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带状疱疹,民间也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
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以止痛、营养神经、抗病毒治疗为主,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节神经,改善细胞血液供应、消除细胞炎症,尽早保护和恢复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功能。对付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还可以应用疱疹外周阻断神经传导、或完全破坏神经传导的方法。
供稿/北京世纪坛医院理疗科 卞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