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在我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存在肾脏疾病问题,一旦主要功能为“过滤功能”的肾脏受到损害,不但会出现水肿,酸中毒,尿毒症等滤过功能障碍,还出现高血压,贫血,缺钙,骨质疏松等内分泌障碍。“发展到终末期,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的方法进行挽救治疗,付出极大的代价。”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李青主任说道。
为何肾病会如此高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肾病的发生?李青表示,感染、乱吃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反复咽喉炎、牙龈炎和尿路感染,引发肾病的几率很高
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而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源头”则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等部位的感染。例如常见的咽喉炎、牙龈炎、尿路感染等。
这些因细菌或病毒导致的炎症感染复合物,经血液汇集到肾脏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它为“敌人”,于是对其进行清除,在清除它的同时损害了肾脏。此外,感染某种病毒还能改变肾小球滤过膜的性质,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把这种改变性质的组织当成了“坏人”然后消灭它,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因此受伤。
乱吃减肥药、止痛退烧药、中药、抗生素,引发药物性肾病
不少的药物含有肾毒性,可导致肾小管的损伤。李青介绍,像重金属类含有铅和汞等,目前市面上不少增白的化妆品中含有汞,其次减肥药中也含有重金属,导致肾病越来越多。
其次还有解热镇痛药:感冒药、安乃近、消炎痛、泰诺、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林等。抗菌素:头孢类、喹诺酮类(沙星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等)、磺胺类等,尤其是后三者更严重,磺胺类抗菌素由于无法避免的肾损伤而因此被淘汰;
造影剂:大量的造影剂会在肾小管中形成大量的结晶而对肾小管造成损伤,这和磺胺类药物导致的肾损伤差不多。现在血管造影检查以及增强CT检查越来越普及,因此造影剂导致的肾病也越来越多;
化疗药:几乎所有的化疗药都可能损害肾脏。
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药引起的肾损伤约占所有药物性肾损伤的60%。这些中草药主要是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包括:关木通、广(粉)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常见的成药包括: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妇科分清丸、分清五淋丸、冠心苏合丸等。中草药引起的肾损伤除了损伤肾小管之外,还导致肾间质的病变。
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高脂血症引起的肾病越来越多
“三高”以及糖尿病既可以独立导致慢性肾脏病,又可以互为因果,导致肾损害。例如,
高脂血症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诱发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对肾脏造成损害;高血压患者,肾脏的血管就会承受更多的压力,长期下去,血管就会硬化,肾脏也会硬化;高尿酸的肥胖患者易形成结石,肾脏成为被攻击器官之一,此外高尿酸血症也容易引发炎症反应、高血压、高血脂等。
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会导致蛋白异常,沉积到肾脏,损伤血管,损伤肾功能;同时,还会产生炎症介质,导致肾脏纤维化,加重肾脏缺血性损害,据最新统计,糖尿病已经成为哦我国肾病的第一大致病原因。
内脏肥胖人群成肾脏病的“主力军”
在我国做过的一项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综合防治的调查中发现,“内脏肥胖”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慢性肾病,“内脏肥胖”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肥胖部位在腹部,如男人的啤酒肚,女人的游泳圈。
其实,单纯的肥胖并不会导致肾脏疾病,但肥胖可诱发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压、糖尿病等间接引起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