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东医生让急救知识和技术扎根新疆喀什

  肩负着广东省人民对新疆地区人民的关爱,副主任医师高勇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援疆医生,为了支援新疆医疗事业的发展,2016年4月抵达喀什参加为期一年的医疗援疆工作。

  高勇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执行援疆任务,他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毫无保留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高勇说:“来到喀什就一个念头,只想着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南疆人民的需要激励着我做好急救培训,我会在一年的援疆工作中继续强化、普及、规范实用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尽自己的所能为解除各族患者疾病做点实事,把所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永远留在喀什,扎根喀什。”

高勇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演练及讲评

高勇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演练及讲评

  高勇初到医院调研,发现喀什地区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急救知识技能更新及规范培训,高勇充分发挥急救培训的特长,5月开始,他着手准备“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知识讲解及技能操作”培训课程,首先给所在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再延伸至周边的县级医院。

  陆续的、有计划的培训为日常的急救工作带来了福音。6月24日早晨,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子驾车途中发生车祸,被公路隔离带的钢管直接刺穿右胸,坚强的遇害者为自救,徒手把钢管从身上拔了下来,但错误的自救方式造成了严重的胸腔出血漏气,严重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医疗队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到达现场展开施救,队员们严格按照高勇两周前进行的“2015版心肺复苏中的最新观念和技术”的培训要点,没有采用旧技术密封伤口,而是利用伤口自然单向排气,避免了致命的张力性气胸。回院后立即行紧急胸腔引流后加压扎封伤口,每次呼吸胸管内大量漏气,充分证明有严重肺裂伤、较大的支气管裂伤,如早期处理不当定会造成张力性气胸致死。待伤员呼吸困难稍好转,迅速完成补液扩容、术前验血、CT检查,安全护送至胸外科急诊手术抢救,顺利完成右中上肺切除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高勇说,此例事故中的开放性外伤院前急救不严密包扎伤口防张力性气胸是2015版心肺复苏中最新的、具有颠覆性的急救观念和技术,以往院前急救都是变开放为闭合、密封伤口,对于此例病人如果用旧的技术进行急救,必然会造成致命性张力性气胸,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掌握最新的急救技术,常常是抓住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培训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勇笑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的他在工作中努力以传、帮、带、教为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担负着整个地区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一心要为喀什地区培训一支带不走、高水平的急救队伍。

  工作之余,高勇组织急危重症医疗分队,驱车数百公里到岳普湖、麦盖提、莎车、泽普等县级医院进行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培训,受到当地医院及医务人员的欢迎。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表示,以前很少听到如此精彩、深入又实用的培训课程,课后纷纷找高勇要培训课件及操作视频继续学习。

  在短短二个月时间内,高勇深入喀什各县,共进行急救知识技能讲座及技能操作授课20余次,培训医务人员约600人次。他说,“这次援疆工作,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所积累的急救经验和技术,以及新的理念全部传授给当地医生,提高当地急救成功率”。(通讯员:徐智君)

