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神们注意啦!这些肾脏病女性更易患

侯凡凡 肾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今年的38有点特别,除了众所周知的国际妇女节,还是世界肾脏病日。每年3月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肾脏,关爱女性健康”。今天上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领衔的南方医院肾内科团队及广东省肾脏病研究团队在医院举办了义诊活动,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健康与肾脏病。侯凡凡院士表示,有一些肾脏疾病女性更容易患,如红斑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她提醒,由于生理构造影响,女性泌尿系统更容易感染,当有下尿路感染时应及时就医,以免累及上尿路。

女神们注意啦!这些肾脏病女性更易患

  女性尿路易感染

  患病应及时治疗

  侯凡凡院士表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当局部的卫生情况不理想,或处于特殊时期如月经期、孕期、激素水平降低的老年期,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又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为膀胱炎、尿道炎。 “下尿路感染如果及时干预是很容易治愈的。”侯凡凡院士表示,“上尿路感染则严重得多,从症状看,下尿路感染极少发烧,而肾盂肾炎常常伴有发烧、腰痛、肾区痛等明显症状。”

  侯凡凡院士提醒,如果泌尿系感染一直反复发生而不进行规范治疗及时干预,导致慢性肾炎,最终的走向就是肾功能衰竭,即我们常说的尿毒症

  日常应该如何防尿路感染避免肾损伤呢?侯凡凡院士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同时,女性应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累及上尿路。

  孕期需特别关注肾脏健康

  肾病患者怀孕需谨慎

  妊娠,是女性独有的生理功能,而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也可导致肾功能的改变。部分没有原发肾病的患者也可能患病,即妊娠期肾病。

  有原发肾病的患者,妊娠更需要特别注意。侯凡凡院士提醒,怀孕可能会导致部分肾病病人病情加重,因此,有原发肾病的女性,孕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能否怀孕,孕期更需要医生的调整监控。

  对于不清楚自身肾脏健康状况又想备孕的女性,侯凡凡院士建议可以为肾脏做个体检,最简单方便的就是尿液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观察自身的尿液,从中获取一些肾脏健康的蛛丝马迹,如尿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色改变,血尿;尿量过少或过多等症状都提示肾脏可能出了问题。

  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

  尿毒症的三大源头需积极控制

  肾病中令人闻之色变的莫过于“尿毒症”,一旦当慢性肾病发展至尿毒症阶段,患者唯有靠终身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我国目前有一亿多慢性肾病患者,其中10%会发展为尿毒症,然而慢性肾病的知晓率才仅仅25%。”侯凡凡院士说。

  除了慢性肾炎,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尿毒症发生的主要源头。侯凡凡院士介介绍,目前,我国的尿毒症患者,45%由各类慢性肾炎发展而来,20%由糖尿病引起,17%由高血压导致。

  因此,预防尿毒症及时的控制源头疾病至关重要。

  “早就医,早控制。”侯凡凡院士呼吁。目前,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最终会并发肾病,如果原发病能得到良好控制,这个比例将会大大减少。

  据了解,如果不进行肾移植,尿毒症患者需要一周2-3次的透析,并且是终身。这不但给患者和其家庭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压力,也会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负担。并且,由于多重原因的影响,我国超百万的尿毒症患者中目前仅有44万接受了透析治疗。侯凡凡院士预计,县域内血透中心覆盖的推进、腹膜透析和家庭式腹膜透析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我们一定要重视慢性肾病,提升对慢性肾病的认识,不要等到肾功能全失去了才就医。”侯凡凡院士再次强调。(通讯员:李晓姗)

2018-03-08 20:36:38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指血液中检测到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通过自然感染后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存在是评估乙肝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义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明疫苗接种成功,机体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自然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者,则提示病毒已被清除;此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也可能见于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但此种情况抗体水平通常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以抗体滴度表示,滴度≥10mIU/mL通常认为具有保护性。对于接种疫苗者,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后1-2个月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效果。对于自然感染恢复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伴随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与疫苗接种者区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感染风险。在少数情况下,即使抗体阳性,仍可能发生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尤其是当抗体滴度较低或病毒发生变异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一个积极的检测结果,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确保健康状态。对于抗体滴度较低者,可考虑接种加强针,以维持足够的保护力。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奶疙瘩的功效与作用对乙肝有用吗
奶疙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充优质蛋白、增强饱腹感、补充能量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奶疙瘩对乙肝并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因其富含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乙肝患者补充营养,间接对病情的稳定和恢复起到辅助作用。1、补充优质蛋白:奶疙瘩由牛奶或羊奶制成,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身体多种生理功能,如酶的催化、抗体的形成、肌肉的构建等。食用奶疙瘩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适合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康复人群补充营养,增强身体修复能力。2、增强饱腹感:奶疙瘩质地紧实,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食用后在胃内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够长时间维持饱腹感。对于需要控制饮食量、管理体重的人群来说,奶疙瘩可以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在户外活动或工作繁忙无法及时进餐时,奶疙瘩也能快速缓解饥饿感,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3、补充能量:奶疙瘩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高能量物质,可为身体储备和提供热量,满足人体在基础代谢、体力活动等方面的能量需求;碳水化合物则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其快速分解产生的能量可及时补充身体消耗,尤其适合体力劳动者和运动人群,帮助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建议在食用奶疙瘩时,控制好摄入量,由于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对于患有高血脂、肥胖症等人群,需谨慎食用,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将奶疙瘩作为营养补充的选择之一,但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是什么
乙肝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主要感染肝脏细胞,进而引发乙型肝炎,会对人体构成重大威胁。了解乙肝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意义深远。乙肝病毒结构独特,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上含有乙肝表面抗原,这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也是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核衣壳内包裹着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这种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在体外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对一些消毒剂有一定耐受性。其复制过程较为复杂,病毒DNA进入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这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彻底清除的关键原因,cccDNA可长期稳定存在于细胞核内,不断转录出新的病毒基因组,导致病毒持续复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都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而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产后哺乳等途径传播给婴儿。性传播则是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对方体内。一旦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会侵入肝细胞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免疫系统识别到病毒后会发起攻击,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若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就会转为慢性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指标。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