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快讯·上海

处暑节气话养生

举报/反馈
2016-08-23 14:21: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今天起进入处暑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暑热之气也会渐渐消减,秋天来临。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体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

  处暑过后,逐渐开始出现“秋乏”、“秋燥”。首先要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建议每天多睡一小时。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还要适当午睡,这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古代养生家认为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尤其处暑过后。

  民间自古有句老话:“处暑寒来”。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大,如果对夏秋之交冷热变化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感冒、肠胃炎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即所谓“多事之秋”。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预防过凉、过寒。注意防寒保暖。要尽量少用空调,保持基础体温,经常开窗通风,晚上睡觉时,记得在腹部盖上一层薄被,以防脾胃受寒。

  饮食养生

  秋燥最易伤人体津液。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东西,以补充人体的津液,防止在随后的日子里因为津气干燥而患病。可以选择多吃葡萄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少吃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和调味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忌大量生食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此外,应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

  处暑后,早晨起来容易感觉口干咽干,可以喝点淡盐水。中医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早上喝淡盐水,洗肠又解毒,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选择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等。适时进补,补充能量,为冬季做好储备。

  药膳方面,如莲藕排骨汤(猪排骨500克,莲藕一截,水发海带200克,枸杞子20克等)能够补养脾胃,调养气血,适宜早秋时节食用。银耳红枣莲子汤(银耳10克,莲子6克,红枣10个)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益气补脑。

  运动养生

  处暑后,需改变夏季长时间在室内的习惯,可多安排些就地取材的运动,比如:扩胸运动、擦玻璃、远眺。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快走、登山、打球等,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提高抵抗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奠定御寒基础。

  情志养生

  立秋后,自然界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们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

  总之,谨记“处暑秋冻适增衣,重在养阴护阳气,早睡早起调情绪,气候变数湿热雨,登高练操除浊气,清热安神银耳蜜”就能掌握处暑养生要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