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快讯·上海

何奔团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 让房颤病人摆脱长期抗凝药物

举报/反馈
2016-08-28 12:06:5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近日,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实施一例左心耳封堵术,接受这类手术的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可以彻底摆脱抗凝药物,极大降低出血风险,减少经济负担。据悉,这是何奔教授实施的第三例左心耳封堵术,预示着这一心血管领域最新技术即将成为仁济心内科“常态化手术项目”。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65岁以上人口中发生率超过10%。尽管临床上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手术恢复部分患者的窦性心律,但该治疗目前对左心房过大的慢性房颤患者几乎很难奏效。因此,这类房颤患者虽然可以长期生存,但发生脑卒中(通常所说的中风)的风险却明显增加。脑卒中的致死、致残风险俨然成为高悬在患者头顶的“斯摩棱斯克”之剑。

  为什么这类房颤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呢?原来,在人体的左心房里有一个类似耳朵样的盲端,解剖上称为“左心耳”。病理研究表明,导致房颤患者卒中的血栓90%来自左心房的左心耳结构。房颤时左心房失去有效搏动,左心耳内血流变得异常缓慢,容易淤滞而形成血栓。

  临床上虽然早就知道左心耳是房颤患者卒中的“元凶”,却也对它束手无策,只能通过全身抗凝的办法来减少卒中的风险。然而,全身抗凝容易引起严重出血,以此为代价的抗凝使得很多人难以接受,特别是一些本来就有出血风险的病人。因此,寻找更为直接有效的,抓住问题关键的能把左心耳直接盖住的办法或者措施,是防范房颤卒中的关键。因此,用器械封堵左心耳的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左心耳封堵和使用标准抗凝治疗相比,可以使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下降40%。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可以彻底摆脱抗凝药物,从而极大降低出血风险,减少经济负担。据悉,目前该手术已经正式被上海医保纳入报销范畴,将使更多的上海市民受益,为上海的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