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一则“广州出现SK6病毒,医生已被隔离”的消息出现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其中医院的名称指向为“第一人民医院”。
39健康网编辑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求证,该医院明确表示“近期未收治特殊病毒感染的传染病患者”。同时,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何剑峰证实,不存在“SK6”病毒。22日晚,广东省疾控中心公众号“广东疾控”发布权威辟谣:根本无此病毒!网传纯属谣言!市民无需恐慌!
尽管SK6病毒纯属子无虚有,但是假羊肉、病死羊等食品安全事件真实存在,因吃羊肉引起腹泻感染就医的也不少见。从卫生健康角度来说,我们吃羊肉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羊肉携带多种病菌,一定要煮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轶表示,羊肉是温补之品,冬季最受欢迎的进补明星,在享受羊肉带来的美味同时,一定要注意羊肉的食品安全,以防病从口入。
事实上,通过羊肉传染给人类的病菌很多,包括:
1、细菌最常见的是布鲁氏菌病,还有衣原体、真菌等;
2、大家熟知疯牛病,其实在羊身上也有疯羊病,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
3、病毒有羊的流感、羊水痘;
4、旋毛虫、吸虫、线虫、绦虫等寄生虫都可以存在羊肉里面,所以传染囊虫病、包虫病并非不可能。
听医生这么一说,是不是光想想就觉得可怕,还能愉快吃羊肉吗?
“羊肉只要煮透煮熟,高温能将大部分病菌杀死,不用太担心!”王轶提醒市民,不要一味贪图肉类的鲜嫩口感,一定要将羊肉彻底煮熟。处理生羊肉也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造成食源性疾病的传染。而买羊肉建议到正规的菜市、超市购买,尽量不要购买私屠滥宰的肉类,也不要光顾路边摊烤的羊肉串。
羊肉温补气血,肝炎痛风者没有口福
对于吃羊肉,有人说暖身驱寒,吃了羊肉当晚睡觉不再手脚冰凉;也有人吃羊肉吃得咽喉冒火、脸上长痘。
中医认为,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有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等作用。能防治阳痿、早泄、经少不孕、产后虚羸、腹痛寒疝、胃寒腹痛、纳食不化、肺气虚弱、久咳哮喘等疾病。
现代营养学认为,羊肉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在寒冷冬季可以为人体补充能量。
在涮、炒、焖、炖等各种烹调方式中,羊肉以炖吃最营养。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等都不错。
王轶指出,羊肉虽好,但有些人群不宜食用。一般来说,上火、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等的体质偏热的人群,以及感冒、发烧特殊时期不宜食用羊肉。另外,肝炎患者哪怕是慢性肝病,也不适合吃羊肉,痛风也是羊肉的食用禁忌,因为羊肉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何避免一吃羊肉就“上火”?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度,应适可而止,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为了减少上火机会,不妨加入一些“凉性”蔬菜一起炖,如萝卜、胡萝卜、白菜、鲜蘑菇、豆腐、马蹄、青甘蔗等。吃羊肉同时多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也有助于预防上火。
专家介绍:
王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人,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曾于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感染科及香港玛嘉烈医院进修,具有20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及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肝吸虫病、酒精性肝病,尤其对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发热的鉴别诊断有较深入的研究。现为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
(通讯员: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