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全身最不抗冻的8个部位,一定要保暖!做到这几点能增寿多年

高三德 普通杂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年末将至,天气忽冷忽热,热得可以穿短袖,冷起来要穿羽绒。广东的冬天,就是这么任(shan)性(bian)!

  1月5日已经是“小寒”,距离“大寒”已经没几天,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不妨以“不变应万变”的保暖,作为冬季保健的“上上策”。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表示,寒是百病之源,人体有8个部位最怕冷怕风,尤其在寒冷天气里照顾好它们,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500 333水印

               医生指导: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科副主任中医师  高三德  

  一、头

  冷风一吹,脑袋就紧疼,从前额疼至太阳穴。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在西医看来是由于头部皮肤薄,血管及毛发毛孔既多且粗,所以体内热量从头部大量往外蒸发。而阳气散掉了,热量蒸发了,头部自然畏惧冷风,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怕风。头部一旦受风着凉,容易引发感冒、头痛、牙痛,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

  医生支招:

  1、暖头神器当属“帽子”,选择毛线、呢绒等质地厚的冬帽比较保暖。2、如果不想戴帽子,那就选择一块时尚头巾。

  二、鼻

  中医说,“鼻为肺之窍”,鼻又是呼吸换气的出入口。在寒冷天气里,鼻常以“红鼻头”“流清涕”示人,发出“受冻”信号。而鼻子受寒容易诱发鼻炎、鼻出血、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医生支招:

  1、勤做健鼻操,每天早晨和睡前,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32次,有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子的御寒能力。2、大风天外出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冷风刺激鼻子。

青年 女 寒冷 冬天31231156_xxl


   三、耳

  “冷得耳朵都快冻掉了!”在寒冬腊月,耳朵长时间裸露于冷空气中确实可能被冻红、冻僵、长冻疮。对于有些人,冷风灌入耳会有种“冻到头疼牙痛”的感觉。高三德指出,耳朵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耳朵的保暖。

  医生支招:

  1、天冷外出,请为耳朵“穿衣”——选择耳套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若你有一头长发遮耳,也有挡风护耳作用。2、从寒冷室外回到室内,不妨用手搓搓耳朵,让其尽快回暖。

  四、

  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可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高三德说,“风从项后入”,脖子后面最容易受风,原因在于颈后有三个重要穴位:风府、风池和风门,成为风邪侵入的漏洞。有句话说得好,“神仙也怕枕后风”,“枕后风”即指“颈后风”,这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中风瘫痪。

  医生支招:

  1、工作或学习时座位后面对着窗子或空调,要小心“颈后风”,建议竖起衣领,用围巾或丝巾围住脖子,护住脖子的要穴。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颈椎病等的人群,最应该戴围脖。2、多做颈椎操(如:米字操),晒晒太阳。

  五、背

  常听老人说后背怕冷,有的甚至说后背冒凉气。祖国医学认为“腹为阴,背为阳”,风寒外邪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或引起旧病复发。

  医生支招:

  1、穿足够的衣服,怕冷的老年人建议加穿一件贴身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2、冬天出汗了,一定要及时更换贴身衣物;小孩最好背部垫汗巾,出汗了立马抽出来更换新的。3、半夜起床尿尿应披好大衣,防止背部着凉。

  六、

  很多生过孩子的女性感觉腰怕冷,容易腰酸。高三德解释说,“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肾就会受到牵连。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

  医生支招:

  1、不要穿露腰装,冬天一定要穿够衣服,晚上睡觉盖好被子。2、早晚搓腰眼,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微微发热即可。3、腰不好的人建议佩戴护腰带,加强腰肌力量同时保暖。

  七、

  “老寒腿”过冬难,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膝痛准时报到)。高三德指出,人的膝关节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膝盖外面就薄薄一层皮,没有脂肪,冬天特别怕冷。随着年龄增大,动脉血管或多或少发生硬化,血供减少。当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膝关节的血液供应就更少了,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寒气侵入就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

  医生支招:

  1、不要穿短裙丝袜,若遇到大幅降温,还请老老实实加入秋裤党。2、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尤其“老寒腿”应该常戴护膝。3、冬天尽量避免一些过度负重的活动,比如爬山、爬楼梯、提重物等,可以适度地行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八、

  寒从脚下起,脚冷入睡难。由于脚皮下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加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慢而少,长时间下垂,就容易发冷。而脚受凉足以引起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

  医生支招:

  1、不要光脚走路,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冬天经常把鞋子拿出来晒晒,既杀菌又去鞋内寒气。2、每天百步走,散步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的最好运动。3、临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90次,可起到补肾的养生保健作用。

2017-01-13 16:01:30浏览2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