或准备生育二胎的患者,主动要求检查卵巢储备功能,来判断自己还有没有生的机会。

  那么,什么是卵巢储备?用什么指标来评估呢?

  卵巢储备:是指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形成可受精卵母细胞的能力,表现为卵巢中存在的卵泡数量及其内卵子的质量。

  目前,临床上用来评估卵巢储备的指标主要包括年龄、基础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抑制素B、基础卵巢体积等。

  “近年来借助AMH的测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比基础FSH预测卵巢储备的价值更高。”夏薇说。

  AMH由出生后生长卵泡的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相对恒定,随时可以采集血样进行检测,及时反映卵巢储备变化的趋势,因此检测AMH并对生育期女性进行适时的生育指导非常必要。研究表明,血清基础AMH水平在0.5-1.1ng/ml之间时预示着卵巢储备下降,生育力明显降低。

  因此,可以说,AMH是目前评估卵巢储备最敏感的指标。

  实际年龄并不等于卵巢的生物年龄

  年龄是最常用的评估卵巢储备的指标。高龄女性的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导致自然妊娠率降低。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年龄并不能代表卵巢功能的真实状态。

  年龄并不是预测卵巢储备的绝对指标。一些年轻女性的卵巢储备下降,表现为AMH降低,也就是说,实际年龄并不等于卵巢的生物年龄。

  对于年轻女性,检测AMH水平,评估卵巢储备,避免错过最佳的生育年龄;对于高龄女性,检测AMH水平,可准确评估目前的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以指导进一步的助孕决策。

  23—30岁是最佳生育年龄段

  “女性的卵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23~30岁是最佳生育年龄段,错过了这个年龄,生育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一个残酷却无法避免的现实。”夏薇解释,特别是过了35岁以后的女性,可能要面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怀孕的成功率也下降,仅为25岁时的50%。

  除此以外,高龄女性怀孕还会因为卵细胞质量下降,与精子相遇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质量降低,加上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发生胚胎停止发育、流产等风险也会激增。

  “像之前案例中邓女士的检查结果,我们就建议患者尽快接受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时间上需争分夺秒,利用患者仅存的宝贵卵子资源尽快采取试管婴儿技术助其怀孕。”夏薇主任提醒,建议高龄女性在尝试自然受孕半年内仍没有成功的需积极寻求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

  另外,高龄女性在成功怀孕以后更要重视和加强对各类孕期检查,定期复诊,并接受产前筛查诊断,为分娩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好积极的准备。

  日常生活如何爱护自己的卵巢?

  经常看到一些美容店宣称可以通过药物(精油)按摩、服用某些保健品延缓卵巢早衰,真的有作用吗?夏薇主任提醒,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不用盲目听信。

  现代职业女性往往面临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很多女性为了在年轻时候拼事业,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身体“满负荷”,或者人流次数过多,等到想要孩子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日常调节好自己的饮食、作息,加强锻炼,适度减压,其实就是对卵巢最好的保养。

  1、饮食方面

  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习惯方面,要坚持经常喝牛奶,摄入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不节食不过食,做到营养均衡。

  2、锻炼身体

  注意劳逸结合,经常锻炼身体,慢跑、瑜伽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通过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最好11点之前能入睡,保障充足的睡眠。

  4、保持愉悦的心情

  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学会给自己减压,保持愉悦的心情。 (通讯员:黄月星、祝亚桥)

  链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介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从2008年起正式开展夫精人工授精,完成夫精人工授精3000余例,临床妊娠率居国内先进水平。2016年,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试管婴儿”技术正式运行评审。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希望,在患者中赢得称赞和口碑,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专家介绍

  夏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不孕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对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能熟练开展各种妇产科的腹式、阴式手术,熟练掌握各种腔镜及微创手术。现主要从事不孕症的诊治工作,对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妊娠率居国内领先水平。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2018-04-08 11:34:08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气管疾病遗传吗
支气管疾病多数不遗传,如支气管炎多因感染、理化刺激等非遗传因素引发。但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存在遗传倾向,囊性纤维化等家族性疾病也可致支气管病。但有遗传倾向不代表必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也有影响,有倾向者要定期体检监测。比如支气管疾病中的支气管炎等常见的支气管疾病通常是由感染、理化刺激、过敏等多种非遗传因素引起的。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而非直接由基因决定。例如,急性支气管炎常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支气管炎则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在治疗上主要依赖于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抗炎、止咳祛痰等措施,而非针对遗传因素的治疗。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大部分支气管疾病并不遗传。然而,某些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疾病,如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确实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过敏体质、气道反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又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支气管哮喘等遗传倾向较强的支气管疾病,其子女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应增加。此外,一些家族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等,也可能导致支气管疾病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某些支气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疾病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遗传只是疾病发生的一个可能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也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对于有遗传倾向的支气管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徐嘉文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瓷娃娃是什么病,遗传吗
瓷娃娃病一般指成骨不全症,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骨骼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成骨不全症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目前已知多个相关致病基因,其中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突变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Ⅰ型胶原蛋白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和韧性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会使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结构出现异常,导致骨骼脆弱,轻微的外力,如日常活动、碰撞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这种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父母一方患有成骨不全症,其生育的子女中,可能会有一半面临患病风险。除了基因遗传外,少数情况下也存在新生突变导致的成骨不全症。即父母双方均无致病基因,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或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基因自发发生突变,从而导致胎儿患上成骨不全症。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突变类型,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遗传风险。若家族中有成骨不全症患者,或怀疑自己可能携带相关致病基因,有生育计划时,应进行遗传咨询。通过详细的家族病史分析和基因检测,评估胎儿患病风险。孕期可通过羊水穿刺、绒毛膜取样等产前诊断技术,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骨折发生几率。在治疗方面,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遵医嘱使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有必要吗
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十分必要。对于考虑进行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的个体,建议优先选择具备资质、信誉良好的专业医疗机构或基因检测机构。检测前,务必与医生或遗传咨询师深入沟通,全面了解检测的目的、流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局限性。遗传性皮肤病种类繁多,症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仅依靠传统临床诊断方式,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基因检测能够精准定位致病基因的具体突变位点,为明确诊断提供关键依据。比如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其不同亚型在外观表现上极为相似,仅靠肉眼观察和常规检查很难区分,但通过基因检测,可清晰辨别出不同的致病基因,从而实现精准诊断,避免因误诊导致的治疗偏差。从家族遗传风险防控维度而言,基因检测对有遗传性皮肤病家族史的人群意义重大。通过检测明确家族中致病基因的存在及类型,可对家族成员进行患病风险评估。对于夫妻双方,如果家族中存在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在生育前进行基因检测,能准确知晓生育患病子女的概率。在孕期,借助羊水穿刺、绒毛取样等产前诊断技术,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可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而辅助夫妻做出科学合理的生育决策。若检测出携带致病基因,应定期进行皮肤及相关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端倪并及时干预。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阻肺一般能活几年会遗传吗
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能活10-20年。但这并非绝对,实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而病情严重且控制不佳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更短。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一般较好。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有效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如常用的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可迅速作用于气道,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同时,长期家庭氧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从而延长生存时间,使多数患者的生存期在10-20年之间。除了治疗因素外,影响慢阻肺生存期的因素众多。病情严重程度是关键因素,早期慢阻肺患者症状相对较轻,肺功能受损程度较小,病情进展缓慢,生存期较长。而晚期患者肺功能严重下降,常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患者的依从性,也会影响疾病的控制和生存时间,依从性好的患者往往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若患有慢阻肺,建议立即戒烟,减少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定期到医院复查肺功能,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