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肿瘤专家访谈

身体出现4大表现,警惕神经内分泌肿瘤

举报/反馈
2017-05-04 00:10:0539健康网

  这种少见的肿瘤发病率直线上升,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5-6倍!它对男女老少通杀,曾带走了“科技奇才”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除了头发和指甲不长,它可以长在全身各处,大多数喜欢在消化系统“安家”,却有着一个特别的名字“神经内分泌肿瘤”。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洁教授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被发现已经110年了,但对于国内患者及很多消化内科医生来说,神经内分泌肿瘤还是一个陌生病。这种小众又疑难的贵族病,临床表现可谓“千人千面”,误诊漏诊率相当高,治疗复杂。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诊治效果,该医院建立起神经分泌肿瘤多学科诊治模式,并开设专病门诊,每周三下午由陈洁教授出诊。

  专家介绍

 

39健康网图片库图片水印

 

  陈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Gut,Carcinogenesis,J Proteome Res.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在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交流机会;参编专著6部。

  目前为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顾问委员会委员,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CSNET)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华消化杂志通讯编委,医学参考报消化病学频道编委。

  关注晚,肿瘤超六成发生在消化系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大类肿瘤,像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类癌等都归属于此。这类肿瘤在1907年首次被德国病理学家Oberndorfer发现,国内医生大概自2010年才开始关注”。

  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各处,可以分泌出几十上百种激素。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变。“又因神经内分泌细胞最集中于消化道和呼吸系统,所以 大约65%的肿瘤发生在消化系统,20%的肿瘤见于呼吸系统。”陈洁教授说,消化内外科医生比其他专科更容易碰到这类肿瘤,然而一直以来,肿瘤科和外科对其关注度更高,消化内科医生对它的关注不够。

  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为6.2/10万,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绝大多数病人与遗传无关,仅5%的病人有遗传背景,比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人在甲状腺、肾上腺、垂体都可以出现肿瘤,需要查基因。不像许多常见肿瘤有发病人群偏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没有性别差异,并且病人年龄跨度很大,有七十多岁发病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少年。

  易误诊,出现4大表现要当心

  作为国内最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之一,中山一院每年收到的病人超过200名。“不少病人从发病到确诊,都历经坎坷,有因反复血糖异常长期在内分泌科治疗,有因反复消化道出血当普通消化性溃疡治疗。” 陈洁教授表示。

  这种分泌激素的细胞发生癌变后,要么保留分泌功能甚至更亢进地分泌激素,要么丧失分泌激素的功能,肿瘤傻傻长大。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无功能性(约占80%)和功能性(约占20%)。

  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激素的相关症状,由于人体存在几十上百种激素,所以症状复杂多样,比如分泌胰岛素的肿瘤引起病人低血糖;分泌胃泌素的肿瘤导致消化道溃疡、腹泻等。

  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占位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部肿块、黄疸或黑便等。也有相当一部分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

  “大多数很难从症状去辨别,许多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造成误诊误治,比如:胃泌素瘤常被误诊为普通消化性溃疡。”陈洁提醒病人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神经内分泌肿瘤:

  1、 反复莫名其妙发生低血糖、腹泻、消化道溃疡;

  2、 身上起奇形怪状的皮疹,面部皮肤无端出现潮红;

  3、 体检偶然发现胰腺、胃肠、肝脏等部位有肿物占位,且影像检查显示这种占位血供丰富,要当心神经内分泌肿瘤;

  4、 就诊时肿瘤很大且发生转移,病人被医院判了死刑,但过了几年仍活得好好的,很可能是误诊了,此时要怀疑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难,依赖于多种影像检查的综合分析

  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布部位广泛,涉及临床专科特别多,尽管目前检查技术和影像学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但部分患者从发病到诊断时间仍平均延迟约5-7年。

  “有的肿瘤很小,又无明显症状,常规影像难以发现其踪影。”陈洁表示,为了提高诊断率,应该进行血清学检测特殊肿瘤标记物,同时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如内镜、超声、CT、核磁(MRI)、和PET-CT等进行肿瘤定位检查。其中,镓68-生长抑素标记的PET-CT扫描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神器之一,“作为一种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殊核素影像检查,将镓68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打到体内,标记好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然后进行PET-CT全身扫描,不仅能很快找到肿瘤,还能查清肿瘤的全身分布情况,以及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她说,目前国内拥有这项检查手段的医院只有五家左右,中山一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家。

  在已知的实体肿瘤中,神经内分泌肿瘤算是非常复杂的一大类,其治疗手段也很多,包括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选择哪一种治疗手段,取决于肿瘤的分级、分期、发生部位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而国内有能力对这类肿瘤进行综合诊治的医院还很少。

  (通讯员:彭福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