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提倡体质养生法!湿热质的秘方是“三豆汤”

我们常常会听到中医师说病人“气虚”、“阳虚”,这是因为从中医角度看,人的体质可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大多数人都是湿热质,今天我们就听专家介绍一下,湿热体质如何辨别及调理。

中医师:湿热体质的人身体有“三黄”症状

指导专家: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治未病中心主任 尹建平

什么是湿热质呢?

湿热体质人群有典型“三黄”症状:面色暗黄、舌苔黄腻、小便黄赤。

除此以外还会表现为面部油腻,头发易出油,脱发,易生痤疮,口苦,口臭,汗味大,四肢沉重,大便黏滞或者燥结,异味大。

湿热体质易患哪些疾病?

湿热体质的人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患上脂溢性脱发、痤疮、汗病、泌尿道感染、膀胱炎、皮肤疮疡、皮癣、脚癣、高血脂、肝炎、黄疸等疾病。

同时,这一类人群还容易出现身体沉重、肌肉疲劳,腰酸背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表现。

湿热体质从何而来?

1、环境因素

在中医看来,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当生活的环境比较湿热时,身体也最容易感受湿热之邪。

中医师:湿热体质的人身体有“三黄”症状

2、饮食因素

长期进食滋腻之物容易形成湿热体质。主要有以下几种食物:

(1)煎炸油腻食物。

(2)酒类,尤其是黄酒、葡萄酒、啤酒。

(3)湿热水果,如榴莲、芒果、菠萝、荔枝、龙眼、葡萄、香蕉等。

(4)湿热食物,如糯米、甜品、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等。

3、生活习惯

长期抽烟、熬夜、精神压抑、进食补品等习惯都会助长湿热质。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精神调养

偏湿热质的人常心烦,易动怒,懈怠而生活无节制。

因此,平时要加强意志锻炼,调节情志,不要轻易动怒。

适宜动静结合,驰张有度;少思寡欲,生活有规律。

中医师:湿热体质的人身体有“三黄”症状

2、饮食调养

宜:清利湿热之物。适当多吃莲子、薏仁、茯苓、赤小豆、绿豆、鸭肉、鲫鱼、丝瓜、冬瓜、苦瓜、西瓜、黄瓜、白菜、空心菜、莲藕等。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

忌:辛辣燥热之物。首先要远离烟酒,不吃油炸食物,尽量少吃温热食物,如生姜、大葱、狗肉、羊肉、牛肉等。

3、药膳调养

(1)汤类:

·苦瓜250克,排骨250克,(排骨用小火先煲,苦瓜后放入煲)。

·绿豆150克,加水1500ml煲汤。

·三豆汤:赤小豆、黑豆、绿豆各30克。

(2)茶类:

·绿茶10克,白茅根20克。

·绿茶10克,菊花20克。

·桑叶10克,菊花20克,夏枯草20克。

(3)粥类:

·绿豆粥:绿豆100克,梗米100克。

·茅根粥:白茅根100克,梗米100克。

·三豆粥:赤小豆、黑豆、绿豆各30克,苡仁30克,梗米100克。

4、运动调养

偏湿热质的人身重易倦怠,所以要长期坚持锻炼,如快走、慢跑、球类、游泳、太极,均可选择。

活动量要由少到多,不能一次过量,以伤害阳气。

尹建平


2017-08-07 09:49:58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和丙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乙肝和丙肝的相同点包括传播途径、症状,不同点包括病因、预后、治疗方法。 1.传播途径:乙肝和丙肝都属于病毒性肝炎,都能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 2.症状: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黄疸等情况。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引起肝癌。 3.病因: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 4.预后:一般情况下,乙肝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病情通常可以得到控制。而丙肝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5.治疗方法:对于乙肝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丙肝患者,则可以遵医嘱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盐酸达拉他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丙肝是性传播疾病吗
乙肝通常指的是慢性乙型肝炎,丙肝一般指的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都属于传染性疾病,但并非性传播疾病,但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2、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腹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注意私生活卫生。如果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免高危性行为。
林潮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甲肝,乙肝,丙肝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肝一般指甲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一般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上述疾病都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病变。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1、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3、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索磷布韦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乙肝和丙肝有哪些区别
乙肝一般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一般是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原学不同、主要传播途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及预后不同、母婴阻断不同等。 1、病原学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为RNA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为DNA病毒。 2、主要传播途径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注射、针刺、有创检查未彻底消毒,而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 3、临床表现不同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转为慢性。急性乙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情偏重。 4、治疗及预后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程很短,一般12周,可治愈。而乙型病毒性肝炎需长期用药治疗。 5、母婴阻断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无母婴阻断措施,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妊娠期间部分需要抗病毒治疗,分娩后婴儿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实现母婴阻断。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米汤等,也可以吃水果和蔬菜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猕猴桃、白菜等,提高身体中的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