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千万,警惕早期十大信号

  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以每年1.4%的速度增加,无论是患者总数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全球第一。专家预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我国老年痴呆人数将增至2000万。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记忆,精彩人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青教授介绍,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的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

  老年痴呆准确叫法应称为“阿尔茨海默病“(英文简称AD),随着人的衰老,患者的脑细胞出现急速退化,但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脑部功能逐渐减退会导致智力减退,产生情感和性格变化,病人有时非常抑郁,有时非常兴奋,最终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丧失。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千万,警惕早期十大信号

  85%就诊已是中晚期,警惕早期十大征兆

  “85%的患者一确诊就已是中晚期,能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患者只占15%,临床上老年痴呆的漏诊率接近1/3。”王青提醒,老年痴呆症有十大预警症状。

  1、记忆力逐渐减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

  比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2、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

  比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

  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4、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

  比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儿。明明在珠江医院,病人却说在宾馆。

  5、计算能力不行

  用“100-7“自测计算能力,减7连续发问5个,答对3个说明计算能力尚可,若错5个要小心。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比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7、不能把东西放在适合的位置

  比如:洗衣机是洗衣服的,病人却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8、情绪表现不稳

  比如:时而淡漠,时而兴奋,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9、性格转变

  比如: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10、判断力日渐减退

  根据天气穿衣,病人不能准确判断,导致冬天穿短袖,夏天穿秋裤。

  上述十个症状出现一个或多个,应该警惕老年痴呆症,建议到神经内科、精神科、老年科、认知障碍门诊这几个科室就诊比较适合。医生通常会给予专业的量表评估,配合头部磁共振、PET/CT、抽血等影像生化检查进行诊断。

  中年就痴呆逐年增多,卒中病人容易患上痴呆

  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王青表示,四五十岁就痴呆的人并不少见,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除了阿尔茨海默病,近年来血管性因素对痴呆发病的影像也日益突出。中国脑卒中病人数量庞大,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六成病人都是卒中患者。

  “卒中几乎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下降,大概7成小中风病人可逐渐出现痴呆。”他解释说,卒中发生后由于局部血管堵塞,造成局部脑神经细胞死亡,从而产生痴呆。

  卒中是否引起痴呆与卒中部位有关,发生在前额大脑皮层海马区域的卒中(这里的脑细胞是与认知相关的功能性细胞),那么这种卒中病人日后发生痴呆病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卒中病人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防治痴呆。(通讯员:伍晓丹)

  专家介绍

  

cn_s_113_530

  王青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导师。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博士),StanfordUniversity (博士后),新加坡神经内科注册医生,原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审稿评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全国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第一届及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专业特长:擅长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老年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脑血管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血管性痴呆,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科常见病以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病及脑小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等30余项,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最高杂志影响因子为13.37。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十大杰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奖”、“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多个奖项。

  

2017-09-19 16:06:43浏览1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风后整晚睡不着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人中风后整晚睡不着多考虑是心理压力大、神经衰弱、脑神经受损、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心理压力大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神经受损 由于脑梗死会导致脑神经受损,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脑供血不足 脑中风后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动脉硬化症 若患者患有脑动脉硬化症,可能会导致脑动脉管壁变硬,引起脑供血不足,进而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同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患者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腿中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腿中风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腿中风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附壁血栓在血流的冲击下发生脱落,随着血流漂在了动脉处,导致血流严重的堵塞,从而形成的下肢动脉血栓,引发腿中风。 1、肢体麻木无力 肢体麻木是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引起的,患者感觉到单侧肢体发麻,走路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内侧肢体没有力气,走路拖拖拉拉甚至是不能行走。可以进行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等进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加强患肢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进行保守治疗。 2、疼痛 突然发生剧烈的肢体疼痛,是腿中风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仅感酸痛或呈钝痛,少数患者疼痛并不明显,而是感觉丧失与麻木。可以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镇痛药物配合按摩等一些理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3、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病发病原因很多,常见的包括遗传、中毒、神经变性和代谢障碍、药物影响、腿中风等。运动障碍的症状包括瘫痪、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和震颤、舞蹈样动作等各种不自主运动。可以通过低频脉冲电治疗,通过神经电刺激,促进神经网络结构重建,产生运动功能。也可以使用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等进行药物治疗。上述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腿中风除了以上常见症状外,还有其他症状,如皮色苍白等。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呕吐是中风的前兆吗
中风一般指的是脑卒中疾病,患者呕吐可能是脑卒中疾病的前兆,但也有可能不是脑卒中疾病的前兆,可能是偏头痛、脑出血等疾病的前兆。 1、脑卒中 脑卒中一般是长期抽烟、熬夜或存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等原因导致。如果出血严重,容易累及呕吐中枢,进而出现呕吐的情况,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嗜睡、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若药物改善效果不佳,还可采取手术措施改善。 2、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的头痛,主要是饮食不当、精神刺激等原因导致。其一般是脑部一侧头痛,而且疼痛感较强,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反胃等症状。患者平时要注意放松情绪,不要有太大压力,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此外,还可以联合氯丙嗪、东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止吐治疗。 3、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出血疾病,在患者活动时高发,在秋、冬季节寒冷时容易发病。患者突然发生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头痛,或者头痛加重伴有恶心、想吐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嗜睡、神志不清、说话含糊不清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氨基己酸、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还可采取手术治疗。 除上述疾病外,呕吐还可能是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前兆。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