2016-07-21 15:17:02浏览1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多久能自愈
对于病情轻、免疫力强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通常2周左右可以自愈;但病情重、抵抗力弱的患者自愈时间可能延长至3至4周甚至更久。此外,患者体质、免疫力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都可能会影响自愈时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对于病情较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如果其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抵抗支原体感染,自愈过程可能会相对较短,通常在2周左右。这类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咳嗽、发热等症状,且身体状态良好,能够自主调节身体机能以对抗病原体。然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自愈时间可能会延长至3至4周,甚至更长。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且身体抵抗力较弱,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但影响支原体肺炎自愈时间的因素多种多样。首先,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是关键因素。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患者能够更快地清除病原体,促进身体康复。相反,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此外,治疗是否及时、有效也会对自愈时间产生影响。及时、规范地治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身体康复。建议支原体肺炎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还应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还要注意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不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复诊。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炎吃点什么好,注意点什么
肺炎是肺部的炎症性疾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此类疾病的患者建议吃点清淡易消化食物、高蛋白质食物、润肺止咳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食物等;日常应注意休息与活动、环境调节、遵医嘱用药、痰液处理等。一、饮食方面:清淡易消化食物:肺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胃肠功能可能受影响,此时宜选择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米粥熬煮后软糯,易于胃肠道消化吸收,既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又不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身体能集中精力对抗疾病。面条同理,可煮得稍软些,搭配清淡的蔬菜汤,营养更均衡。高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肺炎患者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鸡蛋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可为机体提供对抗炎症所需的氨基酸;牛奶不仅蛋白质含量可观,还含有丰富的钙等矿物质,有助于身体恢复;鱼肉肉质鲜嫩,蛋白质易于吸收,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无害。润肺止咳食物:梨具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可将梨切块煮水饮用,能有效缓解肺炎引发的咳嗽症状,减轻喉部不适。百合也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可煮粥或炖汤,辅助改善病情,帮助患者舒缓呼吸道不适,促进痰液排出。富含维生素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类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C,具有抗氧化作用。如橙子、草莓、西兰花等,橙子富含维生素C,酸甜可口,能刺激食欲,提高患者进食积极性;西兰花营养全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保证营养吸收。二、注意事项:休息与活动:肺炎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得到修复。患病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劳累过度,可适当在室内慢走,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环境调节: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流通,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可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病菌浓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利于肺部呼吸功能恢复。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能有效杀灭肺炎常见病菌,抑制病情发展。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痰液处理:鼓励患者咳痰,将痰液咳出有助于肺部炎症清除。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适当多饮水,稀释痰液,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利用雾化装置使药物变成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辅助痰液排出。对于肺炎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胸痛加剧等,应立即就医复诊。治疗期间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这对病情好转有积极影响。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等检查,了解康复进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吸入性窒息是什么意思
吸入性窒息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外界物质被吸入呼吸道,进而阻碍气体交换,引发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紧急状况。这一情况十分危急,若不能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异物吸入是引发吸入性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由于好奇心强,可能会将小物件,如玩具零件、花生米等放入口中,不慎吸入气道。成年人在进食时若嬉笑、打闹或匆忙吞咽,也可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此外,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如火灾现场,浓烟、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及粉尘等被大量吸入,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水肿,堵塞气道。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醉酒者、麻醉术后未苏醒者,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容易反流至气管,造成吸入性窒息。一旦发生吸入性窒息,患者会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胸廓起伏明显,伴有喘息声。由于气体无法顺利进入肺部,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患者会出现口唇、指甲发紫等缺氧表现。随着时间推移,缺氧状况不断加重,会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心脏因缺氧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昏迷、脑死亡等严重后果。而且,吸入的异物或刺激性物质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一旦怀疑发生吸入性窒息,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若患者清醒,可求助他人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置于患者上腹部,另一手抱住握拳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促使异物排出。吸入性窒息的预防措施儿童看护:对于儿童,要将小物件放置在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其放入口中。在孩子进食时,保持安静环境,不要逗弄孩子,防止其边吃边玩导致食物呛入气道。同时,教育孩子不要将物品放入鼻腔、口腔等部位。成人饮食:成年人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在进食过程中嬉笑、交谈或进行剧烈运动。对于老年人或吞咽功能有障碍的人群,可将食物切成小块,选择质地柔软、易吞咽的食物,降低食物误吸风险。特殊场景防护:在火灾、粉尘作业等特殊场景中,务必佩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口罩等,减少有害气体和异物的吸入。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反流至气管。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伴有什么症状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伴有呼吸急促、皮肤青紫、胸廓饱满等症状,建议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专业处理。1、呼吸急促: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这是为了代偿气体交换不足而出现的表现。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40-60次/分钟,而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呼吸频率常超过60次/分钟,甚至可达100次/分钟以上,呼吸时可伴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以增加通气量。2、皮肤青紫:由于吸入胎粪后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氧气摄入不足,患儿皮肤、口唇等部位可能会出现青紫现象。轻度青紫可能仅在口唇周围或指(趾)端出现,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这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氧疗等处理。3、胸廓饱满:胎粪吸入可导致部分肺泡通气不畅,而周围肺泡过度充气,引起胸廓外观饱满。医生在查体时可发现患儿胸廓前后径增大,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时可闻及呼吸音减弱或有啰音,这是因为胎粪堵塞气道,使肺部气体分布不均匀,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建议将患儿置于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避免因寒冷或过热增加机体耗氧量。另外,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患儿。喂奶时要注意姿势,防止呛奶,可少量多次喂奶,避免一次喂奶量过多。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