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研究·发现

从唾液竟能看身体是否健康

举报/反馈
2016-09-21 00:14:36MedSci网

  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俗称“口水”,可是近些年来关于“口水”研究的文章层出不穷,多个研究已证实可通过检测唾液来监测身体的某些疾病,这里小M整理了2016年以来关于唾液研究的新进展与大家分分享。

从唾液竟能看身体是否健康

  【1】唾液传播病毒或导致女性不孕

  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证据表明一种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的病毒可能与女性不孕有关。该研究不仅提示下次再与别人接吻的时候要三思,还为一些无法生育的女性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

  这种叫做HHV-6A的人类疱疹病毒不是首次被发现与接吻有关,但是与女性不孕之间的关联性尚属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对30名因未知原因出现生育问题的女性进行了检测,发现13人(大约43%)存在子宫内HHV-6A感染。而对照组的36名健康女性并未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

  在这项研究中,所有携带HHV-6A病毒的女性都存在异常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这些信号分子不仅能够帮助细胞间交流,还对受精卵和胎儿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携带病毒的女性体内雌二醇水平非常高,这种激素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触发了HHV-6A感染。如果能够弄明白如何治疗这种病毒感染,不孕女性将有望重新获得生育能力,而不需要借助昂贵且过程复杂的体外受精。

  【2】唾液联合人工智能分析可用于食管癌的准确预测

  据2016年消化疾病周上展示的一项新的研究报道显示,研究人员利用唾液、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横断面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工具研发出一种可预测食管癌发生风险的工具。

  该研究共纳入了80名研究对象,从其唾液中提取RNA。其中20名纳入健康对照组,20名为非异常增生性巴雷特食管患者,20名为重度异常增生型患者,20名为食管癌患者。

  研究者收集了所有研究对象的唾液样本以及204个数据点。使用24个已知来源于炎症或致癌途径的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扩增产物,研究人员进行了转录组学筛选。结果RNA分析过程中,上皮化生癌序列的24个扩增产物中共发现10个异常表达,分别为TP53,CDKN2A,Smad7、EGFR、AMY2、TLR6,kit9、KRAS、PTEN和PIK3CA。之后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DKN2A的表达越来越多。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共观察到11个有用于研发预测工具的关键特征。包括6个上述所提的扩增产物以及从问卷调查数据所获得的5个特征,包括腰/臀比,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与既往癌症史。该研究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使用人工智能分析进行的准确预测。

  【3】唾液活检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第45届美国牙科研究协会年度会议上,来自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David Wong报道了名为“唾液活检”的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37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探究是否能通过唾液检测到NSCLC的可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该研究的患者来自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四川肺癌研究所,该区域EGFR的突变频率比其他亚洲国家高3倍。

  对每位患者都在手术/活检前后,收集血液和唾液标本。通过数字PCR(ddPCR)寻找活检组织中基因型EGFR L858R和外显子19del,使用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EFIRM)评估血液和唾液中相同的EGFR突变。最后研究者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进行基于组织的基因型数据的一致性分析。

  结果显示,对37名患者,无论是手术/活检前后的唾液样本,进行唾液活检 (sLB) 能够正确预测EGFR外显子19del和L858R状态 (AUC=1.0)。通过sLB测量手术/活检前后的血液样本时,对于外显子19del,AUC为1.0;对于L858R,AUC为0.96。对于L858R,唾液中的信号比血液中更清楚;对于外显子19del,无论是血液还是唾液,都可以很好的对突变型和野生型进行分离。

  【4】检测唾液可验出癌症 仅需10分钟

  在2016年的美国科学进展协会(AAAS)年会上,科学家正在研究一项10分钟内仅靠唾液在家即可完成的癌症检测。美国加州大学肿瘤学华裔教授David Wong表示,这种检测能够查出肿瘤DNA是何时在体液内循环的,也被称之为“液体活检”。 此项唾液检测可达到100%的精确程度,并且操作也很简单, 不仅药剂师和牙医能够操作,而且在家也可完成。

  目前,科学家仅可通过血液测试来检测癌症,前提是已经接受活检并测序某一肿瘤,从而得知该追踪的基因特征。不过,尽管这种办法可以检测癌症的扩散,但却不能被用作初期测试,并且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David Wong教授的检测显示一滴唾液便可提供足够的数据,以便尽快给出一个确切的诊断。而且,其优点不仅在于其无创性,同时也因其仅仅15英镑的费用。

  目前,王教授和其团队只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接下来他们还将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对中国的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此外,今年还将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王教授希望在2020年之前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在英国普及。

  【5】PLoS One:唾液微生物菌群的改变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风险有关

  已知较差的口腔卫生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探究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是否与ESCC的发生风险有关。结果发现,唾液微生物菌群的改变与ESCC的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研究纳入了87名ESCC患者,65名发育异常患者以及85名健康对照者。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样本。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及发育异常组患者相比,ESCC患者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总体降低(P<0.001)。ESCC患者中可发现劳特罗普氏菌属,布雷德菌属,卡氏菌属,棒状杆菌属,毛螺旋菌属,消化球菌属及心杆菌属,而非ESCC患者组则未发现这些菌属。逻辑回归分析中PCoA坐标显示,ESCC患者与非ESCC患者相比,存在几个水平明显不同的坐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