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50岁的陈先生患有帕金森病十年了,主要表现为四肢抖动,只要没睡着,无时不刻都在抖动。他起初依赖药物控制病情,后来因耐药,服药后药效下降,并且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医生推荐选择了手术安装了脑起搏器。从此,他在脑起搏器辅助药物治疗下,症状明显改善,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是帕金森病被发现200周年。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常务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世忠教授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帕金森病的诊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帕金森病的治疗发展到今天,不仅出现了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还可以寄希望于脑起搏器手术(DBS治疗)。而在未来,干细胞移植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新方向。
帕金森发病年轻化,四个早期症状要当心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功能神经疾病,发生率正在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300万名。
“帕金森病原是55岁以上高发,现在二三十岁发病的患者也不少见。”张世忠表示,帕金森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当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是帕金森病!
1、静止性震颤,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手部呈现搓丸式动作等。这种震颤往往安静时出现,紧张时加剧,入睡后便会消失。
2、肌张力高,肢体和躯干慢慢失去柔软性,导致肌肉紧张、僵直。这种肌肉紧就像腿抽筋那样难受,全身肌肉都僵硬,病人很痛苦。
3、动作迟缓,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在平日生活中,无法正常活动,甚至连起床翻身都非常困难。比如公交车来了、电梯来了,病人想要抬腿迈步都很艰难,动作迟缓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病人往往很绝望,高达47%的帕金森病人患有抑郁症。
4、姿势步态异常,患者站立时通常呈屈曲体态、弯腰驼背等姿势,走路时常下肢拖曳,碎步前冲。
除此之外,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面具脸”也是其主要症状表现之一。
脑起搏器诞生 ,大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尚无根治方法,其有效药物是“美多芭”(前身叫“左旋多巴胺”)。“药物使用5年以上可出现耐药,有的病人吃药3年就开始耐药。”张世忠说,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脑深部电刺激术(简称DBS,又称脑起搏器手术)是他们与疾病继续抗争的希望。
通过手术植入脑起搏器,脑起搏器启动后持续放电,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这是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最大进展,脑起搏器的诞生使得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其好处还在于它的可逆性,断开电后刺激消失,人体的电波活动可以恢复原状。珠江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DBS治疗的医院之一,并率先开展在DBS术中应用移动CT检测电极的插入位置。
广东患者更倾向吃中药,比较顾忌手术
安装了脑起搏器并非一劳永逸,术后患者仍需要坚持服药。并且,脑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断电后病人又会恢复颤抖。陈先生遭遇过两次电池没电的尴尬:一次是与太太看电影,另一次是睡到半夜,两次都是狼狈回医院换电池。
张世忠说,新型可充电脑起搏器可以减少这种尴尬的发生,像手机充电一样方便。国产脑起搏器一般要十几万,进口的更贵,大概在二三十万。高昂的手术费用仍是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手术的一大障碍。
“脑起搏器不是治愈手术,只是改善症状,改善率因人而异。”他告诉39健康网,广东的很多患者觉得手术不能治愈疾病,还不如不手术,宁愿吃中药,这一理念导致广东脑起搏器手术开展率偏低,远低于北方地区。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术在西安、上海一年能开展六七百例,而在广东仅仅两三百例。此外,广东的帕金森手术少与医保政策也有关系,广州医保不能报销,亟需帕金森专病医保才能解决。(通讯员:胡琼珍、伍晓丹)
福建省人民医院 全科医疗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老年病医学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